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各地军阀、甚至远在江西的红军都因为老蒋吃独食而急得跳脚,柯明义在“东山”基地的指挥部里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老蒋想把好玩意儿都搂在自己怀里?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他越是捂着,咱们这‘礼包’就越值钱!”
李总队长还有些犹豫:“老弟,这可都是咱们压箱底的技术,就这么卖出去?万一养虎为患……”
柯明义一摆手,信心十足:“老李,放心!咱们卖的是‘基础套餐’,是能让他们快速形成战斗力的东西,但不是最尖端的。
咱们的‘快响二十式’、改进型火箭筒、还有实验室里那些宝贝,一样都不卖!而且,技术这玩意儿,迭代快得很。等他们吃透这批,咱们早就搞出更好的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让全中国的抗日力量给鬼子制造更多麻烦!遍地开花,才能让鬼子首尾难顾!咱们也能趁机换回大量急需的物资和资金,这叫共赢!”
说干就干!
“东山”庞大的后勤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技术支队负责将各类武器的生产工艺进行“降维”整理,去掉“东山”独有的精密加工环节和特殊材料,改用这个时代国内就能找到的替代材料和土法上马的解决方案,确保对方能看懂、能模仿、能生产。
左玉波负责组织人手,用最通俗易懂的白话文配合图解,编写出一本本厚厚的《军工生产实用技术手册》,内容极其详实,从如何砌炼钢炉、造简易机床,到一步步加工零件、组装调试、注意事项,手把手教学。
何振军在北平的行动组则通过各种隐秘渠道,将“东山”有“硬货”出售的消息,小心翼翼地传递给筛选后的目标客户:
1.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何振军的人通过一位与桂系有联系的南洋侨商递话。
2. 晋绥阎锡山:直接联系了太原兵工厂的旧相识(之前合作过)。
3. 滇系龙云:通过马帮的渠道,将消息带入云南。
4. 红军:通过太行山那条新建立的秘密渠道,传递了更详细的信息清单和交易方式。
至于青海三马之类风评极差、抗日态度暧昧的军阀,直接被排除在外。
交易方式极其谨慎,一律采用“实物交易”或“硬通货”。
· 对军阀:主要换取铜、铅、锡、锑等战略金属原料,硫磺、硝石等火药原料,机床设备(哪怕是旧的),柴油发电机,甚至直接要大洋、黄金。
· 对红军:条件更灵活,可以用钨砂(苏区特产)、银元、草药、以及他们能搞到的紧俏物资(如电池、橡胶、西药)来换。
为了保证安全,交易过程如同特务接头。
先是派人暗中接触,确认意向。然后指定一个绝对偏僻的交货地点,往往是某处荒山野岭。
“东山”会先藏好一部分技术手册的“样品”和“目录”,让对方验货。
对方确认无误后,留下定金或部分物资。
随后,“东山”会告知下一个地点,提取完整的技术资料。整个过程,双方人员不见面,或者远远望一眼,靠信物和暗号确认。
就这样,一套套凝聚着“东山”心血的《军工生产技术手册》,如同蒲公英种子般,悄无声息地飘向了四面八方:
· 《三酸两碱土法量产详解》:教会了对方如何用简陋设备生产出硫酸、硝酸、盐酸、纯碱、烧碱,这是所有火药和化工的基础!
· 《改良版汉阳造步枪生产工艺》:详细优化了枪管钢材热处理、膛线拉制、机件加工和组装工艺,确保造出来的步枪射程和精度丝毫不逊于鬼子的三八大盖,可靠性还更高!
· 《捷克式轻机枪(仿制与改良)手册》:从图纸到工艺,解决了散热、供弹、可靠性等一堆难题。
· 《重机枪(仿马克沁)生产宝典》:如何搞定水冷筒、如何加工复杂的枪机,如何提高持续射击能力,写得明明白白。
· 《木柄手榴弹从入门到精通》:包括铸铁弹壳的简易铸造、装药配比、拉火管制作,甚至还有如何加预制破片套提升杀伤力。
· 《掷弹筒与弹药制作指南》:解决了简易膛线加工和弹体铸造平衡的难题,让边区造掷弹筒不再是样子货。
· 《82mm迫击炮&炮弹生产技术》:从炮筒无缝钢管的选择、自紧技术,到炮弹的铸造、刻槽、装药和尾翼安装,全套解决方案。
· 《子弹复装与新造全流程》:如何回收弹壳、制造新弹壳、压制弹头、装配发射药,极大地提升了子弹补充能力。
大军阀们(如阎锡山、李宗仁)和红军拿到技术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最高级别的保密:
1. 成立绝对忠诚的“影子项目”: 由自己的小舅子、叔父、几十年老兄弟等最核心的亲信负责,绕过现有的、可能被南京渗透的官僚系统。
2. “化整为零”分散生产: 绝不会建立一个“太原兵工厂第二”这样显眼的目标。而是会将不同的零部件分散到不同的地方生产。
· 枪管、炮管: 在自家控制的煤矿或钢铁厂深处,开辟秘密车间。
· 机加工件: 放在城内信任的机械厂或铁路修理厂里,混在民用订单中生产。
· 弹药装药: 放在偏僻的山沟或山洞里。
· 总装: 在最隐蔽的、有亲信部队驻扎的地点进行最后组装。
3. “挂羊头卖狗肉”: 对外宣称是“农具厂”、“五金制造所”、“锅炉修理车间”。所有采购的原材料(特种钢、铜料、酸、碱)都通过多个皮包公司转手,掺在大量民用物资中购买。
“东山”基地则借此机会,换回了堆积如山的原材料和急需的设备,资金也更加充裕,研发和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柯明义看着仓库里越来越多的物资和账本上不断增加的数字,满意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