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一通,东山基地的兵工厂彻底活了!
原本靠人力、畜力勉强运转的机床,现在通了电,“嗡嗡”转得飞起。车床车零件、铣床铣槽、冲床冲压弹壳,声音连成一片。
朱建平天天泡在车间里,嗓子都喊哑了,脸上却笑个不停。
他拉着柯明义,指着流水线上的零件:“柯老板!你看!通电后效率翻了三倍都不止!以前一天最多造三十支汉阳造,现在保底五十支,要是加班赶工,七八十支都没问题!”
柯明义走到步枪组装线前,看着工人熟练地将枪管、枪机、枪托组装在一起,最后装上刺刀,一把崭新的汉阳造就成了。旁边的箱子里,已经码了十几把,泛着冷光。
“机枪呢?花机关的产量怎么样?”柯明义最关心重火力。
朱建平领着他往另一间车间走:
“花机关也上来了!以前手工打磨零件,一天也就造个七八挺,现在有了电动机床,零件精度上去了,组装也快,一天能出十五挺!就是枪管锻造还得靠老师傅手工,暂时没法再提产。”
车间里,几个老师傅正围着锻锤,通红的枪管毛坯在他们手里反复敲打,火花四溅。柯明义看着这场景,心里清楚,能有这产量,已经很不容易了。
弹药车间更是热闹。
手榴弹生产线前,工人将铸铁壳子、炸药、引信组装在一起,一个个圆滚滚的手榴弹顺着传送带往下走,最后装盒打包。
负责统计的伙计拿着本子喊:“柯老板!今天手榴弹已经装了两千个!照这速度,一天三千个没问题!”
迫击炮炮弹和掷弹筒榴弹的生产也没落下。电动车床车炮弹尾翼,冲压机压炮弹壳,最后装上引信和发射药,一箱箱码在仓库里。
保管员笑着说:“现在弹药库都快堆不下了,得赶紧往各大队送!”
炼钢车间的火越烧越旺。有了凤凰山送来的铁精粉和江源镇的煤,土高炉和小转炉连轴转,通红的钢水浇铸出一根根钢锭,再送到轧钢车间,轧成钢板、钢条,最后变成各种武器零件。
负责炼钢的老工程师抹着汗:“现在一天能炼五吨钢!足够满足各条生产线的需求,甚至还有富余,能攒着以后造山炮!”
柯明义绕着兵工厂转了一圈,看着满负荷运转的机器、忙碌却干劲十足的工人,还有堆积如山的武器弹药,总算没枉他拼命捞钱。
他找到李总队长,把产量报表往桌上一拍:“老李!你看!现在咱们一天能造五十支汉阳造、十五挺花机关、三千个手榴弹,还有两百发迫击炮弹!”
李总队长拿起报表,眼睛越看越亮,最后一拍桌子:“好!太好了!有这产量,咱们跟鬼子干仗更有底气了!赶紧给三个大队和野战大队送过去,让弟兄们也高兴高兴!”
没几天,满载武器弹药的骡马队就出发了。
孙老粗的一大队收到新枪新弹,当场就组织了实弹射击,枪声在山谷里响了大半天。
孙老粗摸着新汉阳造,哈哈大笑:“有这宝贝,下次再遇着鬼子据点,直接给老子轰平了!”
王峰的二队拿到花机关和手榴弹,专门组织了一次夜袭演练,模拟偷袭鬼子运输队,效果拔群。
王峰笑着说:“有了这些家伙,以后跟鬼子周旋,更有得玩了!”
赵勇的三队和谢毅峰的野战大队更不用说,新武器一到手,立马加强训练,就等着找机会跟鬼子好好干一场。
看着各部队士气高涨,柯明义又有了新想法。他找到朱建平:
“老张,现在基础武器产量上来了,咱们得琢磨点新东西!比如给花机关加个两脚架,提高精度;或者研究一下,能不能把迫击炮的射程再提一提?”
朱建平眼睛一亮:“柯老板,你这想法好!我这就组织老师傅们研究!说不定还能搞出点新花样!”
兵工厂的机器还在轰鸣,东山基地的实力,在电力和稳定原料的加持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