一、枪响时分:正午的三重谋杀
沈阳市法库县四家子乡后满洲屯村,这个拥有约1500人的小村庄,在2018年4月8日中午时分被一声沉闷的枪响打破了宁静。村民廖女士回忆起那个可怕的时刻:\"我听到'哐'的一声,不像汽车爆胎的声音,后来才知道出人命了。\"这看似平常的声响,竟是一系列血腥谋杀的开始。
23岁的张轩是家里的独生子,案发前刚刚回到家中,正满心欢喜地筹备着4月13日与女友的婚礼。这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会在这个春日的中午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57岁的郑海波正在张轩家侧面的村部一楼办公室。他的办公室位于会议室旁,有两张办公桌,还有一张用来值班休息的床。郑海波在村里当了多年会计,去年9月起任代理村支书。\"工作很负责,老百姓对他印象好。\"现任村会计王云阁如是评价。
从后满洲屯的村部到四家子乡政府后面一个叫于家沟的村庄,骑摩托车一般10分钟内就能到达。在那里,78岁的王素珍老人正在家中等待着某个访客的到来。
4月8日12时57分,沈阳市法库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法库县四家子乡后满洲屯村三名村民遇害。警方迅速出动,一场震惊辽沈大地的特大杀人案侦查就此展开。
二、致命轨迹:三公里内的死亡链条
2.1 第一枪:邻家青年的婚礼悲歌
齐佐军首先将目标对准了邻居张轩。两家相距不足一百米,位于公路旁的张家成为了这场血腥屠杀的起点。这位23岁的年轻人,原本计划在5天后迎娶新娘,此刻却倒在了血泊中。
张轩家附近的村民廖女士回忆起案发时的情景:\"我听到'哐'的一声,不像汽车爆胎的声音,后来才知道出人命了。\"这声异响,正是齐佐军扣动自制钢珠枪扳机的声音。钢珠枪的威力不容小觑,据事后调查,这种自制武器的杀伤力相当大。
2.2 第二枪:村支书的办公室惨案
在杀害张轩后,齐佐军步行约50米,来到了村部办公室。此时,代理村支书郑海波正在办公室内。郑海波的办公室位于村部一楼,里面有两张办公桌和一张用来值班休息的床。作为村里多年的会计和现任代理村支书,郑海波工作认真负责,在村民中口碑良好。
郑海波的遗体在办公室被发现时,现场惨不忍睹。当现任村会计王云阁闻讯赶到村部时,警方已在屋外拉起了警戒线。一个负责的基层干部,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失去了生命。
2.3 第三枪:岳母的最后时刻
行凶后,齐佐军骑上摩托车,前往5公里外的四家子村于家沟,那里住着他的岳母王素珍。这位78岁的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女婿会对自己下此毒手。
王素珍的儿媳妇刘芳(化名)回忆起那个可怕的中午:\"我招呼他进屋,倒了两碗水给他喝。\"当时她看到齐佐军进了隔壁屋内与老太太(王素珍)聊天,自己便到屋外干活去了。没过多久,她听到家里有异常动静,便赶紧走回家,在门口碰上了正要离开的齐佐军。
\"我说你就走呀,他'嗯'了一声,就骑摩托车走了。\"刘芳进屋后,发现王素珍倒在地上,头部流血,已经没有了呼吸。就这样,第三位受害者倒在了齐佐军的钢珠枪下。
三、追捕与终结:自杀谢罪的最后时刻
3.1 天网恢恢:警方的快速反应
接到报警后,沈阳市公安局迅速启动重大案件应急处置机制,辽宁省、沈阳市和法库县三级公安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警方行动迅速,全力追捕这名穷凶极恶的杀人狂魔。
当日15时35分,专案组民警在法库县四家子乡发现齐佐军欲驾车逃跑的踪迹后,迅速将其包围。警方不断喊话,要求齐佐军放下武器,同时准备实施抓捕。
3.2 走投无路:自杀收场的亡命之徒
面对警方的包围圈,齐佐军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在警方准备实施抓捕的关键时刻,这个犯下滔天罪行的男人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见走投无路,持自制钢珠枪自杀身亡\"。
据沈阳市公安局通报,齐佐军杀害3人以及自杀,其凶器均为同一把\"自制钢珠枪\"。这把夺走四条人命的凶器,最终也结束了它主人的生命。
四、罪案剖析:是什么驱使他走向不归路?
4.1 婚姻纠葛: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
齐佐军的杀人动机,与他的婚姻状况密切相关。据村民韩振江介绍,齐佐军与妻子王颖(化名)虽然没有离婚,但夫妻关系早已名存实亡,\"闹了几年了,我妹妹要离,他不肯离。\"
妻子离家出走对齐佐军的打击很大,村民普遍认为这是他犯罪的重要诱因之一。\"可能这次把怨气发在他岳母身上。\"韩振江推测道。在接受采访时,王颖的哥哥王辉(化名)表示,妹妹与齐佐军的婚姻早已破裂,但齐佐军一直不肯离婚。
案发后,王颖曾短暂回到家乡,但很快又去了沈阳。面对这场悲剧,王辉甚至表示:\"出了这事后,我都想跟她断绝兄妹关系。\"他认为,母亲遇害,是因为妹妹与齐佐军的矛盾引发的,\"具体什么矛盾,我也搞不清。\"
4.2 邻里恩怨:一句辱骂引发的杀机?
齐佐军与村民张轩家有什么纠葛,为什么要杀害其儿子张轩?有村民透露,案发前张轩的父亲张云飞曾辱骂齐佐军,导致其怀恨在心。
不过,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张云飞夫妇及警方的证实。作为家中独子,23岁的张轩原本即将在4月13日举行婚礼,却在婚前5天遭遇横祸,这让张家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4.3 土地纠纷:村干部与村民的矛盾
齐佐军为什么要对村干部郑海波下杀手?郑海波的妻子告诉记者:\"没有什么私人矛盾,他(郑海波)从来没有仇人。\"然而,郑海波的女儿则透露,齐佐军怨恨其父亲或跟\"土地\"有关,\"具体不知道什么情况。\"
郑海波的弟弟郑海泉称,农村土地确权涉及一些村民的利益调整,齐佐军因这方面原因对郑海波有意见。齐佐军家附近的村民张玉石也证实,齐佐军曾因其女儿分地的事找过郑海波,但问题没有解决。
\"现在他们两个人都死了,谁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村干部王云阁的叹息,道出了这个未解之谜的无奈。
4.4 性格与生活:从勤劳青年到孤僻\"木头人\"
在村民韩振江眼里,只读过小学的齐佐军曾经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年轻时的齐佐军,做过杀猪的屠户,也贩过蔬菜卖,凭着自己的勤劳,生活日渐宽裕。他在村里盖起了阔气的新房子,看起来日子过得还不错。
然而,一切都因为齐佐军痴迷地下六合彩而改变。\"他经常买六合彩,输了不少。\"韩振江回忆道,大概在七八年前,因为买六合彩欠债,齐佐军不得不把自家的房子以五六万元的价钱卖了,再花一万多元买了别人的小房子。
生活的挫折让齐佐军的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在许多村民看来,他性格内向,平常话不多,因此得了一个外号:\"木头人\"。这种性格的变化,或许为他后来的极端行为埋下了伏笔。
4.5 健康问题:病痛缠身的晚年
案发一年前,齐佐军就很少到陶瓷厂做事。\"他的身体出了问题,做不了。\"齐佐军的堂叔齐管发告诉记者,齐佐军的心脏有毛病,但没看到其\"媳妇孩子\"回来看他。
从齐佐军家里的状况来看,他的生活过得简单而邋遢。两个开水瓶放在床前,枕头边搁着一个塑料水杯;床边老式缝纫机的踩板上堆了几双布满尘灰的鞋子,缝纫机台面铺了一张塑料布,上面放着破旧的手电筒、打火机,以及一些药物:有治头痛的、胃痛的、心绞痛的,有一个药盒里还有不少阿普唑仑片——其药效包括治疗抑郁症和失眠。
这些药物,或许暗示着齐佐军在案发前已经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中。
五、罪案现场:一个孤独男人的生活痕迹
5.1 凌乱的家:绝望生活的写照
齐佐军的家位于村里的一条水泥路旁,是一层的红砖房,房门虚掩着,屋内翻箱倒柜的一片狼藉,显然经历了警方的反复搜查。一些脏乱的衣服丢在角落里,屋内除了一部简易洗衣机和破旧电视,没有其他电器。厨房里放着一堆用来烧火的玉米杆,旁边四方桌上的盆里,搁着一些还没洗的碗筷。
这个凌乱不堪的家,或许正是齐佐军内心世界的写照。孤独、绝望、无人关心,这种生活状态可能促使他走向了极端。
5.2 简陋的生活:贫困与潦倒
齐佐军家的破旧沙发上蹲着一只白色小狗,见到生人便不停地叫。它的主人以及另外三名死者,此时躺在县城的殡仪馆里。这只被主人遗弃的小狗,成为了这个破碎家庭最后的活物。
屋内的陈设极其简单,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厨房里只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具,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甚至是潦倒。这种生活状态,与他年轻时勤劳致富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5.3 药物与秘密:隐藏的健康问题
在齐佐军的床边,摆放着各种药物,包括治头痛的、胃痛的、心绞痛的,还有阿普唑仑片。这些药物揭示了齐佐军可能长期遭受多种疾病的困扰,尤其是他的心脏问题和精神状态。
阿普唑仑片是一种治疗抑郁症和失眠的药物,这表明齐佐军可能患有心理疾病,长期处于抑郁和失眠的状态中。这些健康问题,可能加剧了他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六、自制凶器:一把钢珠枪的前世今生
6.1 致命武器:钢珠枪的杀伤力
齐佐军使用的凶器是一把\"自制钢珠枪\",这把枪不仅夺走了三名无辜村民的生命,最终也结束了他自己的生命。据当地警方人士介绍,\"从案发情况来看,杀伤力比较大。\"
钢珠枪是一种自制武器,通常使用压缩空气或弹簧作为动力,发射钢珠作为弹药。这种武器虽然结构简单,但在近距离内杀伤力不容小觑。在这个案件中,齐佐军使用的钢珠枪显然具有足够的威力,可以致人于死地。
6.2 制造之谜:谁是这把枪的制造者?
齐佐军行凶所用的\"自制钢珠枪\"是否其本人制造?4月11日晚,当地警方人士向媒体介绍,公安机关正展开进一步调查,目前尚无枪支鉴定结论。
在齐佐军家里,可看到多个装有铁器的工具箱。这表明他可能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有能力自制一些简单的工具或武器。然而,关于这把钢珠枪的具体来源,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6.3 非法持有:农村枪支管理的漏洞
这起案件也暴露了农村地区枪支管理的漏洞。在农村,一些人可能出于打猎或自卫的目的,非法持有或自制枪支。这些非法武器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此案发生后,当地警方加强了对非法枪支的打击力度。例如,在2025年5月,法库警方就成功破获了一起非法持有枪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高某、陈某,缴获疑似枪支,并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这表明,打击非法枪支已成为当地警方的一项重要工作。
七、人物侧写:\"木头人\"的蜕变与沉沦
7.1 从勤劳青年到\"木头人\":性格的转变
齐佐军年轻时是一个勤劳肯干的人,做过杀猪的屠户,也贩过蔬菜,凭借自己的努力,生活逐渐宽裕起来,还在村里盖起了新房子。那时的他,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生活的农村青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齐佐军的性格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沉迷于地下六合彩,不仅输光了家产,还不得不卖掉自己的房子。这种经济上的挫折,可能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巨大打击,导致他变得孤僻、沉默寡言,最终获得了\"木头人\"的外号。
7.2 婚姻困境:名存实亡的家庭
齐佐军的婚姻状况也是他性格变化的重要因素。他与妻子王颖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虽然没有正式离婚,但两人已经分居多年。这种婚姻困境,加上可能的情感挫折,可能加剧了他的心理压力。
据王颖的哥哥王辉透露,妹妹曾多次提出离婚,但齐佐军一直不肯离。这种单方面的婚姻维系,可能让齐佐军感到绝望和无助,进而产生了对妻子及其家人的怨恨。
7.3 健康问题:身心双重折磨
齐佐军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案发前一年,他就因为身体问题而无法正常工作。他患有多种疾病,包括心脏病,需要长期服药。此外,他还可能患有抑郁症,需要服用阿普唑仑片等精神类药物。
这些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可能让齐佐军感到生活失去了希望,最终导致他走上了极端的道路。
八、受害者群像:三个家庭的破碎
8.1 张轩: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
23岁的张轩是家里的独生子,平常在外打工,案发前回到家中,筹备4月13日与女友的婚礼。这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原本有着美好的未来,却在婚礼前5天遭遇横祸,命丧黄泉。
张轩的离世,不仅让他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也让他的未婚妻失去了即将到来的丈夫。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8.2 郑海波:尽职尽责的基层干部
57岁的郑海波在村里当了多年会计,去年9月起任代理村支书。\"工作很负责,老百姓对他印象好。\"现任村会计王云阁评价道。作为村里的基层干部,郑海波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好评。
郑海波的突然离世,让村民们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他的家人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郑海波的弟弟郑海泉称,农村土地确权涉及一些村民的利益调整,齐佐军因这方面原因对郑海波有意见。然而,这种可能的工作矛盾,并不足以成为杀人的理由。
8.3 王素珍:无辜的岳母
78岁的王素珍是齐佐军的岳母,也是这场悲剧中的第三位受害者。作为一位长辈,她可能曾试图调解女儿和女婿之间的矛盾,但最终却成为了齐佐军泄愤的对象。
王素珍的儿媳妇刘芳回忆起案发当天的情景:\"我招呼他进屋,倒了两碗水给他喝。\"这种友好的态度,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杀戮。王素珍的离世,让她的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也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混乱。
九、未解之谜:案件背后的重重疑云
9.1 动机之谜:是什么让他举起了屠刀?
尽管警方通报称此案系因\"个人矛盾和感情纠纷\"引发,但具体的杀人动机仍然存在许多疑问。齐佐军为什么选择这三个特定的目标?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值得他付出四条人命的代价?
齐佐军与村民张轩的关系如何?有村民透露,案发前张轩的父亲张云飞曾辱骂齐佐军,导致其怀恨在心。然而,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张云飞夫妇及警方的证实。
齐佐军与郑海波之间的矛盾是否真的与土地有关?郑海波的女儿猜测这可能与\"土地\"有关,但具体情况不得而知。齐佐军的邻居张玉石介绍,齐佐军曾因其女儿分地的事找过郑海波,但问题没有解决。然而,这些都只是猜测,真相已经随着齐佐军的死亡而永远沉入了海底。
9.2 凶器之谜:自制钢珠枪的来源
齐佐军使用的\"自制钢珠枪\"是如何获得的?是他自己制造的,还是从他人那里得到的?在他的家中发现了多个装有铁器的工具箱,这表明他可能具备一定的手工技能。然而,制造一把具有足够杀伤力的钢珠枪,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齐佐军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当地警方表示,公安机关正展开进一步调查,目前尚无枪支鉴定结论。然而,随着齐佐军的死亡,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彻底解答。
9.3 心理之谜:一个\"老实人\"的心理蜕变
在村民眼中,齐佐军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平常话不多,性格内向。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变成一个杀人狂魔?他的心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齐佐军的性格变化可能与他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有关。他沉迷于地下六合彩,输光了家产;与妻子分居多年,婚姻名存实亡;身体多病,长期受多种疾病困扰。这些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导致了他的心理崩溃,最终做出了极端行为。
然而,这些都只是推测。真正的心理变化过程,只有齐佐军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