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6月12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通过何振军在北平的电台网络,跨越千里,急速传到了“东山”基地深藏的矿洞指挥部。
“上海打起来了!小鬼子在闸北动了手,十九路军跟他们干上了!”
电报员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念着刚刚译出的电文。
柯明义、李总队长、张参谋猛地围到电台前,脸上写满了震惊。
“六月十二?不知道晚了多久啊?”柯明义内心剧震,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偏差,但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电文很短,但信息量巨大:日军陆战队以所谓的“日僧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扎上海闸北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发起猛烈进攻。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已下令坚决抵抗!
李总队长一拳砸在桌子上,既是愤怒也是某种复杂的激动:“妈了个巴子的!南边也干起来了!好!让全国都看看,小鬼子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不是咱们东北军不抵抗,是鬼子他娘的根本就没想让我们活!”
张参谋迅速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漫长的海岸线:“上海一开打,关内压力骤增!日军兵力必然进一步分散!这对我们东北的抗联来说,是天大的喘息机会!”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在基地内部传开。战士们先是错愕,随即爆发出巨大的议论声。
“南边也打了!咱们不是孤军奋战!”
“十九路军是好样的!狠狠揍那帮东洋鬼子!”
“咱们在这边也得加把劲,不能让南边的弟兄们小瞧了!”
一股混杂着悲壮、愤慨和些许振奋的情绪在战士们中间蔓延。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同为抗日武装,上海的枪声极大地激励了这些在林海雪原中苦苦支撑的汉子。
柯明义立刻召集核心人员开会。
“上海的战事,是全国性抗战的一个重要信号!”
柯明义目光扫过众人:“这意味着,日本人的侵略野心彻底暴露,他们不仅要东北,还要华北,还要上海,要的是整个中国!”
“对我们而言,短期内,关东军的注意力、乃至可能的部分兵力,会被牵扯南下。武藤信义的压力会更大,他在东北的‘清剿’行动很可能出现新的空隙。”
李总队长接口道:“没错!这是咱们的机会!各部队隐蔽发展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点!告诉杨靖宇、马占山他们,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巩固秘密营地,发展堡垒户,能多种一亩地就多种一亩地,能多存一袋粮就多存一袋粮!”
何振军也从北平发来加密电报,告知全国舆论再次沸腾,各大城市掀起更大规模的募捐和抗议浪潮,要求国民政府进一步支援上海和东北。
“明义五金厂”的订单再次激增,左玉波和张泽远忙得脚不沾地,日夜赶制各种“民用”五金件和“农具”,并通过秘密渠道,将一部分利润转化为药品、电池等紧缺物资,想办法往东北送。
东北的抗日形势,因为千里之外上海滩的一声枪响,似乎又透出了一丝微光。
虽然眼前的困境依旧——深山老林里的饥饿与寒冷,鬼子时不时的扫荡,“人圈”里百姓的苦难,以及抗联内部依旧存在的种种问题,都远未解决。
但希望之火,从未熄灭。南方的战鼓,如同一声号角,提醒着每一个在东北苦战的人:他们并非孤军,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关乎整个民族命运的伟大斗争。
柯明义最终下令:“给各部队发报,通报淞沪战况,激励士气。重申当前方针:隐蔽发展,保存实力,等待时机。同时,伺机加大对鬼子薄弱环节的骚扰力度,策应全国战场!”
新的指令,随着电波,传向白雪覆盖的密林深处,传向每一个正在为生存和胜利而苦苦挣扎的抗联战士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