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徐、杨厂长!”
“杨总!老爷子是?”徐晓华有些诧异地问道。
“是我父亲!”杨永德语气中难掩激动,“他今天出来散步,没想到差点……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及时出手……”
徐晓华和杨再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无意间救下的老人,竟是南钢的老太爷!这巧合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杨永德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郑重说道:“你们不仅救了我父亲,更让我亲眼看到了清江机械职工的品格与担当。明天来我办公室,我们重新签订合同——我将按你们的需求清单特批优先发货,货款也可以延期支付!”
这突如其来的转机让徐晓华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两人如约而至,采购合同顺利签订。
根据新约,清江机械每月提交钢材需求,南钢将优先安排发货,货款则延至每季度末结算,如遇周末可顺延至下周一。
南钢的钢材种类丰富,涵盖热轧板卷、低合金板卷、容器板、锅炉板、造船板、镀锌板卷等多个品类,还包括高温合金、硬质合金等特殊金属。
不过,瞿子龙点名要的,用于航天天线和医疗支架的形状记忆合金(Ni-ti),南钢生产线没有涉及。
杨永德是个热心肠,或许是因为徐晓华救父之恩,他二话不说,当场抄起电话,一个个联系同行好友。
几经打听,最终得知邻县的西平金属厂生产这种合金,只不过产量有限,主要专供国内几家顶尖机械厂。
杨永德是个急性子,说走就走。他立刻叫来司机,带着徐晓华直奔西平。
杨再凯则留在南平,等待康建军一行人的到来。
西平金属厂坐落于两县交界的深山中。一路颠簸,山路崎岖,运输车压出的坑洼让行程格外艰难。
徐晓华感觉自己的腰椎都要颠散架了。
下午,他们终于抵达厂区。
厂长李培华起初十分热情,听说杨永德需要形状记忆合金,爽快答应调拨百来公斤。
但杨永德希望更多:“老李呀,百来斤金属有篮球大那么点吧,这抠搜劲,我也没法说了!这样,你给我调拨五十吨,不够我再自己想办法!”
李培华难以置信的看着杨永德:“不是,杨总,你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了,我们一年的产能也才堪堪达到这么多。照你这么说,我们专门给你供货得了!”
这时徐晓华情急之下说漏了嘴:“李厂长,我诚挚的恳请您帮我们多调拨点,我们厂目前正在准备研发国内空白领域的医疗器械.....”
“这位是?”李培华狐疑的打量着徐晓华,之前他一直以为这是杨永德的助手或秘书。
杨永德这才尴尬的介绍道:“这位是南开市龙华集团执行总裁,他们下属清江机械公司目前缺乏大量钢材和稀有金属,老李啊,看在我面子上,你可得多帮帮。”
“哦,南开那边的啊!”李培华这才知道真正要货的是清江机械,态度立刻转变,连之前答应的一百公斤也闭口不再提。
徐晓华心急如焚,杨永德有意帮他一把,便提议晚上请李培华吃饭。
酒桌上,西平金属厂来了多位领导。
当地酒风炽烈,推杯换盏之间,李培华了解到徐晓华救下杨父的经过,不禁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
徐晓华读过高中有学问,担任企业领导也锻炼出他酒场饭局的水平。没多会就把一桌子人喝得宾至如归,尽兴得很。
酒到微醺,李培华半开玩笑地说:“小徐,看来你也是酒精沙场啊,这样,你喝一两,我就调拨一百公斤!”
徐晓华哪还顾得上推辞,拿起一瓶没有开封的茅台直接对瓶吹,一口气干完一瓶,
在大家叫好鼓掌声中丝毫不带犹豫又开第二瓶,“墩墩墩”猛灌下去。
这下大家都惊讶了,这小胖子不错,豪爽、有担当,就是不知道能喝多少。
徐晓华摇摇头,尽量使自己清醒,然后摇晃着抓向第三瓶茅子。
可惜才喝了一两左右,他终于撑不住,胃里翻江倒海,“呕”的一声,连酒带菜喷涌而出,溅得满桌狼藉。随后他直挺挺向后倒去,不省人事。
桌上众人先是一惊,担心他喝出什么事,继而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这样血性、爽快的年轻人,正合西平人胃口!
那一晚,徐晓华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他平时酒量不过半斤左右,这次拼死一饮,几乎要了他半条命。
第二天清晨醒来,他第一眼看到的是趴在床边睡着的杨永德。徐晓华一阵愧疚,让南钢的大老板来照顾自己,实在过意不去。
杨永德迷迷糊糊感觉床上徐晓华醒了,便也站起了身,做着简单的活动,趴着睡一晚的确很伤人,感觉全身的骨骼都僵硬了:“怎么样,小华,好点么?要不叫医生过来看看,需不需要再打点解酒药!”
徐晓华摇摇头,表示自己好多了,开口第一句竟是:“李厂长答应的事……还认不认?”
杨永德哈哈大笑:“你还记得这一茬呢,老李说了,以后清江机械的特殊金属,只要西平有,优先供应,全力支持!”
徐晓华高兴得从病床上一跃而起。
两人匆匆吃过早饭,立即赶回金属厂。
李培华果然信守承诺,当场签订供需合同,优先供给,结算方式与南钢相同——按季度付款。
回到南平。
杨再凯感慨道:\"徐总,这真是好人有好报啊!\"
徐晓华推推眼镜,憨厚地笑了:\"其实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看老人那么痛苦,不能见死不救。\"
这时康建军带着两个保安从楼上下来,
这个精悍的汉子,一身便装也掩不住行伍气质。他带来的两个保安也都是退伍军人,身手矫健。
\"徐总,老板都跟我说了。这一路你们放心,有我们在。\"康建军言简意赅。
杨再凯看在眼里,私下对康建军说:\"徐总平时看着憨憨的,办起事来还真有两下子。瞿总没看错人。\"
康建军点头:\"老板看人一向很准。\"
采购任务圆满完成,徐晓华心情轻松了许多。在返回清江的前一晚,他在县城最好的饭店请康建军和杨再凯吃饭。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悄悄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