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杨俊辉带着他的团队日夜奋战,终于拿出了制衣厂无人化改造的第1版设计方案。吴佳怡得知后,立刻组织了一场评审会,邀请了张倪芳、杨小曼的妹妹杨晓萱,还有各路专家一同参与,准备对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把关。
会议开场,杨俊辉站在前方,既兴奋又紧张地向大家介绍方案。他指着大屏幕上的设计图说:“各位,咱们这个方案呢,把制衣流程划分成了多个模块,从原料进货到成品出厂,每个环节都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就好比原料进货这块,我们设计了自动识别系统,能迅速识别原材料的种类、规格等信息,便于验收。验收完毕,直接通过传送带挂线,进入生产环节。”
这时,一位专家眉头微皱,问道:“杨总,在原料进货与验收环节,如何确保准确性和高效性呢?要是货物有问题,怎样及时察觉并处理?”
杨俊辉笑着回应:“您问得太关键了。我们在验收环节设置了多重检测,除自动识别系统外,还安排了人工抽检。一旦发现问题,系统会即刻报警,方便我们及时处理。并且,我们和供应商签订了严格的合同,以此保障原材料的质量。”
吴佳怡点头说道:“想法挺好,但人工抽检这部分要安排妥当,绝不能走过场。另外,挂线环节要注重与后续工艺模块的衔接,千万别出岔子。”
紧接着,杨俊辉讲到各工艺模块总成配合部分:“大家看,裁剪、缝纫、熨烫等工艺模块,我们都规划了工业机器人来操作。这些机器人能依据预设程序,精准完成各类复杂动作,效率可比人工高多了。”
张倪芳提出疑问:“杨俊辉,那如何保证这些工业机器人之间配合协调呢?要是某个环节出问题,会不会影响整个生产线?”
杨俊辉自信满满地说:“张姐,我们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每个机器人都有独立控制系统,同时又能通过中央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要是哪个环节出状况,中央系统会立刻做出调整,尽量不耽误整体进度。”
杨晓萱也说道:“机器人的参数设置必须精准,不同布料、款式,参数得相应变化。还有,机器人的维护保养得有详细计划,不然出故障就麻烦了。”
专家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原料进货、验收、挂线等各个环节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尤其是过渡环节工业机器人的匹配和各项参数,讨论得格外细致。
等杨俊辉讲完工艺模块,软件开发团队负责人站起身说:“各位领导、专家,下面由我们展示软件设计。”他一边操作电脑,投影上便出现了设计图纸。“我们开发的这套软件,主要用于实现制衣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其中包含VR眼镜、虚拟现实模拟功能,消费者戴上VR眼镜,就能在虚拟环境中看到衣服模样,还能自行设计、修改。”
说着,他将一副VR眼镜递给吴佳怡:“吴总,您体验一下。”
吴佳怡戴上VR眼镜,眼前瞬间出现一个虚拟制衣间,各式衣服款式琳琅满目,她能伸手触摸、挑选,还可根据喜好改变颜色、图案。吴佳怡摘下眼镜,微笑着说:“体验感不错,能大幅提升消费者参与度。但要留意用户界面的简洁性与易用性,别太复杂,不然很多人不会操作。”
软件负责人点头,接着说道:“另外,我们还设计了一整套红外、激光扫描数据系统。借助这个系统,能完美测绘出人头三维数据,日后做衣服就能更精准贴合人体曲线。”
说完,他们展示了试验样机,现场扫描一人头部,很快便得到精确三维数据,并投影在大屏幕上。众人看后,不禁赞叹。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与交流,最终拟定了第一版相对保守的全自动生产线实施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考量了大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既确保了技术可行性,又兼顾实际操作细节。方案顺利通过评委会议审核,大家都松了口气。
方案通过后,吴佳怡立刻说道:“既然方案确定了,就别耽搁,赶紧组织人员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模拟试验运行。看看实际效果如何,有问题马上调整。”
杨俊辉立刻回应:“好嘞,吴总。我这就去安排。”
很快,杨俊辉带领团队在工厂找了块地方,依照设计方案思路组装现有设备,开启模拟试验运行。大家围在一旁,紧张观望。
设备启动,原材料经传送带缓缓进入验收区,自动识别系统迅速工作,准确识别原材料信息。接着,原材料被送至裁剪环节,工业机器人按预设程序精准裁剪布料。然而,没过多久,问题出现了,裁剪出的布料边缘有些粗糙。
杨俊辉眉头紧皱,赶忙与技术人员上前检查。技术人员查看后说:“杨总,可能是裁剪刀具钝了,得换把新的试试。”
杨俊辉立刻说:“行,赶紧换。”
换好刀具后,再次启动设备,这次裁剪出的布料边缘光滑许多。大家都松了口气。
接着,布料进入缝纫环节,机器人熟练拿起针线开始缝纫。可缝了没几针,线突然断了。技术人员赶忙检查,发现是线轴出线速度有问题。调整好出线速度后,缝纫环节也顺利推进。
经过一系列模拟运行,虽遇到一些小问题,但都及时解决。最终结论是,按此设计方案改造可行。杨俊辉兴奋地跑到吴佳怡办公室汇报:“吴总,模拟试验运行成功,方案可行!”
吴佳怡脸上露出欣慰笑容:“好啊,这是个好开端。不过,这只是模拟试验,真正实施起来,或许还会碰到更多问题。你和团队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充分准备。”
杨俊辉点头说:“吴总,您放心。我们会继续优化方案,对每个环节深入研究,确保正式改造顺利进行。”
吴佳怡说道:“行,你去忙吧。有新情况及时跟我说。接下来,我们还得考虑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一系列问题呢。”
杨俊辉离开后,吴佳怡陷入沉思。尽管模拟试验可行,但她清楚,这仅是制衣厂无人化改造的第一步,后续道路漫长。设备采购能否顺利?人员培训能否达到预期?正式改造时会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难题?这些问题如迷雾般萦绕心头。但吴佳怡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她坚信,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定能一步步拨开迷雾,成功完成制衣厂改造。接下来,在设备采购和人员培训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呢?一切都是未知数,等待着吴佳怡和她的团队去探索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