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他们夫妻的感情还好,但是谁也不知道沈文韬将来会不会变心,如果让范瑞雪知道以前丈夫不想结婚的原因之一里有脚的原因,那么将来他们婚姻出了问题的时候,范瑞雪会不会痛恨自己这双脚?
云清寒有些不忍心去破坏她的认知,只是对上她求知的眼神,终究还是败下阵来。
“大少奶奶,裹脚的目的并不全是为了美。男人也不完全是看脚的。”云清寒说。
范瑞雪哼了一声,对这答案并不满意,“清儿,你在答非所问。”
“真要知道?”云清寒有些头疼,“其实还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被裹过的脚,不信你找只鸭子来把鸭脚折断,你也会觉得残破的鸭脚没有完整的好看。”
但凡好看,得凡好闻,那些艳情小说里,所有关于金莲的描写都不是隔着罗袜,也不会说裹脚布又臭又长。
虽然说得简单,但范瑞雪心里已经有数了。
“清儿,你说的我都明白了。”范瑞雪心里有数了,她悄悄的伸手去抓清儿的手,“清儿,以后啊,你要多和我说,我听得多了,我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我就不怕了。”
她满打满算其实也只有不到二十岁,她也会怕,怕公公婆婆不好,怕丈夫不喜欢她,怕别人说的她听不懂,怕有人来抢她的地位。
远处沈文韬三兄妹和叶寿香还在玩闹,沈文韬远远的对着妻子喊了一句什么,又跑去另一边放焰火去了。
感受着那只手有些挣扎,范瑞雪把手握得更紧了些,直到手变得僵硬最后变得平静。
范瑞雪满意的握着那只手,“清儿,你是不是以为我有范家撑腰就什么都不怕了,其实我怕得多,如果我在家里过得不好,会影响整个范家的女儿的,也会影响我的父母。”
“沈文韬以前不太喜欢我,他说了为什么,但是我不敢改,现在你帮着我改了,他喜欢我了。”范瑞雪是感激她的,她握得更紧了一些,直到她手心激动的出汗,“清儿,那天在山谷里,你像月亮一样。”
她看着那个小姑娘像月亮一样闪闪发光,她一下就心动了,一下就有了去尝试的勇气。
月亮常常常常照故里,照亮离人在外不安路。
那一晚上,范瑞雪第一次知道月亮原来可以那么亮,照得她心里一下就明白起来。
云清寒没有想到她会想这么多,有些汗颜起来,更有些感动,她好像让这个女子发生了好多变化呢。
“清儿,继续做我的月亮好不好?再多教我一些。”范瑞雪语气近乎哀求,“如果你不做我的月亮,我不敢想象我以后的日子会有多难过。”
如果没有这个月亮,她的生活就是一直千篇一律的,天天等着天亮等天黑。
有了月亮以后的日子,她每天多了读书的快乐,也多了出主意的人,偶尔还还能收个礼物,她快乐了许多了。
糟糕,是被人依靠的感觉,可以做为依靠的感觉。
云清寒磕磕巴巴的,“大少奶奶,这样不合规矩。”
“你再说一次。”范瑞雪手上加大了力气,“怎么,我不配啊。”
“不是。”云清寒否认,有点怕看到她失望的样子,“我是怕哪天被人知道了对你不好。”
云清寒是早晚要走了,如果有机会,越早走越好,但是如果让范瑞雪过于依赖,以后只怕不能顺利的走了。
“大少奶奶,我会尽量教你的。”云清寒安抚她,“等你去上海长些见识,你就会觉得我这样的人其实很多,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
“到时候啊,估计就是我来您这儿蹭些见识了。”
“所以月亮可能会有很多,也会有更亮的。”
“如果我父亲回来,我会离开这里。哪怕我父亲回来的可能性不大,我也仍然希望他回来。”
“就算我父亲不回来,以后我也可能会嫁人,虽然我不想嫁,但是我的命运并不由我自己做主,到那时候我们也会分开。”
云清寒一定会争取自由,最晚一定会在奴隶制明文废除后进行,这一件事不能告诉任何人。
但是面对着这样诚挚热烈的眼神,云清寒终究是不忍心的,她只能挑着一些其他的理由让她心里有这个认知。
“清儿,外面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范瑞雪虽然不明白她的打算,但是知道她不想做下人,”做沈家的下人虽然会受些委屈,但是你是可以吃饱的,出去了就未必了。“
范瑞雪不是不懂生活的人,她想了一阵,最后说道:“等过几年吧,你的身体也养得差不多了,你的婚事,我去公公婆婆那边帮你求。”
“我帮你脱奴籍,我还给你一笔嫁妆。”
范瑞雪不肯松开那只手,“只要你一直做我的月亮,你的一切我都会帮你安排好。”
范瑞雪的诚意在明面上,给钱,给自由人的身份,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谢谢你了。”云清寒反手握了回去,“认识你是我的荣幸。”
识你之幸,是我之命。
二人对视一眼,眼神都是诚挚的。
“清儿,你刚刚读的那个是谁的词?”范瑞雪惊觉自己就这么把心里话说出去了,兴奋过后还有点不好意思,“我还听不太懂。”
云清寒这才能把手收回来,笑眯眯的给她解释,“是南宋的辛弃疾,他可是武将里头文才最好的,也是文官里头最会打仗的。”
说罢细细的给她讲了一些这位传奇人物的生平。
最后云清寒说:“这位真的是能人,不过古时的文官也是修习武术的,比如礼、乐、射、御、书、数。君子六艺里头射是射箭、御是驾驭战马。现在的文人就真的是手无缚鸡之力。”完还啧啧叹气。
“你知道得多,以后你给我多说。”范瑞雪觉得自己又多知道了一些,心情极好,“你会不会觉得我问题太多了?”
云清寒笑眯眯的摇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