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万魂幡,张晓辰对“终极星辰灵网”的构建有了新的想法。
他不再仅仅依赖于能量和技术,开始尝试将万魂幡的“统御万灵意志”特性融入其中。
他以自身天帝位格为引,通过万魂幡,向联盟所有子民、乃至议庭内友好文明的成员,发出了一个温和的、非强制性的“心念共鸣”邀请——自愿将一丝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对家园的守护之念,汇入灵网。
响应者云集。
亿万生灵的微弱愿力,通过万魂幡的转化与统合,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汪洋,注入到星辰灵网的每一个节点。
整个灵网仿佛被注入了“灵魂”,变得更加灵动、坚韧,并且对“寂灭”这类否定存在、否定意志的力量,产生了天然的排斥与抵抗效果!
一条基于众生心念的、无形的防线,正在悄然形成。
与此同时,炼星炉开始在各关键技术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唐小雨团队遇到瓶颈的“维度稳定锚”逆向工程,在炼星炉能够精准提纯所需稀有元素、并模拟部分高维能量环境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台小型化的“稳定锚”原型机成功下线测试!
能源部门利用炼星炉,将从“星渊之桥”附近采集到的、蕴含特殊能量的星际尘埃进行炼化,得到了纯度极高的“空间结晶”,使得新型星槎的续航和空间跳跃稳定性大幅提升。
甚至医疗部门也借助炼星炉,炼制出了能够快速修复道基损伤、滋养神魂的“九转还魂丹”简化版,极大地提升了高端战力的生存与恢复能力。
炼星炉如同一个强大的工业母机和科研加速器,推动着联盟的整体科技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飞跃。
为检验新装备、新技术下的真实战力,也为整合议庭内各文明的军事力量,张晓辰与玉帝、杨戬及议庭军事委员会商议后,决定在远离生命星域的“演习星域”举行一次大规模联合演武。
参与方包括天庭天兵天将、联邦精锐舰队、精灵德鲁伊战团、机械境构装体军团、泰拉后裔符文战士等。
演武内容涵盖协同防御、快速机动、定点清除、以及对模拟“寂灭之潮”能量特征的靶标进行联合打击。
演武中,融合了万魂幡心念之力的星辰灵网展现出了强大的群体意志防护与领域稳定能力;搭载了新型空间结晶引擎和部分稳定锚技术的星槎舰队机动性惊人;各文明兵种在统一指挥下,优势互补,爆发出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战斗力。
虽然也暴露了一些指挥协调、战术配合上的问题,但整体而言,联合部队的战斗力远超预期,让所有参与者对未来的战争多了几分信心。
就在联合演武顺利结束,各方总结经验、优化战术之时,由光旋族技术主导、联合各方力量构建的“多维预警安抚网络”发来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根据最新观测数据校准模型,“寂灭之潮”的前锋,其抵达时间再次被修正提前!
“预计,八十至一百年内,冲击将至!”启明AI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时间之弦,瞬间绷紧到了极限!
张晓辰站在弥罗天帝宫的星图前,看着那不断闪烁、代表着危机逼近的红色区域,目光沉静。
他手中,万魂幡的微光与体内炼星炉的道韵隐隐共鸣。
“传令下去:启动‘火种’计划最终阶段!
所有战争准备,进入倒计时!
联合探索舰队,即刻出发,深入星渊之桥彼端,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
“这是我们为文明,为自己,争取未来的……最后一搏了。”
整个联盟,如同一架精密而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以最高效率,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准备。
战争的阴云,已然笼罩星海。
“火种”计划进入最终执行阶段。数以百计经过特殊改造、搭载着文明数据库、基因库、基础工业模块以及部分休眠志愿者的“火种方舟”,在精锐护航舰队的保护下,从各个隐蔽的船坞启航,朝着与预测的“寂灭之潮”来袭方向截然相反的、宇宙中最为荒凉寂静的深处驶去。
每一艘方舟都承载着一个文明复兴的梦想,也背负着沉重的离别。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只有无声的注视与内心的祈祷。
它们将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散落在无尽的虚空,等待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春天。
张晓辰与玉帝并肩而立,目送着最后一支火种舰队消失在星门的光芒中。
“种子已经播下,”玉帝缓缓道,“现在,该为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奋力一搏了。”
张晓辰重重点头,转身走向指挥中心,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终极战争,议庭决定倾尽资源,建造一艘史无前例的联合旗舰,作为战时的移动指挥中心和最强堡垒。
这艘被命名为“不朽壁垒”的巨舰,融合了天庭炼器术、守望者灵能科技、精灵生物共生技术、机械境结构学等众多文明的最高成就。
其龙骨由提炼自星核的“不朽金”铸造,装甲上刻满了由三清道祖亲自加持的防御道纹,能源核心是数台并联的小型化“维度稳定锚”,护盾系统则集成了终极星辰灵网与万魂幡的部分特性。舰内甚至模拟建造了不同文明所需的小型生态圈。
张晓辰将炼星炉暂时安置于“不朽壁垒”的核心动力室,以其混沌之火为整艘巨舰提供近乎无限的能量,并能随时炼制所需的物资与武器。
当这艘长达数百公里的庞然大物在船坞中最终合拢,散发出如同洪荒巨兽般的威压时,所有见证者都为之震撼。
它不仅是技术的结晶,更是万族文明团结与决心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