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晚梦见李老汉时,张四娃只当是白天干活太累。
那晚闷热异常,连院里的老黄狗都趴在井台边吐着舌头喘气。张四娃冲完凉,光着膀子躺在竹席上,汗水还是不断从毛孔里渗出来。电风扇嗡嗡转着,吹来的风都是热的。
朦胧中,他看见李老汉站在自家麦田里。月光下,老汉穿着那件熟悉的藏蓝色对襟衫,裤腿挽到膝盖,赤脚踩在泥地里。奇怪的是,老汉浑身湿透,头发一绺绺贴在额头上,水珠不断从衣角滴落,在脚边汇成一小滩。
\"李叔?\"张四娃想喊,却发不出声音。老汉缓缓抬头,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在月光下泛着不正常的青白色,眼睛像两个黑洞,直勾勾盯着他。老汉抬起右手,指向田埂某处,嘴唇蠕动着,却没有声音。
张四娃猛地坐起,竹席发出刺耳的吱呀声。窗外,东方刚泛起鱼肚白,院里的公鸡开始打鸣。他抹了把脸,发现额头全是冷汗,枕头边赫然躺着几根潮湿的麦穗。
\"见鬼了。\"张四娃嘟囔着把麦穗扔出窗外。李老汉去年冬天就过世了,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脑溢血。葬礼那天下了大雪,全村人都去送了,张四娃还帮忙抬了棺材。
第二晚,李老汉又来了。
这次梦境更清晰。老汉还是浑身湿透地站在麦田里,但位置离田埂更近了。月光下,张四娃甚至能看清老汉指甲缝里的泥土,和衣服上沾着的麦芒。老汉的嘴张合得更急切了,手指固执地指向同一个方向。
张四娃惊醒时,窗外正下着小雨。他摸到枕边,这次是整株麦穗,根部还带着湿润的泥土,像是刚从地里拔出来的。麦穗旁边,有一小滩水渍正在竹席上慢慢晕开。
\"四娃,大早上发什么呆?\"妻子王秀兰端着稀饭进来,看见丈夫盯着枕边的麦穗出神,\"又做噩梦了?\"
张四娃把麦穗攥在手心:\"没啥,梦见李老汉了。\"
\"李老汉?\"王秀兰手一抖,稀饭差点洒出来,\"他给你托梦了?\"
\"瞎说什么,就是普通的梦。\"张四娃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直打鼓。在槐树村,托梦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去年王寡妇梦见她死去的丈夫要双新鞋,结果第二天就在河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已经泡得发胀了。
吃过早饭,张四娃扛着锄头往自家麦田走。五月的麦子已经抽穗,远远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走到田埂时,他忽然停住了脚步。
在离田埂约莫二十步的地方,有一片麦子明显倒伏,形状诡异——像是一个人曾在那里站了很久,把麦子都压弯了。张四娃走近查看,发现倒伏的麦秆上沾着细小的水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怪事。\"张四娃用锄头拨了拨那片麦子,泥土里露出半个脚印,轮廓清晰,像是有人赤脚踩出来的。他蹲下身,用手指比了比,大小和李老汉的脚差不多。
傍晚,张四娃去了村东头的李老汉家。院子里的柿子树已经结果,青涩的小柿子藏在叶片间。李老汉的儿子李大强正在院里劈柴,看见张四娃,斧头停在半空。
\"四娃哥,有事?\"
张四娃搓着手:\"大强,你爹...下葬那天,穿的啥衣服?\"
李大强愣了一下:\"藏蓝色的对襟衫,他最喜欢的那件。怎么了?\"
\"没啥,就是...突然想起来。\"张四娃支吾着,没敢提梦境的事,\"你爹走得太突然了。\"
李大强叹了口气,继续劈柴:\"是啊,连句话都没留下。\"
回家的路上,张四娃绕道去了村后的坟地。李老汉的坟前摆着几个干瘪的苹果,香炉里的香早已燃尽,只剩下三根细竹签插在香灰里。坟头很干净,没有杂草,显然常有人来打扫。
张四娃站在坟前,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忽然,他注意到坟前的泥土异常湿润,像是刚被水浸过。而周围其他坟墓前的土地都是干燥的。他蹲下身,用手指沾了点泥土闻了闻,有股淡淡的腥味,像是河底淤泥的气息。
第三晚,张四娃不敢睡了。
他坐在堂屋里,就着昏黄的灯泡抽旱烟。王秀兰早已睡下,屋里只有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窗外,月亮被云层遮住,田野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蛙鸣。
\"李叔,你要是有啥事,直接跟我说行不?\"张四娃对着空气小声嘀咕,\"别老吓唬人。\"
话音刚落,院里的老黄狗突然狂吠起来,不是对着院门,而是对着麦田的方向。张四娃一个激灵,烟杆掉在地上。他抓起手电筒冲出屋门,光束在黑暗中划出一道惨白的光柱。
麦田那边,似乎有个模糊的人影。
张四娃的手开始发抖,手电光也跟着晃动。那人影一动不动,像是等着他过去。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麦田。夜风吹过麦浪,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无数人在低声细语。
走到田埂边,手电光照亮了那片倒伏的麦子——那里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张四娃松了口气,正要转身,忽然感觉脚下一凉。他低头看去,田埂边的泥土不知何时变得湿漉漉的,已经浸透了他的布鞋。
就在这时,一阵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张四娃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裤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湿,水迹迅速向上蔓延,很快就到了膝盖。更可怕的是,他闻到一股浓重的淤泥味,像是站在河底。
\"李叔!\"张四娃终于喊出声,\"你到底要干啥?\"
没有回答。只有夜风吹动麦穗的声音。裤腿上的水迹开始退去,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张四娃瘫坐在田埂上,手电筒滚落在地,光束正好照在那片倒伏的麦子上。
第二天一早,张四娃扛着铁锹来到麦田。
他径直走向那片倒伏的麦子,开始往下挖。泥土很松软,铁锹很容易就插了进去。挖到约莫一尺深时,铁锹碰到了什么硬物。张四娃跪在地上,用手扒开泥土,露出一个生锈的铁盒。
铁盒不大,约莫巴掌大小,表面布满红褐色的锈迹。张四娃颤抖着手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纸,叠得方方正正。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纸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还能辨认:
\"立字据人李德福,自愿将村西二亩麦田转让给张大山,作价八十元整,永不反悔...\"
落款日期是三十年前,签字人李德福正是李老汉的大名,而张大山是张四娃已故的父亲。纸的右下角,还按着一个模糊的红色指印。
张四娃一屁股坐在地上,脑子嗡嗡作响。他听父亲提起过,当年和李老汉有过土地纠纷,后来和解了,但具体细节父亲从未细说。现在看来,李老汉是来提醒他这份被遗忘的字据。
\"四娃!你干啥呢?\"远处传来王秀兰的喊声。张四娃慌忙把字据塞回铁盒,藏进怀里。
\"没啥,看看麦子长势!\"他高声回应,声音有些发抖。
回到家,张四娃把铁盒藏在了衣柜最底层。他决定去找村里的老文书问问这事。老文书已经八十多岁,是村里唯一还认得旧时字据的人。
老文书家住在村中央的老槐树下。推开门时,老人正坐在藤椅上看一本发黄的账本。听完张四娃的讲述,老文书戴上老花镜,仔细检查了那张字据。
\"没错,这是李德福的字迹。\"老文书点点头,\"当年你爹确实买了他两亩地,后来李德福反悔了,两家闹得很不愉快。没想到他把字据埋在地里...\"
\"那他为什么现在托梦给我?\"张四娃忍不住问。
老文书摘下眼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人死了,有些事就看得清楚了。李德福大概是觉得对不住你爹,想把真相告诉你。\"
离开老文书家,张四娃去了李大强家。当他拿出那张泛黄的字据时,李大强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我爹从来没提过这事...\"李大强喃喃道。
\"我也不要那两亩地,\"张四娃说,\"就是觉得该让你知道。\"
李大强沉默了很久,最后叹了口气:\"四娃哥,这事是李家不对。地该是你家的。\"
当天傍晚,张四娃带着一瓶白酒来到李老汉坟前。他倒了三杯酒洒在坟头,又点了三炷香。
\"李叔,字据我找到了。您安心吧。\"他低声说。
香燃尽时,一阵微风吹过,坟头的纸灰打着旋儿升上天空。张四娃仿佛听到一声长长的叹息,不知是风声还是别的什么。
回到家,张四娃发现枕边再也没有出现过湿麦穗。而那片倒伏的麦子,第二天就重新挺直了腰杆,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金色光泽。
村里开始流传,说李老汉的魂终于安息了。有人看见一只白鹭从坟地飞向西方,那是老人灵魂归位的象征。更奇怪的是,村口那口多年干涸的老井,突然又开始冒水了,水质清甜如初。
一个月后,张四娃和李大强一起在地界处重新立了界石。两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席间谁也没提托梦的事。但张四娃知道,有些秘密就像地里的麦种,时候到了自然会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