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挠挠头:\"俺只是听说过。当年离开花果山去人间寻仙访道时,南瞻部洲正赶上春秋战国。听说那位人皇雄才大略,一统天下,心里佩服得很。不过那时俺一心求道,也就没多打听。\"
陆南点头:\"正是他。我刚到人间时,第一个见到的就是他。后来相交多年,成了莫逆之交。\"
孙悟空大笑道:\"既然是老陆的朋友,那就是俺老孙的朋友!按年头算,他现在应该在地府。要不咱俩哪天再去地府闹腾闹腾,把人皇接出来?\"
当初陆南向刘伯钦提及与地府的旧怨时,孙悟空正在静心修炼,因此并不知晓这段往事。
陆南摆手道:\"不必寻他,如今他已不在幽冥地府。\"
\"当年我赠他蟠桃仙果,传授地仙道法,如今他元神已与泰山相融,受昊天上帝与太清道祖敕封,成为执掌阴阳的泰山府君。\"
\"日后得闲,我们可去泰山拜访。\"
孙悟空挠头笑道:\"这样也好,这样也好。\"
陆南仰首望天,深深吐纳,浩瀚天地灵气如潮水般涌入体内,周身伤痕顷刻愈合如初。就连破损的衣袍也似时光回溯,恢复完好。
\"走吧,收拾一番。今日切磋到此为止,莫让师父久候。\"陆南拂袖笑道。
既已承诺护持取经人,陆南便改口称三藏为师父,显得自然妥帖。
孙悟空扭了扭脖子,身上金甲化作流光没入体内,只余一条草裙围在腰间。那些触目惊心的伤口迅速愈合,转眼又变回那个金毛闪耀的齐天大圣。
二人一个身具不死神通,一个练就金刚不坏之体,纵是致命伤亦能瞬息痊愈。
他们自九霄云外翩然落下,重新回到三藏身旁。
\"劳师父久等了。\"陆南含笑拱手致歉。
孙悟空挤眉弄眼道:\"师父莫怪,俺们被压五百年,筋骨都僵了。老陆这厮还总趁我不能动弹时欺负我,今日这架打得痛快!\"
三藏从容莞尔:\"无妨。贫僧虽未经历这般劫难,却能体会你们的心情。若换作是我,脱困时只怕会更癫狂些。\"
陆南闻言颔首,望向三藏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赞许。这个和尚与他印象中的唐僧大不相同,不仅胸襟开阔,更难得的是既不迂腐,也不做那滥好人。
这样也好,若三藏真如记忆中那般啰嗦,打伤个妖怪就絮叨不停,恐怕自己也会像孙悟空一样,恨不得捅他一剑。
陆南转向刘伯钦说道:\"我们这就启程西行,你在家好好照顾母亲,专心修行。\"
\"待我们功成归来,自有重逢之日,再 ** 言欢。\"
刘伯钦眼圈发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咚咚咚。
三个响头磕得地面震动。
\"师父三十年教诲之恩, ** 永世难忘。\"
\"待师父功德圆满归来, ** 愿终生侍奉左右,以报师恩。\"
陆南笑着扶起他:\"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像孩子似的掉眼泪。\"
\"人生不就是聚散离合,循环往复么。\"
\"好了,我们该上路了。\"
孙悟空挠头笑道:\"小刘啊,等我们回来时,你可要修成地仙,再不济也得抱上娃娃。\"
\"别到时候两手空空,啥都没捞着。\"
刘伯钦涨红了脸:\"师叔别取笑我,您放心,等您们回来时,准能看见一帮小徒孙围着转。\"
\"哈哈哈......\"
陆南和孙悟空放声大笑,三藏也抿嘴轻笑。
\"走吧师父。\"
\"西天路遥,咱们早去早回。\"
陆南大袖一挥,三藏迈步前行。
孙悟空脚尖轻挑,行囊已稳稳落在肩头,与陆南并肩跟在三藏身后,向西而去。
刘伯钦望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再次跪地叩首。
\"恭送师父、师叔。\"
\"愿师父师叔一路顺遂,达成宏愿,证得大道归来。\"
陆南与孙悟空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相视一笑。
\"回吧。\"
风中传来陆南飘渺的话音。刘伯钦望着那个背对自己挥手道别的身影,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早年失去父亲的他,一直跟随在陆南身边,读书认字,习武学法。在他心里,陆南早已如同亲生父亲一般。
如今面临分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心中怎能不感到悲伤。
\"你们既然拜我为师,不如让我为你们取个法名可好?\"夕阳西下时,三藏忽然提议道。
\"嘿嘿,师父,俺老孙有名有姓,叫孙悟空。\"孙悟空扛着行李说道。
\"这名字确实与佛门有缘,不过为师还是想为你另取一个。\"三藏神色认真,态度坚决。
\"行吧行吧,师父您可真固执。先说好,要是名字不好听俺可不认。\"孙悟空嬉皮笑脸地回应。
\"保证好听,就叫'行者'如何?\"孙悟空愣了一下,孙行者...
\"也罢,虽然不如悟空响亮,既然是师父取的,俺就认了。\"见孙悟空接受,三藏很是欣慰,转而看向陆南。
\"师父,我也有名字的。\"陆南连忙说道。
三藏点头道:\"我知道,太保跟我说过,你姓陆,单名南。\"
\"但为师还是想给你取个法名,不能悟空有了你却空着,这样不公平。做师父的,总要一视同仁。\"
陆南满脸无奈,孙悟空在一旁偷笑。
\"好吧,请师父赐名。\"三藏边走边苦思冥想,却始终想不出合适的名字。
这时孙悟空眼珠一转,笑道:\"师父,俺倒有个主意,您要不要听听?\"
三藏眼前一亮:\"说来听听。\"
孙悟空狡黠一笑:\"老陆这家伙,家里可是有七位夫人。依俺看,'戒色'这个法名最适合他。\"
三藏惊讶地回头看向陆南,而陆南顿时瞪圆了眼睛,怒视着孙悟空。
“姓孙的,还想再挨揍是不是?”
“这破名字谁爱要谁要。”
三藏却认真点头:“我觉得挺好听。”
“七个老婆?好家伙,这要不戒色哪吃得消。”
“戒色啊,为师走累了,前边树荫下歇会儿。”
陆南脸色一沉:“师父您叫我陆南、老陆都行,就是别喊戒色成吗?”
三藏眨巴眼睛:“知道了,戒色。”
陆南攥紧拳头深呼吸。
不能动手,为个法号犯不着。
真要打了师父,取经就黄了,又得回去蹲大牢。
忍,必须忍。
孙悟空在旁边笑得直打滚。
陆南狠狠瞪过去:“都赖你!起的什么破名!”
说着把行李往孙悟空身上一扔。
“以后行李归你扛!”
孙悟空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接过担子:“行行行,我扛!”
“只要你一天叫戒色,这担子俺老孙扛到西天都成!”
“哈哈哈哈!”
三人说笑间走进密林深处。
参天大树间只容一条羊肠小道。
刚坐下歇脚,忽听哨声骤响。
树丛哗啦作响,六个彪形大汉跳将出来。
“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三人错愕抬头,只见六个强盗眼冒绿光盯着行李。
“这...是遇上劫道的了?”三藏迟疑道。
陆南皱眉:“看样子没错。”
陆南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六名拦路贼人,隐约觉得这几人似曾相识。
三藏一时怔住,若遇上妖邪精怪倒不足为奇,可这般情形却是头一遭。
说来也巧,这几个 ** 偏生撞在枪口上。
孙悟空静立不语,双眸紧锁那六人身影。
陆南忽觉异样,心头蓦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六人周身萦绕的气息,竟与孙悟空如出一辙。
莫非是猴王的三尸化身?
道家典籍有载,人体内暗藏三尸虫:上尸踞居灵台,乱人心智;中尸盘踞脏腑,令人贪食健忘;下尸潜藏足底,诱人沉溺酒色杀伐。修道之人需先斩却三尸,方能明心见性。昔年玉虚宫十二金仙未斩三尸酿成杀劫,致使道门式微,这才有了\"斩三尸方可称真人\"的铁律。
想那齐天大圣被困五行山五百载,如今脱困而出,这三尸虫便趁机化形作乱。
孙悟空已然明悟,掌中金箍棒无声显现。三藏见状亦不阻拦——观这伙贼人眼泛血光、动作娴熟,显是惯犯。与其耗时度化,不如交由阴司发落。
\"阿弥陀佛。\"
三藏低声诵念佛号,慢慢合上双眼,不忍目睹即将发生的场景。
陆南在一旁轻声说道:\"师父不必如此。\"
三藏轻叹道:\"并非不忍,只是不愿让双眼沾染污秽。\"
陆南继续劝道:\"师父身为佛门 ** ,何须回避世间阴暗?\"
\"我以为,唯有直面丑恶,坚守本心,践行善举,方为真正修行。\"
三藏闻言停下诵经,缓缓睁眼望向陆南。
\"戒色此言令人深思,是为师执着了。\"
陆南脸色一沉,扭头不再理会三藏。
若不唤我戒色,你我仍是好友。
六声脆响接连响起。
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那六人连呼喊的机会都没有,当场毙命。
望着地上红白相间的惨状,三藏强忍不适,坚持睁眼凝视。
唯有直面世间丑恶,方能体会善良可贵。
孙悟空了结六人后,静立原地出神,不知不觉盘腿而坐,将金箍棒横放膝上。
他闭目凝神,周身渐渐浮现玄妙道韵。
\"悟空这是?\"三藏见状不禁疑惑。
陆南竖起食指轻嘘一声,压低声音道:\"请轻声些。\"
\"老孙此刻正在顿悟。\"
三藏仍感困惑,小声追问:\"可这...怎会因除灭六人而顿悟?\"
陆南含笑解释:\"他所除灭的并非凡人,而是自身三尸所化。\"
说着指向地上尸首:\"师父再看,那些可还是人形?\"
三藏定睛望去,方才血溅当场的六具 ** ,此刻已化作六条小虫。
\"此乃人体三尸虫。\"
\"老孙被压五百年,今日脱困而出,三尸虫趁机显形,意图扰乱其心志。\"
这六人分别名为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
但老孙岂是等闲之辈,固守本心毫不动摇,挥棒便将他们尽数击溃。
从此他斩断三尸超越自我,日后道门中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悟空真人。
陆南眼中流露出几分向往,他同样渴望斩却三尸。
只是此事非人力可为,全凭机缘。
或许一觉醒来便发现已在梦中不知不觉斩灭三尸。
也可能苦修至太乙天仙巅峰数万年乃至数十万年,始终无法斩灭三尸证得大罗。
就像那玉虚十二仙,自上古修行至今也未能完全斩却三尸。
道门之中至今仅有两人彻底斩却三尸。
其一是太清道祖亲传 ** 玄都法师,如今已证道大罗。
另一人则是灵宝道祖首徒多宝道人,即现今西方须弥山的世尊如来。
这般看来,压力全落在了广成子肩上。
广成子长年在玉虚宫闭关,除非要事绝不下山,只为斩却自身三尸。
可惜机缘未至,即便已臻至大罗天仙顶峰多年,仍被困在这最后一步。
陆南年少时常居玉虚宫,广成子与他闲谈时每每提及此事。
广成子曾说当年道门初立,乃是天地间第一教派,他们师兄弟十二人早早便证得大罗天仙。
那时道门如日中天,十二仙纵横寰宇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