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会成员抵达藏边后,迅速分散成多个探哨小组,潜入边境草原与山谷。他们熟悉野外生存,又擅长隐蔽侦查,很快发现异常——一支从未见过的异族骑兵,正悄悄在藏北边境集结,人数约有三千,且携带大量攻城器械,似在密谋突袭藏地城镇。
为首的分舵主深知此事重大,立刻组织成员绘制地形图、记录异族骑兵的部署位置,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将情报送往京城。可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却被异族巡逻兵发现。为掩护送情报的同伴突围,分舵主率十余名成员断后,与异族骑兵展开殊死搏斗。
双方兵力悬殊,红花会成员虽奋勇抵抗,却仍难敌对方的精锐骑兵。最终,分舵主与十余名成员全部战死,仅两名身负重伤的成员成功突围,带着染血的情报,历经三日三夜赶到京城,将消息递到胤禛手中。
胤禛看着情报与成员们的血书,心中震动,当即入宫禀报康熙,并传召鳌无情、以及曾参与平藏的三名将领——他们熟悉藏边地形,是领兵平患的最佳人选。康熙下旨:“命鳌无情为帅,率五千骑兵驰援藏边,务必全歼异族,守住藏地百姓!”
鳌无情接旨后,即刻点兵出发。他深知时间紧迫,率大军日夜兼程,仅用七日便抵达藏北边境。此时,异族骑兵已开始猛攻藏地边境城镇,守军虽顽强抵抗,却渐渐不支。鳌无情当机立断,兵分四路:一路从正面牵制敌军,两路绕至敌军两侧夹击,最后一路则突袭敌军后方粮草营地。
战斗一触即发,鳌无情身先士卒,手持长刀冲入敌阵,清军将士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异族骑兵本就因粮草短缺而军心不稳,面对清军的突袭更是阵脚大乱,不到半日便溃不成军,首领被鳌无情当场斩杀,残余士兵尽数投降。
藏地解围后,鳌无情亲自前往红花会成员战死之地,为他们立起简易墓碑,对着墓碑躬身道:“诸位虽曾为乱党,却以性命守护藏地百姓,此等功绩,当受我一拜。”随后,他将红花会成员殉国的事迹与平患捷报一同传回京城。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藏地百姓自发来到红花会成员的墓碑前,献上酥油茶与青稞,口中念着“英雄”;鳌无情则在边境城镇布防,确保不再有异族来犯。玉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是在为这些“浪子回头、以身殉国”的英雄,送上迟到的敬意。
虫洞的光芒渐渐变得肃穆而激昂,像是在诉说:英雄从无固定的身份,无论是曾经的乱党,还是朝廷的将领,只要心怀百姓、为国捐躯,都值得被铭记。红花会成员的殉忠、鳌无情的奋勇,共同守护了藏地的安稳,也让“家国大义”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为守护而战的灵魂。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探敌殉忠与平边患”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红花会成员断后、鳌无情率军激战的场景,并陈列了那封染血情报的复刻本。游客们看到曾经的刺客为护百姓战死,纷纷感叹:“真正的大义,能唤醒人心深处的善与勇。红花会成员用生命证明,只要心中有百姓,无论过往如何,都能成为英雄;而鳌无情的敬重,也彰显了对‘忠’的认可,这便是盛世最动人的底色。”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的光芒会映出百姓祭拜墓碑的画面,与染血情报复刻本交相辉映,像是在诉说:江山的守护,需要每一个人的觉醒与付出;每一份为百姓的牺牲,都会被历史铭记,成为家国精神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