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还没散干净,柯明义就把李总队长、谢毅峰和刘参谋拽到了兵工厂最里头的新车间。
一股浓重的枪油和新鲜钢铁味儿扑面而来。朱建平一脸得意,指着工作台上几支刚组装好的新枪:
“柯老板,总队长,瞅瞅!咱们自个儿攒出来的‘辽造民二十式’半自动步枪!照着奉天兵工厂那图纸,改巴改巴弄出来的!”
柯明义抓起一支,入手沉甸甸,比汉阳造和三八式都敦实。拉了下枪栓,动作顺滑。
“咋样?能连发?”李总队长眼睛放光。
朱建平抢着答:“能!用的是鬼子六五子弹,弹仓能压十发!理论射速比栓动快多了!就是这弹簧和撞针的活儿还有点糙,得实战检验检验,边打边改!”
柯明义一挥手:“好!那就拉出去练!谢大队长,刘参谋,你们野战大队立刻扩编到三千人!新兵从各大队和民兵里挑最好的!”
他指着地图往北划拉了一大圈:“扩编完,给老子往北边黑河、嫩江那一片摸!那边鬼子兵力更空,抗联和义勇军也多,去练野战,练协同,顺便把这新枪的毛病都给我试出来!”
“是!”谢毅峰嗓门震天响,兴奋得不行。刘参谋立马掏出小本本开始划拉行军路线和补给点。
野战大队前脚刚走,柯明义又把孙老粗、王峰、赵勇三个大队长叫来了。
“光看着野战大队吃肉,眼馋不?”柯明义开门见山。
三人嘿嘿直笑。
柯明义下令:“眼馋就自己也动动!每个大队,给老子抽调一千精锐出来,组成临时野战支队!装备优先配发新式半自动步枪!”
他敲着桌子:“任务就一个:以你们现有防区为依托,往外延伸一百里,主动去找鬼子的小股部队、运输队、偏远据点麻烦!以战代练,给老子狠狠打!同时,把这新枪的性能、故障全给老子记下来,回来报告!”
“保证完成任务!”三个大队长吼得比谁都响。有新枪试,还能主动出击,这美差上哪找!
谢毅峰和刘参谋带着扩编后的三千野战大队,顶着凛冽寒风,一头扎进了北满的林海雪原。
这里天寒地冻,鬼子据点更稀疏,但抗联、义勇军、土匪势力错综复杂。
野战大队仗着装备好(混装半自动步枪、花机关、迫击炮)、弹药足,专挑软柿子捏。
几次小规模接触战,新式半自动步枪显示了威力。一阵“啪勾啪勾”的快速射击,往往能把人数相当的鬼子伪军打得抬不起头。
但问题也来了:天太冷,撞针偶尔会脆断;供弹弹簧力度不够,有时候卡壳;连续射击后,枪管升温快,精度下降。
刘参谋详细记录着每一次故障,派通讯兵连夜送回基地。
老家这边,三大队的野战支队也轮番出击。
孙老粗的一大队支队,在吉林外围逮住一支鬼子运输队,半自动步枪一阵急促射击,迅速压制了敌人,轻松缴获了大量物资。
王峰的二大队支队,袭击了一个铁路小站,新枪的火力让守站的鬼子误以为遇到了主力,抵抗迅速崩溃。
赵勇的三大队支队最猛,直接摸到一个伪军营地外,用半自动步枪进行密集攒射,打得伪军哭爹喊娘,投降了一大片。
各支队都反馈了新枪的优点(火力猛)和缺点(故障率偏高,尤其怕冻和尘),战报雪片般飞回东山基地。
朱建平拿到前线送回的战报和故障零件,带着技术员们连夜攻关。
“撞针材料换更好的钢!”
“弹簧加粗!热处理工艺再改进!”
“枪管镀铬!搞不了全镀就先镀内膛!散热和耐磨都得解决!”
兵工厂的炉火彻夜不息。老师傅们根据前线反馈,一点点改进图纸,调整工艺。
改进后的零件被迅速生产出来,由后勤支队冒着风雪送往各个野战部队进行更换和试用。
经过近一个月的实战-反馈-改进循环,新式半自动步枪的故障率大幅下降,可靠性显着提高。
前线部队越来越信赖这款新式武器,给它起了个外号叫“快响二十式”。
虽然产能还无法完全替代老式步枪,但它已经成为“东山自卫队”精锐部队的标志性装备,在后续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