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局肃清后,施琅之子施世纶奉命调任江南常州知府,负责整顿当地积案。上任不久,他便遇到一桩棘手的“粮仓失窃案”——常州府衙粮仓一夜丢失千石粮食,看守粮仓的三名衙役却口径一致,称当晚只看到黑影闪过,未看清样貌,案件陷入僵局。
施世纶深知粮食关乎百姓生计,若不能尽快破案,恐引发民慌。他反复勘察粮仓现场,却只找到一枚不属于衙役的铜制腰牌,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正当他一筹莫展时,胤禛因巡查江南新政,带着英台与弘历路过常州,听闻此案后,便将随身佩戴的双鱼玉佩暂借于他,笑道:“此玉佩能映过往,或许能助你找到真相。”
施世纶半信半疑,带着玉佩重返粮仓。他按照英台所说,将玉佩放在粮仓失窃的粮囤旁,指尖轻轻摩挲玉佩表面。片刻后,玉佩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光芒中渐渐浮现出当晚的画面:三名衙役并非“未看清黑影”,而是合伙用麻袋装运粮食,其中一人腰间正挂着那枚铜制腰牌,随后他们将粮食偷偷运出粮仓,交给了府城外的粮商。
画面消散后,施世纶心中豁然开朗。他立刻传讯三名衙役,将玉佩映出的细节一一说出,还拿出那枚腰牌对质。起初衙役们仍想狡辩,可听到施世纶精准描述出他们装运粮食的动作、甚至说出粮商的姓名时,终于慌了神,当场认罪——原来他们收了粮商的重金,故意监守自盗,想借“失窃”之名掩盖贪腐行径。
施世纶当即派人抓捕粮商,追回了全部失窃粮食,并按照律法严惩了涉案衙役与粮商。案件告破后,他亲自将玉佩还给胤禛,拱手谢道:“若不是这玉佩映出真相,此案不知要拖延多久,多谢四爷与福晋相借宝物!”
弘历凑到施世纶身边,指着玉佩好奇地问:“施大人,玉佩是不是能看到所有过去的事呀?”英台笑着解释:“它只会映出与‘民生安危’相关的真相,就像这次粮仓失窃,关乎百姓口粮,它才会显露出画面。”康熙得知此事后,对施世纶赞不绝口:“你能借玉佩之力查明真相,既显才干,更有护民之心,不愧是施琅之子。”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常州百姓得知粮食被追回,纷纷提着自家种的蔬菜送到府衙,感谢施世纶;施世纶站在府衙前,将追回的粮食分发给贫困百姓,脸上满是欣慰。而胤禛与英台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英台轻声道:“这玉佩不仅守护我们,还能助力忠良官员护佑百姓,真是难得的宝物。”
虫洞的光芒渐渐柔和,像是在为这场“玉佩映真、为民断案”的故事,画上一个温暖的句号。双鱼玉佩不再只是见证历史的信物,更成为守护民生、揭露真相的助力,让“以民为本”的初心,在更多人手中得以践行。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玉佩断案”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粮仓查案、百姓送菜的场景,并展示了那枚铜制腰牌的复刻品。游客们看到玉佩助力施世纶破案、挽回百姓损失,纷纷感叹:“这玉佩不仅是故事的见证者,更是‘护民’初心的传递者——它帮施世纶断案,本质上是帮百姓守住口粮,这份‘为民映真’的魔力,让宝物有了温度。”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的蓝光会模拟映出粮仓失窃的画面,与百姓欢庆的场景交相辉映,像是在诉说:真正的“宝物”,从不是用来彰显权势,而是用来守护民生;每一次真相的揭露,都是对“百姓至上”理念的最好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