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舰在光怪陆离的概率风暴中艰难航行,前往大荒星域边缘的“逆熵奇观”。舷窗外,星空不再是静谧的背景,而是充满了不断闪烁、扭曲的虚影,那是未来可能性在现实层面的微弱投射。舰桥内,气氛凝重,即便是屠煞也暂时收敛了暴躁,紧盯着不断刷新、时而矛盾时而清晰的传感器数据。
“左舷三区,空间曲率异常波动,规避!”导航员的声音带着紧张。战舰以一个精妙的侧滑,险之又险地避开了一片突然变得“粘稠”的空域,那里原本正常的空间,在概率影响下短暂呈现出了类似超流体的特性。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屠煞一拳捶在控制台的合金扶手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还没到地方,就得被这些乱七八糟的‘可能’给玩死!老子的血核都快被这忽强忽弱的感觉憋炸了!”
风炽羽的光翼洒下安抚性的辉光,试图稳定舰桥人员的情绪,但她自己的眉头也紧锁着:“概率风暴扰动了基础规则,我们的常规航行方式风险极大。陈默,是否需要暂停航行,寻找稳定区域暂避?”
陈默的**稳态太初奇点**悬浮在舰桥主控位旁,平静地回应:“避无可避。风暴覆盖全域,停滞不前,同样会遭遇不可预知的风险。” 他的意志如同磐石,在动荡的概率之海中锚定着这片小小的空间,“我们需要适应,并找到在风暴中定位方向的方法。”
就在他话音落下的瞬间,舰身猛地一震!并非遭遇攻击,而是舰体内部某个非关键区域的能量传输管道,毫无征兆地发生了概率极低的**量子隧穿效应**!一股本应被约束在管道内的能量,直接穿透了物理屏障,在隔壁舱室引发了一次小规模的电弧闪烁,虽然立刻被应急系统扑灭,却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这只是概率风暴下,一个微不足道的缩影。在整个联盟范围内,类似的“小概率意外”正在以惊人的频率发生。某些偏远星系的恒星,其核聚变速率莫名出现了百万分之一的波动;一些精密实验设备,在绝对屏蔽环境下记录到了本不该存在的背景噪声;甚至有几个低等文明星球上,发生了违反当地气候模型的极端天气事件。
概率的混沌,正在侵蚀现实的确定性。
然而,危机之中,往往也孕育着转机。就在联盟各文明疲于应对各种“意外”,社会秩序和科研活动受到严重干扰之际,一个位于海外星域、由以太族主导的“灵能共鸣研究所”,在尝试以集体冥想稳定局部空间概率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
研究所建立在一个巨大的、天然形成的灵能水晶簇内部。此时,数百名以太族精英,以及少数自愿参与的其他文明心灵感应者,正围坐成一个复杂的几何阵型,他们的意识通过灵能织网深度连接,形成一个强大的**集体观测场**。他们的目标,是稳定研究所周边一光秒范围内,因概率风暴而剧烈波动的空间参数。
起初,效果并不明显,混乱的概率波动依旧。但随着冥想深入,所有参与者将意志高度集中于一个极其简单的“观测目标”——维持研究所中心,一个用于校准的、对空间波动极其敏感的**卡西米尔效应探测板**的间隙距离恒定。
这是一个在量子层面都难以绝对维持的物理量。在概率风暴影响下,其数值本该疯狂跳动。但当成百上千个强大的意识,摒除杂念,坚定不移地“相信”并“要求”这个间隙距离维持不变时,奇迹发生了!
探测板传回的数据流,那原本如同癫痫发作般的曲线,竟然开始逐渐平缓!波动幅度显着减小,最终稳定在一个极其狭窄的范围内,其稳定程度,甚至超过了概率风暴发生之前的水平!
【灵能共鸣研究所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以集体意识场稳定局部空间参数】
【观测目标:卡西米尔板间隙距离(常量L?)】
【参与意识数量:487(以太族为主)】
【意识同步率:72%】
【观测效果:目标参数波动幅度下降 **99.8%** !】
【影响范围:以研究所为中心,半径约0.8光秒球状区域】
【区域内其他物理常数波动同步减弱!概率扰动显着降低!】
**参数波动下降99.8%**!这意味着,强大的、高度集中的集体意识,竟然真的可以像神话中言出法随一般,在一定程度上“定义”局部区域的物理现实!
“是观测者效应!” 研究所首席,一位德高望重的以太族长老,激动得灵体光芒都在剧烈闪烁,“而且是宏观尺度的、被极端强化的**观测者效应**!在概率风暴提供的‘概率松动’背景下,我们文明群体的集体观测,能够以远超单个意识的程度,迫使波函数坍缩向我们期望的状态!”
这个发现如同惊雷,瞬间通过灵能织网传遍联盟高层!
“啥?盯着看就能把东西看稳了?” 屠煞瞪大眼睛,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他尝试着集中精神,死死盯着控制台上一个因为概率扰动而微微闪烁的指示灯,心中默念“给老子亮稳点!”。几秒钟后,那指示灯的光芒虽然依旧受整体能源波动影响,但闪烁频率竟然真的降低了一些。屠煞血瞳中闪过一丝惊奇:“嘿!有点意思!”
风炽羽则迅速理解了其中的深意:“概率风暴松动了现实的‘确定性’,使得我们的意识,作为‘观测者’,对现实的影响权重被放大了!如果我们能引导足够多的文明意识,对关键物理常数进行‘集体观测’,或许就能在风暴中,开辟出稳定的‘安全区’甚至‘航道’!”
陈默的奇点微微波动,他感知着那份实验数据,心中豁然开朗。这并非全新的原理,在微观量子世界,观测影响结果已是常识。但将其扩大到宏观宇宙尺度,并利用概率风暴的“契机”将其效果显着化,这无疑是对抗当前困境的一把钥匙。
“立刻将实验数据和操作规程,下发至联盟所有成员文明!” 陈默果断下令,“鼓励各文明组建‘意识锚定阵列’,以维持关键基础设施、居住星球、军事要塞周边的物理常数稳定为首要目标!”
“命令研究部门,全力攻关‘协同观测’技术,尝试定义更复杂、更关键的物理常数作为‘观测目标’,例如光速常量、精细结构常数等,评估其可行性及对概率风暴的压制效果。”
命令迅速转化为行动。原本因概率风暴而惶惶不安的各个文明,仿佛找到了主心骨。无数个体,从强大的超凡者到普通的民众,只要具备清醒的意识,都被动员起来,在统一的引导下,将注意力集中于维持他们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的“稳定”。
无数个或大或小的“意识锚定阵列”在宇宙的各处点亮。有的依托于星球级的灵能网络,有的仅仅是某个太空城居民自发的集体祈愿。虽然单个阵列的影响范围有限,意识同步率也高低不一,但当成千上万个这样的阵列同时运作,其产生的效果开始叠加、共鸣!
联盟监测网络显示,在那些“意识锚定阵列”密集的区域,概率风暴的扰动强度明显下降,物理常数的波动幅度回归到了可接受的范围。虽然无法完全消除风暴,但至少为文明的存续和活动,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全宇宙意识锚定阵列初步效果统计】
【已激活阵列数量:1.4 x 10? (持续增加中)】
【平均物理常数修改\/稳定幅度:0.03% (视观测目标与意识强度而定)】
【文明活动恢复度:提升至风暴前的 **65%** !】
【概率风暴整体强度监测:未减弱,但其对文明实质影响已初步受控!】
**修改幅度0.03%**!这个数字看似微小,但在宇宙尺度上,尤其是在概率风暴的背景下,已是足以扭转乾坤的力量!这是文明意志,首次如此清晰、如此大规模地,在现实层面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
陈默的穿梭舰,也受益于这条新策略。舰员们不再被动承受概率扰动,而是在统一指挥下,轮流集中精神,对舰船核心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集体观测锚定”,航行的稳定性果然大幅提升。
“看来,归零者掀起的这场概率风暴,本想混乱我们,却意外让我们触摸到了更深层的力量。” 风炽羽看着舷窗外逐渐恢复稳定的星空景象,轻声说道。
屠煞咧嘴一笑,摩拳擦掌:“等老子练熟了这‘瞪谁谁稳定’的本事,下次见到归零者的崽子们,就先瞪得它们动弹不得,再上去一顿老拳!”
陈默的奇点感受着那从宇宙各处汇聚而来的、微弱却坚定的意识洪流。这不仅仅是生存的抗争,更是文明对自身在宇宙中定位的一次觉醒。观测者效应……或许,文明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对宇宙的持续“观测”与“定义”。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这被动的影响,化为主动的塑造。
前方,“逆熵奇观”那扭曲而庞大的轮廓,已经出现在视野尽头。那座古老的石碑,在概率风暴与文明意识交织的背景下,似乎正等待着向他们揭示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