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军捏着大洋和小黄鱼。
“柯兄弟,你这手笔也太大了!不过放心,你说的那老师我知道,他已经组织过还几次抗议,名头不小。”
“叫左玉波,是北平大学的管理系老师,为人正直,亲和。我这就去,保证把事儿办明白!”
“先把人‘捞’出来,再慢慢提入伙的事儿。要是左老师有顾虑,就说我这儿能让他继续做想做的事,还能护住他。”
“明白!”何振军揣好钱,撒腿就往出事的地方跑。
柯明义没跟去,回了小院。
刚进门,孙大锤就凑过来:“柯老板,刚才听街上人说,学生跟小鬼子打起来了,闹得挺大,保安团都拉了出来,把领头的都抓了,你没去凑那热闹吧?”
“没去,咱安心干活才是正事。”
“王把头的货还得赶,别分心。”
孙大锤“嗯”了一声,又回去拉风箱了。
这边柯明义等着消息,那边何振军已经赶到了警局门口。
警局门口围着不少学生,都在喊“放了左老师”,几个警察拦在门口,脸色难看。
何振军没凑上前,绕到警局后门,找到相熟的一个老警察。
“李哥,里面是不是抓了个叫左玉波的老师?”何振军递过去一包哈德门,又塞了两块大洋。
老警察捏着大洋,叹了口气。
“可不是嘛!这事闹太大,保安团都出动了,上面让先把领头的扣着,免得再闹事。”
“不过这左老师是个厉害人,在里面几句就能劝学生冲动,这段时间,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弄得上面的人挺头疼的。”
“李哥,你看能不能通融下?”
何振军又摸出五块大洋。
老警察看了看大洋,又看了看何振军。
“你小子倒是讲义气。这样,我去跟警长说说,就说左老师是劝和的,不是带头的,再交点‘保释金’,应该能放。”
何振军赶紧点头:“保释金没问题!多少您说!”
老警察进去转了一圈,出来说。
“警长说了,交五十块大洋保释金,再让左老师写个保证书,以后别再参与闹事,就能走。”
五十块大洋不少,但柯明义给的钱够,何振军没犹豫,当场掏了钱,跟着老警察进了警局。
左玉波正坐在墙角,头发有点乱,衣服也被扯破了,但精神很好。
见何振军进来,他愣了:“何振军?你怎么来了?”
“左老师,我来接您出去!”
何振军把保释的事简单说了说,又递过纸笔。
“您先写个保证书,咱先出去再说。”
左玉波皱着眉:“这保证书……”
“左老师,先签了吧,出去后总能找到其他法子!”
左玉波看了何振军一眼,想了想,还是拿起笔写了保证书。
出了警局,左玉波拉住何振军:“你发财了啊?那保释金可不少。”
“左老师,咱找个地方说。”
何振军领着他往茶馆走,路上把柯明义的事说了一遍,钱是他给的,说他是外地来的,想办实业,人正直,还想帮着抗日。
到了茶馆,何振军把左玉波领到柯明义常坐的靠窗位置,刚坐下,柯明义就推门进来了。
“左老师,久仰大名!”柯明义笑着伸出手。
“我是柯明义,这次能把您捞出来,全靠何兄帮忙。”
左玉波打量着柯明义,看着年轻,但眼神沉稳,不像是个普通的生意人。
“柯老板,你花这么多钱救我,不会只是想交个朋友吧?”
“实不相瞒,我确实想请左老师帮忙。”
柯明义也不绕弯子。
“我开了个小作坊,现在想扩大规模,但缺个懂管理的人。左老师的能力我是见识过了,还是管理系的老师,肯定能帮上大忙。”
“而且我这儿不光是做生意,以后还想给抗日的弟兄们出点力,您要是来,咱们能一起做更多事。”
左玉波愣了愣,他以为柯明义只是想招个普通的管理者,没想到还有这层意思。
“你想帮抗日的弟兄?怎么帮?”
“现在先把作坊做大,攒钱、攒人、攒技术。”
“以后小鬼子要是再敢嚣张,咱们就给弟兄们送武器、送物资,总能多打死几个鬼子!”
左玉波看着柯明义,又看了看何振军,沉默了半天。
“这倒是可行,没什么大问题,可以跟你干着试试!工作不辞了,先请个长假(停薪留职,下海),教了这么多年书,做点实在事也好!”
柯明义笑了:“左老师放心!你很快就能见到效果的。”
当天晚上,左玉波就跟着柯明义回了小院。
刘老根、孙大锤他们见来了个文化人,都挺好奇。
柯明义介绍了左玉波的身份,说以后作坊的管理就交给左老师。
左玉波也没端架子,跟大家一一打招呼,还主动去灶房帮忙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