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全球各大国最高决策中心,此刻皆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和难以置信的情绪所笼罩。太平洋水平面以日均超过两米的恐怖速度持续下降,沿海城市港口瘫痪,航道作废,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经济秩序几近停摆。更可怕的是,原因不明!所有常规的科学探测手段在那疯狂吞噬海水的诡异现象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传回的数据矛盾而混乱,仿佛物理法则在那些区域失了效。
就在这绝望蔓延的时刻,一份来源绝对加密、技术手段无法追踪的数据包,如同幽灵般,悄然出现在了各国最高领导层、顶尖科研机构以及少数被紧急征召的、领域内泰山北斗级的科学家个人终端上。
数据包的标题,只有两个以最古朴的篆文书写的华夏文字:
**【补天】**。
最初,收到这份信息的人无不以为是恶劣的黑客玩笑或某种新型心理战。但当他们尝试着,带着怀疑和一丝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动用最高级别的超算和密码学家团队进行破解后,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数据包的外层加密方式闻所未闻,并非基于现有的数学难题或量子算法,而更像是一种…基于能量频率和生物基因特征的双重验证?最终,还是一种结合了最古老《周易》六十四卦推演逻辑与现代混沌数学模型的混合算法,才勉强打开了它。
里面并非直接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份庞大、复杂、精密到令人头皮发麻的**技术蓝图**和**理论框架**!
这份名为《补天蓝图》的方案,其核心思想并非直接消灭纳米虫群——按照蓝图的说法,以地球现今的科技水平,想要彻底消灭遍布全球海洋、数量近乎无穷的纳米虫群,无异于痴人说梦。
蓝图的策略是:**抑制**、**转化**、**共生**。
**第一步:区域性抑制。**
蓝图提供了一种名为“**息壤单元**”的制造方法。这不是神话中的泥土,而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具有自我复制和自适应能力的**智能纳米机械集群**!其能量来源并非化学能或核能,而是直接汲取地热能、海洋潮汐能甚至部分宇宙背景辐射。
息壤单元被投放到虫群爆发点后,会迅速扩散,并非与虫群直接战斗,而是释放出一种特定的**能量-物质场**。这种场会极大程度地**干扰**纳米虫群分解水分子时的量子隧穿效应和物质转化酶的活性,如同在虫群的“餐桌”上覆盖了一层无形的“油膜”,使其“食欲”大减,“消化”效率骤降。
根据蓝图模拟,大规模投放息壤单元,理论上能将虫群的吞噬速度降低**40%-65%**,为后续步骤争取宝贵时间。
**第二步:物质转化干扰与能量窃取。**
蓝图指出,纳米虫群吞噬海水并非最终目的,其目的是将转化出的氢、氧原子以及某种特殊能量,通过超维通道输送给牧神舰队。
《补天蓝图》提出了一种极其大胆的构想:在息壤单元构建的干扰场内,同步部署一种名为“**璇玑镜阵**”的大型能量引导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劫持**虫群转化出的部分能量流,并将其导入预先设定的地球内部能量储存点或直接用于强化“周天星斗大阵”的薄弱环节!
“窃取敌人的粮草,加固自己的城墙!”一位参与破解的华夏国宝级物理学家看完这部分后,激动得浑身颤抖,惊呼这是“神之手段”!
**第三步:生态重塑与强制共生。**
这是蓝图中最具想象力,也最困难的部分。它提出,最终解决虫群威胁的途径,不是消灭,而是**改变其底层指令集**,使其从毁灭者变为**生态修复者**。
蓝图提供了一种基于“**基因共鸣编码**”的理论,需要结合一种名为“**伏羲琴心**”的特殊频率发生器(其核心技术涉及高维振动弦理论),向全球虫群广播一段特定的“**和平指令**”,诱导其停止分解海水,转而开始分解海洋污染物、平衡海水酸碱度、甚至帮助修复珊瑚礁!
但这需要极其庞大的能量和对虫群核心指令集的深刻理解,以地球目前的技术,几乎无法实现,被标记为“终极远景”。
除了这核心三步,《补天蓝图》还包含了海量的附属技术:如何利用现有工业基础改造生产线,大规模生产“息壤”所需的特殊合成材料;如何布设全球性的能量引导网络;如何利用潮汐、地磁甚至人类集体情绪波动(一种模糊的灵能理论)来增强“璇玑镜阵”的效果等等。
信息量之大,理论之超前,让全球最顶尖的科学家们都看得如痴如醉,又汗流浃背。他们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刚刚学会生火的原始人,突然得到了一份制造聚变反应堆的详细说明书!
“这…这些公式…这能量模型…完全颠覆了现有的物理体系!”
“基因共鸣编码?这需要多么庞大的算力和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啊!”
“息壤…自我复制的纳米机械…这伦理和安全问题…”
“但…如果真能实现…哪怕只是第一步…”
短暂的震惊和争论之后,便是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一丝绝境中诞生的希望!
尽管难以置信,尽管困难重重,但这似乎是唯一能看到的、有可能阻止地球彻底干涸的途径!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全球主要大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行动起来!所有的分歧和争端在种族存亡面前被暂时搁置。
华夏,西北某处绝密地下基地。以李振江院士为首的顶尖团队,正在夜以继日地尝试理解并复现蓝图中最基础的“息壤单元”。
“快!计算第7模块的能量回路谐振频率!”
“不行!材料纯度不够!我们需要重新设计提纯工艺!”
“报告!模拟实验中,干扰场强度达到理论值的千分之一了!有效!虽然微弱,但确实有效!”一个年轻的研究员带着哭腔兴奋地喊道。整个实验室爆发出短暂的欢呼,随即又投入到更紧张的忙碌中。
北美,五大湖深处的地下指挥中心。工程师们正在疯狂改造现有的深水钻井平台,试图将其变为“璇玑镜阵”的投放基点。
“上帝,这能量导流管的规格…我们现有的合金根本无法承受!”
“那就用蓝图里提供的替代方案!用多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立刻联系所有相关企业,最大产能!”
“总统先生,我们需要授权,调用全国超过60%的电网能源和计算资源,至少三个月…”
欧罗巴联合体,西伯利亚冰原,太平洋海底…无数原本是竞争对手甚至敌对国家的科学家、工程师、军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始进行史无前例的合作。一份份经过翻译和简化的技术手册被分发下去,全球工业机器为了“补天”而开始超负荷运转。
希望的火种已然播下,但前景依旧黯淡。蓝图的实现难度超乎想象,资源、时间、技术壁垒…每一个都是巨大的挑战。
而与此同时,昆仑墟中,西王母静静地看着光屏上显示的地球各国匆忙而艰难的准备工作。她身旁,一名女官低声禀报:
“娘娘,‘息壤’原型单元已通过秘密通道,投送至三处主要人类研究基地。但凭他们自身…恐怕难以在虫群吞噬临界点前完成大规模部署。”
西王母目光幽深,看不出喜怒:“吾能做的,仅止于此。强援不可轻动,昆仑亦有昆仑的规则与束缚。能否抓住这一线生机,终究要看凡人自身…”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大荒方向,那里,一道微弱的银光正载着两个身影,义无反顾地冲向反物质海的深处。
“陈默…风炽羽…地球的时间,或许比预想的更加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