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的侦察机在头顶转悠了一个月,除了拍照,屁都没放一个,柯明义心里最后那点顾虑也烟消云散了。
他算是看明白了,鬼子现在眼里只有南洋那流油的肥肉,只要自己不主动去捅他的要害,他宁愿假装看不见自己在西北搞小动作。
“等他们扯皮扯出结果,黄花菜都凉了!”柯明义在指挥部里一拍桌子,“咱们不等了!直接干!”
一道命令从太行山发出,通过“东山”控制的报纸、电台以及秘密联络点,迅速传遍了大半个中国:
“东山实业”面向全国,重金招募各类工程师、技术工人、学者教师!同时,欢迎有识之士携资金、设备,前往西北,共同创办工矿企业,“东山”将提供技术、订单乃至部分原料支持!
这消息像颗炸弹,把原本还在观望的各方势力都给炸懵了。
重庆那边,老蒋气得直拍桌子:“娘希匹!这个柯明义,他想干什么?无政府状态吗!谁允许他私自在全国招募人才、招商引资的?!”
戴笠低着头汇报:“委座,他打的是‘东山实业’的旗号,说是‘商业行为’,而且开出的条件……非常优厚。很多我们想留都留不住的技术人才,都被吸引过去了。”
老蒋胸口一阵发闷,他当然知道柯明义这一手有多狠。这等于绕开了所有的行政壁垒和权力分配,直接用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项目,像磁石一样把全国的人才和资源往西北吸!
延安的窑洞里,反应则截然不同。
“好!柯明义同志有魄力!这是打破僵局的最好办法!”毛委员拿着电报,眼神发亮,“我们不能光看着,要积极参与进去!立刻通知我们各地的组织,动员我们掌握的青年学生、有文化的工人,特别是那些懂点技术的,积极报名!这是学习现代工业技术的绝好机会!”
大佬们还在生气或叫好,民间却已经彻底沸腾了。
北平、上海、武汉、广州……那些被困在沦陷区或大后方,空有一身本事却报国无门、生活困顿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看到“东山”的招聘启事,眼睛都红了。
“包路费,安家费,去了就分房子,工资是现在的三倍?还手把手教技术?干!必须去!”
“听说西北那边虽然苦,但‘东山’给的可是真家伙,能造飞机大炮!这才是咱们学工程的人该去的地方!”
一股股人流,开始冒着风险,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向着西北方向汇聚。有拖家带口的大学教授,有身怀绝技的老钳工,还有满腔热血的大学生。
西北,预定的开发核心区,延长油田附近。
昔日荒凉的戈壁滩,如今彻底变了样。巨大的标语牌立了起来——“时间就是力量,效率就是生命!”
“东山建设兵团”的旗帜在风沙中猎猎作响。
柯明义派来的先遣队,已经用令人瞠目的速度,完成了初步的基础建设。
简易但坚固的板房和窑洞成排出现,深井打出了水,小型火力发电厂率先轰鸣起来,提供了宝贵的电力。
从太行山运来的机床设备,一卸车就被搬进刚刚盖好屋顶的厂房里,老师傅们带着招募来的新手,连夜调试。
柯明义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他投入了巨量的工程机械和人力,以延长油田为核心,疯狂地向四周辐射开垦道路网络,连接计划中的各个厂矿点。
庞大的建筑工地上,人声鼎沸,号子震天。来自各地的工人们,在“东山”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着使用搅拌机、起重机,学着看图纸,学着浇筑混凝土。
炼油厂的蒸馏塔一天天拔高,钢铁厂的高炉基础已经夯实,机床厂里传出了调试设备的金属摩擦声……
一个集能源、冶金、机械制造、化工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区雏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野蛮生长。
为了高效管理,柯明义直接套用了“东山”体系内部那套成熟的管理模式。
他成立了“西北开发总指挥部”,下设各个专业局,职责分明。推行标准化作业流程,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核算制度。
同时,也把“东山信用券”体系搬了过来,在这里,这种能兑换粮食和实物的券,比任何法币都坚挺。
更重要的是技术扩散。“东山”派来的工程师毫无保留地开办夜校、培训班,现场教学。
要求很明确:尽快让本地招募的工人掌握技能,能独立顶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