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行动打出的惊天战果和随之而来的财富传说,像最上头的蒙汗药,瞬间麻翻了关内无数想发财想疯了的狂徒。
“听说了吗?东北那旮沓,满地都是鬼子丢的枪炮大洋!”
“何止啊!端个炮楼就能发家,抢个运输队立马成财主!”
“东山那边还敞开收铁矿煤炭,拿家伙就能换真金白银!”
这风声越传越邪乎,无数投机分子、兵痞流氓、甚至有点小钱的土财主,眼睛都红了。
他们拉帮结伙,凑钱买上几条破枪,雇几个亡命徒,就敢自称“抗日义勇军”,浩浩荡荡往山海关外冲。
这些人,打仗的本事没多少,抢东西内讧一个顶仨。
到了东北,也不找大部队汇合,专挑软柿子捏,抢落单的伪军、偷鬼子的零散物资,甚至有时候黑吃黑,连其他小股抗日队伍的战利品都敢下手。
“妈的,又来一伙摘桃子的!”孙老粗看着手下报告,气得直骂娘。
他刚打下一个仓库,还没清点完,就被一伙自称“河北抗日先锋队”的人摸进来抢走好几箱罐头。
王峰那边也遇到了麻烦,一伙不明来历的人打着抗日的旗号,强行“借”走了他们刚征募来的几车粮食,说是去打鬼子,转头就没了影。
赵勇脾气更爆,直接带队围住了一伙想抢他们缴获的“东北光复军”,枪口怼着脸才把东西要回来。
乱!太乱了!整个东北抗日的局面,因为这些蜂拥而至的投机者,变得乌烟瘴气,鱼龙混杂。
鬼子那边倒是乐见其成,土肥原的特务机关甚至暗中给某些“狂徒”提供方便,指望他们能搅乱抗日武装的后方。
但这股洪流里,也不全是渣滓。
不少真心爱国的热血青年、学生、工人,也变卖家产,自备干粮武器,千里迢迢奔赴东北。
他们或许战斗技巧生疏,但满腔热血,真心想打鬼子。
还有更多是出于好奇和向往,听说东北打得热闹,想来看看真正的战场是啥样,甚至想亲手放两枪过过瘾。
这些人到了地方,往往先找名声好的大股部队,比如杨靖宇的抗联、马占山的义勇军,或者直接奔着“东山”的名头来。
“东山”基地外围的接待处,天天排长队。张参谋忙得焦头烂额,得派人一个个甄别:是真心投军的,还是想来捞一票的?是有本事的,还是纯粹来凑热闹的?
真心投军的,欢迎,打散编入新兵营训练。想来捞偏门的,直接轰走。至于那些好奇宝宝,则劝他们去相对安全的后方帮忙搞生产、做宣传。
柯明义看着这纷乱的局面,眉头紧锁:“这么下去不是办法,鬼子还没来,咱们自己先乱套了。”
李总队长也头疼:“可不是嘛,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这些捞偏门的,败坏咱们名声,还浪费咱们粮食!”
柯明义:“这些人,是真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啊。敢在东北拉山头打鬼子,还能存在几个月没被小鬼子弄死,没被人吞并的主儿,有谁是善茬?”
“也就是托了抗日之名的福,不然有一个算一个,整不死他们。”
“现在嘛,还是立规矩算了!以‘东山自卫总队’的名义,发个联合通告!把杨靖宇、马占山、赵镇藩他们都拉上署名!”
通告很快拟好,用最直白的话传遍东北:
“告东北各路抗日武装及关内来援同胞书:打鬼子,我们欢迎!但有三条红线,谁碰谁死!”
“一、严禁抢掠百姓,违者共诛之!”
“二、严禁黑吃黑,内斗吞并,违者共诛之!”
“三、所有战利品,需按战前约定或出力大小分配,严禁私吞,违者共诛之!”
“另:欢迎真心抗日者加入,需接受统一整编调度。浑水摸鱼、心怀不轨者,滚出东北!否则,勿谓言之不预!”
这通告杀气腾腾,署名是东北几大巨头,分量十足。
通告一出,果然震慑住不少宵小。一些只想捞钱的团伙掂量了一下,觉得为了点物资把命丢在东北不划算,悄悄溜了回去。
几大抗日武装也趁机联手,收拾了几个跳得最欢、屡教不改的痞子队伍,砍了几颗脑袋挂在路边示众。
乱象稍微平息了一些,更多的力量被整合到抗日的大旗下。
基地的招兵处和工具销售点,依然人头攒动。只不过现在审查更严,规矩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