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平定后,乌孙国完全臣服于刘耕。原有的大宛国境内,一座新城拔地而起,大批农民陆续进驻接管。如今的大宛城已成为刘耕在西域的军事行政中心。
乌孙 ** 深知形势,源源不断地向大宛城输送各类物资。公孙瓒按刘耕部署,留下十万铁骑镇守西域,亲率其余十万骑兵返回漠北草原。
刘耕的势力版图已对大汉形成合围之势:
- 西部:西域、草原
- 东部:幽州、青州
- 南部:交州、吕宋群岛
- 海域:三韩半岛、瀛洲、夷洲
- 新拓:东南亚诸地
如此格局下,刘耕已无需介入中原诸侯混战。只需稳步发展领地,借助系统优势积累资源、扩充军备。待时机成熟时四面出击,必能一举平定天下。
但刘耕并不满足于被动发展。他展开系统地图,审视中原局势: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尚具实力,余者或目光短浅,或受世家操控,皆不足为虑。
鉴于世家大族把持仕途,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刘耕决定推行第二项战略。除必要务农者外,所有系统生成的青壮劳力被分批派往各诸侯领地——这正是他精心谋划的\"渗透计划\"。
(\"刘兄!\"
\"快出发,春耕时辰到了!\"
\"老刘?\"
扛着锄头的王老汉路过邻居家院门时,发现向来准时的老刘今日竟不见人影。这实在反常,要知道自从大皇子分配田地后,大伙儿都格外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土地。
王老汉探头张望片刻,满腹狐疑地往自家田地走去。令他更为诧异的是,老刘的田垄旁竟站着几名兵卒,正熟练地挥动着农具。
\"怪事......\"王老汉嘀咕着挠挠花白鬓角,抡起锄头开始翻整自己的地块。他自然不知晓,同样的情形正在刘耕治下各处上演。
此刻,这些消失的农户正如溪流般悄然汇向各州。在冀州某处田埂上,本地老农递给陌生人一瓢清水:\"瞧着面生,是从外乡来的?\"
\"是啊。\"灰头土脸的汉子抹着嘴角叹气,\"那边兵荒马乱的,实在活不下去......\"他忽然压低声音,\"老哥,你们这儿赋税几成?可容得下逃荒的?\"
这个问题像石子投入静水。老农布满老茧的手突然僵住——他们耕种的田产尽属世家,收上来的粮食八成都要装进别人的粮仓。田埂上的交谈声渐渐低了下去,只剩下风吹麦浪的沙沙响。
时局动荡,诸侯备战,各地赋税层层加码,百姓口粮被搜刮殆尽。眼下这日子,竟比流民餐风露宿的漂泊生活更为艰难。
\"唉——一言难尽啊!\"
\"这乱世之中,连果腹都成奢望,更莫说安稳度日了。\"
\"只盼着早日天下太平......\"
听着老农们声声哀叹,刘耕派来的探子们却暗自欣喜。既然民怨沸腾,大计便可顺利推进了。
\"既如此艰难,何不另谋生路?\"
\"听闻大皇子治下的幽州、交州,不仅屋舍俨然,殿下还给每户都分了沃土良田!\"
\"税赋极轻,那可是真正的世外桃源啊!\"
随着密探们绘声绘色地描述刘耕辖境的盛况,这些饱受煎熬的冀州百姓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光——袁绍为防备幽州刘耕、攻打兖州曹操,正变本加厉地征丁夺粮,百姓处境比当年黄巾之乱时更为凄惨。
\"此话当真?!\"
\"大皇子果真分田赐宅?\"
面对声声质疑,密探们亮出了 ** 锏:与其在冀州坐以待毙,不如奔赴刘耕治下的三州搏个生机。在众人巧舌如簧的游说下,百姓们渐渐动了迁徙之念。
\"还犹豫什么?我从司隶逃来,这就要去幽州!\"
\"我自豫州而来,听闻大皇子仁德,正往交州去呢!\"
\"并州已经活不下去了,我定要去投奔大皇子!\"
同样的话语,在不同的地域反复传唱。百姓们拖家带口,纷纷踏上了通往刘耕辖境的求生之路。
大汉十三州各地正上演着相似场景,除刘耕势力范围外,各诸侯辖地突然涌现大量来自刘耕阵营的农人。三言两语间,这些外来者便动摇了本土百姓的心思。
眼见成群结队的人都往大皇子领地迁徙,从众之心人皆有之。既众口一词称颂大皇子仁德,寻常百姓自然信以为真。更想着人多势众,纵有变故也能相互照应,恰似当年黄巾起事时的情形。不过旬日,各诸侯治下的百姓已收拾细软,携家带口奔赴刘耕掌控的幽、青、交三州。
此刻通往北方官道上,拖家带口的迁徙队伍望不到头。人们眼中闪烁着憧憬,仿佛已看见未来安居乐业的光景。
\"速速启程!\"
\"大皇子给田分宅!\"
\"迟了就赶不上了!\"
分田授屋的消息如野火燎原,各州百姓闻风而动。大规模迁徙潮中,刘耕安插的农人混迹其间,诸侯竟未察觉领地人口正悄然流失。
当迁徙队伍终于抵达幽州地界,所有人都被眼前景象震得瞠目结舌。
\"苍天在上!\"
\"这真是幽州?\"
\"简直换了人间!\"
来自袁绍治下的百姓尤其惊叹。在他们的旧有认知里,幽州本该是被异族摧残过的荒芜之地。虽知刘耕大破胡虏,却不想此地竟变得这般富庶。
目之所及,阡陌纵横的沃野延伸至天际,规划齐整的田亩间点缀着整齐屋舍。这番太平景象,较之赋税沉重的冀州不知强过多少。正在耕作的幽州百姓见新来者驻足观望,纷纷放下农具端出饭食清水相迎。受此礼遇,新移民们眼中好奇之色更浓了。
幽州官道旁,迁徙途中的流民捧着热腾腾的麦饼议论纷纷。
\"这饼子怎这般香甜?\"
\"幽州粮仓竟如此富足?\"
\"怕不是积攒了整年的存粮吧。\"
当地农户闻言连忙摆手,目光不约而同转向北平城方向:\"诸位慎言!这些不过是缴税后的余粮。\"粗糙的手掌指向田间金浪,\"自大皇子主政,咱这日子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几名老者说着便走进祠堂,在供奉的鎏金长生牌前焚香叩拜。新来者惊诧地发现,每户门楣下都供着相同的牌位,香火终日不断。这般景象若在翼州,怕是会被征税官当作奇闻——那里百姓正为袁本初的苛捐杂税愁白头发。
当流民队伍临近郡城,早有文吏携竹简在城门处等候。登记造册的士卒非但不曾驱赶,反将新房钥匙与地契逐一发放。有个冀州来的老农跪在分到的三亩水田里,捧起黑油油的泥土泣不成声。\"苍天有眼!\"他朝着都督府方向重重叩首,\"老汉这残躯,往后就卖给殿下了!\"
这般情形同时在青州、交州上演。来自各州的流民们领到簇新的农具时犹在梦中,直到看见田垄间绿苗破土,才确信自己真的在这乱世中扎下了根。
“大殿下仁德无双!!!”
“大殿下恩泽万民啊!”
眼见这难以置信的场景真切地发生在眼前,迁徙而来的民众纷纷跪地叩首,声浪如潮。
众人感念大皇子恩典后,皆效仿三州百姓为刘耕供奉起长生牌位。更有甚者按捺不住激动之情,连夜赶回翼州,将信将疑的亲属尽数带来。
令人震惊的是,以常山赵家村为首,整村整寨的百姓竟举族迁往幽州。这般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如同洪流般涌入刘耕治下三州。
(
“户籍人口为何锐减?!”
汹涌的移民潮使得刘耕派出的农垦队伍竟一时难以接应。诸侯们急忙调兵设卡,却见刘耕早已启动预案。
“系统,全速生成农垦兵团!”
“所有新编单位立即渗透各州!”
随着海量资源持续投放,迁徙民众的数量终于与接应力量形成平衡。
第一百六十八幕·诸侯各怀鬼胎
“明公!大事不妙!”
田丰与沮授踉跄闯入袁绍大帐,衣冠不整地急报:“翼州各处爆发逃籍潮,此乃根基动摇之兆啊!”
袁绍手中竹简砰然坠地:“吾治下百姓竟会外逃?!”
这位四世三公的贵公子面沉如水——素来只有别州百姓争相投奔,何曾有过子民背离之事?
谋士二人交换眼神,沮授硬着头皮上前:“虽未知缘由,但...”话音未落,帐外又传来急促马蹄声。
(
这是
\"当前关键必须阻止百姓继续迁移!\"
\"再这样下去,我们空有疆域却无人可用,后果不堪设想!\"
田丰与沮授话音刚落,袁绍已然明了其中利害。
若治下百姓尽数逃离,纵有广袤疆土又能统治何人?若无黎民百姓,所谓统治岂非笑话?届时那些世家大族随时可能反客为主。
\"立即调兵拦截!\"
袁绍毫不迟疑下达军令,欲派兵封锁边境截回流民。
正当军队整装待发之际,素来与田丰不和的郭图掀帐而入。
\"主公明鉴,此事颇有疑点。\"郭图拱手道,\"臣沿途所见,冀州新增精壮甚多,何来人口流失之说?怕是田丰大人有所误判。\"
袁绍闻言怔然。田丰与沮授对视一眼,当即厉声喝问:\"值此危局,你竟敢欺瞒主公?郭图你究竟意欲何为?\"
郭图笑而不答,击掌三声。帐外随即走进数名健硕青年。
\"请看,这些正是新迁入冀州的精壮。\"郭图负手而立,\"虽有些许百姓外迁,然涌入青壮更众。两相抵消,冀州丁口反增。主公,此非天助我也?\"
袁绍龙颜大悦。比起刚直的田丰,他向来更偏爱巧言善辩的郭图。既有人口补充,何须在意老弱流失?当即便厚赏郭图。
田丰二人虽觉不妥,却也无法反驳——毕竟哪路诸侯会派遣如此多精壮伪装农夫潜入冀州?
田丰二人放弃后,袁绍采纳郭图建议,将新征青壮悉数编入军中。冀州新增兵员之余,并州、司隶两地亦有大量青壮被袁军吸纳。原拥四十万兵力的袁绍军,转眼又增三十万新卒。
坐收三十万大军令袁绍喜不自胜,但这位世家家主深知整编新军之要,遂将新兵分散混入原有部队。统辖三州七十万雄兵的袁绍,此刻可谓志得意满。
刘耕在暗处讥讽袁绍此举:三十万集中尚可,分散安插反倒令每支袁军都混入自己人。待到****,袁绍怕是要痛心疾首。念及此,刘耕笑意更浓——他的布局远未停止。
不止袁绍,袁术、刘表等诸侯境内皆涌入大批青壮。这些可即时转化为兵力的壮丁,自然被各方诸侯尽数收编,原有迁徙的老弱反倒无人问津。
殊不知这些\"青壮\",尽是刘耕通过系统生成的绝对忠诚农民。若诸侯互通消息或可察觉异常,但乱世中各怀鬼胎,诸侯皆将新增兵力视为秘密底牌。
通过系统地图见证诸侯们谨慎吸纳\"青壮\"的模样,刘耕笑意更深:既要吞饵,便让你们吃个够!他当即加速生产农民单位,更多\"青壮\"源源不断涌向诸侯领地。而那些被诸侯舍弃的迁徙百姓,则被刘耕全数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