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到沙河口,足有两日的行程,通勤是不可能通勤的。
所以自打屯田开始,金山就在沙河住下。迄今一月有余,中间只回了一趟家。
原本和和美美的小夫妻,忽然之间两地分居,大花自然高兴不起来。
尤其儿子如今不到两岁,正是最亲近父母的时候。如今金山总不着家,孩子都快不认识亲爹了。
作女儿的心里不痛快,当然瞒不过张氏这当妈的。都不用问就猜到内情。
早就想找儿子说道,没曾想这小子说出差两天,一跑就没了音讯。终于等到他回来,立刻就上门兴师问罪。
李四白每天脑子八万四千转,真就没注意这茬。如今被老娘一说,他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相比大明土着,他前世的认知让他更加注重家庭关系。两地分居哪有好下场的。
所以他第一反应,就是把金山调回来。可随后就悲哀的发现,他手底下根本没人能代替金山。
那位说别扯淡了,李四白手底下,光家丁就一百五六了吧,还找不出几个人管屯田?
你还别说,李四白手下虽说人才不少,但却是严重偏科。如今最多的就是工匠和战士,最缺的就是有组织能力的文官。
屯田两字说来轻松。光是能让数千人吃喝拉撒井然有序,那就够一个七品官的本事了。
更别说要从零开始,修建窝棚、挖掘水井、防治疫病、追捕逃亡。
屯田刚开始时,李四白亲自上阵,又有兵备道众多吏员辅佐,才勉强没出大乱子。
然而兵备道自有政务,不可能常驻沙河。屯田步入正轨,大队人马也就撤了。
而能接下这个摊子的,他手下除了金山,也就是尤风岳海了。
不过话说回来,那俩愿意去,李四白还不放心呢!
屯田是他的基本盘,是他经略辽南的起点。必须把握在自己人手里。
而他手下这群家丁,要说在军队管个一摊一块倒能胜任,要说管理几千人屯田耕种,一个都不行!
这下李四白可犯了难,大姐的幸福固然重要,可是屯田事关辽南未来,更是不容轻忽!
沉吟半晌,李四白抬眼看向大花:
“大姐,能不能说说,你想我怎么做?”
这话有点无耻,可他没办法,万一大姐的诉求,不换人也能解决,岂不皆大欢喜?
而且姐弟俩亲密无间,也没啥不好意思说的。果然大花没怎么犹豫,就大方的开口:
“你和你姐夫干的是国家大事,姐不能拖你们后腿!”
“不过金明年纪还小,总见不到爹可不行”
李四白心里一紧时,就听大姐接着道:
“四白你看这样行不行,你给大姐安排个住处,我们一家都住到沙河去…”
李四白听的鼻子一酸,一把拉住姐姐的手眼泪差点没掉下来。多么善解人意的大姐啊!
然而他还是摇了摇头:
“沙河刚开屯田,住的都是茅棚和地窨子。又冷又潮,我不能让大姐受这个苦!”
大花闻言顿时急了:
“我不怕苦,你姐夫住哪我就住哪!”
张氏也面露不悦:
“咱家是穷过来的,有啥苦吃不了?你姐愿意去,你就让她去呗!”
李四白哑然一笑:
“娘,你误会了!我不是不让大姐去,只是不住沙河而已!”
张氏和大花面露惊讶:
“那附近还有村子么?”
“到是有个洪家村,不过咱也不住那!”
李四白摇头道:
“离屯田区十余里,海边有座红嘴堡,原本驻军百余人,去年被我裁撤了”
“所幸此堡另有用处,倒是一直没拆。正好你和姐夫住进去,怎么也比窝棚强!”
母女俩都吃了一惊,大花表情迟疑:
“沙河几千流民,只有我们住进城堡,别人能答应么?”
李四白笑着解释:
“红嘴堡长宽二十几丈,谁愿去住咱们也不拦着”
“不过来回三十多里,流民没有马怎么走的起?”
母女俩恍然大悟,三十里对农民来说倒不算多远。不过这么一走,哪还有力气开荒?否则偌大的空堡,怕是早就有人住进了。
既然不会生出争端,大花喜滋滋的应了下来。李四白顿时松了口气,虽然红嘴堡条件也不怎么样,不过暂时没有办法,只能先委屈大姐了。
问题解决,母女俩这才露出笑容,笑眯眯的喊李四白起来吃饭。原来这一觉睡的太狠,竟然已经到了黄昏。
正好李老黑父子也从工地回来。一看到李四白,在饭桌上就开始汇报进度。
“这么快,要完工了?”
李四白乍闻喜讯,惊的筷子差点掉下去。
李二黑闻言失笑:
“快?你也不想想你走了多久?”
李四白闻言一愣,仔细一算不得了。哪怕不算具体办事,光是北京天津之间,来回就是四天。
还有金州到沙河,天津到旅顺。他光是路上就花了小半个月。
再算上菜户营办事的十多天,自己一晃竟离家一个月了。三百多号人垒个砖窑,可不是该完工了么!
次日一早,李四白和众位长辈一起,策马直奔李家河子。
几匹马全是当年从佟养性家抢的,个顶个神骏非凡。平日干草黑豆管够,十几里路一鞭而至。
卯时三刻刚过,爷几个已经出现在河湾的工地上。
早前的荒草疏林早不复存在。一栋长达百米宽十八米高四米六的巨大堡垒,静静的矗立在河湾平原。
金州九十五座敌台望塔,铸就了李四白的野心。一座双面三十六门的烧砖轮窑!
在李四白原本的年代,这东西曾遍布华夏农村鼎盛一时。随着科技发展,又逐渐沦为落为“落后产能”。四十八门以下轮窑全部淘汰。升级为高效环保的隧道窑。
然而对李四白来说,要的就是这个落后!让他能够不用任何电气设施,只用砖块和泥土,就修建出如此巨大的砖窑。
窑内仅有的金属设备,就是每门窑室内,用来封堵烟道的锥形闸。
此物铸铁制造,每套重达一百六十斤。在窑顶用绞盘铁钩拉动开合,便能控制窑室温度升降。
配合遍布窑顶的投煤孔,便能实现砖坯入窑后不必移动,而驱动火焰燃烧带的前移,对每一垛砖进行预热、焙烧、冷却。
随着预热带、焙烧带、冷却带移动,36门窑室砖坯都处于不同状态。
每时每刻都有窑室烧成出炉换上新坯,有的窑室正在低温预热,有的窑室正大火焙烧。真正实现不间断作业。
只要人手砖坯充足,可以达到日产红砖十万块以上。
在大明众多宽不足两丈,日产几千青砖的馒头窑面前。轮窑堪称爷爷的爷爷!
看着眼前的巨无霸般的砖瓦怪兽,李四白心潮澎湃,激动的问道:
“爹,新窑出多少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