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同志和彭总司令在窑洞里相对而坐,油灯的光晕在两人之间摇曳。
\"老总,115师陈刚同志的最新报告看过了吧?\"启明同志点燃一支烟,缓缓问道。
彭总点头:\"看过了。萧然同志提供的武器装备,让115师在山东战场取得了显着战果。可以说,整个山东的解放,没有萧然同志提供的武器,那就没有山东的今天。特别是56式冲锋枪和40火箭筒,在近战和反装甲作战中效果显着,这在以前是我军不敢想象的啊!\"
\"是啊!这些武器的来源确实非同一般。\"启明同志沉思片刻,\"但根据陈刚同志确认,萧然同志身份清白,他领导的抗日同盟军是坚决抗日的,甚至成建制的打垮了日军的一个师团和整整四个联队,战斗力相当强悍。三个多月来,他们提供的武器在实战中经受住了考验。\"
\"我认为可以信任萧然同志。\"
彭总语气坚定,\"当前抗战形势严峻,我们需要这样的支持。特别是120师现在所在的晋西北地区,直接关系到陕甘宁边区的安全。\"
启明同志站起身,在窑洞里踱步:\"既然如此,我建议将我们的黄金直接交给萧然同志去采购武器,同时给萧然同志签发特别通行证,让他能够全面了解我们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这一点我完全同意。\"彭总说,\"不过安全措施还是要的,派两个可靠的同志陪同。\"
\"好,那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萧然拿到了由启明同志亲笔签发的特别通行证。
这张用毛边纸制作的证件虽然简陋,但在根据地却具有最高效力。
正好萧然也有了全面了解根据地的想法,有了这张特别通行证,首先说明中央对它是认可和放心。
在两位特务连的同志陪同下,萧然带着侯亮平等人首先来到驻扎在延安附近的中央警卫团驻地。
中央警卫团可以说是红色御林军,它的职责是保卫总部机关和老总们的安全,防止敌特渗透,肩负着极为重要的使命。
现在的中央警卫团团长是吴烈,深得中央老总们的信任,在开国以后的1953年荣升中将军衔。
早就接到通知的团长吴烈热情地接待了萧然一行。
\"萧然同志,欢迎你来指导工作!\"
“指导工作不敢,就是来参观一下我们的警卫团,了解一下你们的状况,麻烦您了,吴团长!”萧然客气的说道。
接下来,吴烈带着萧然参观营区。
\"吴团长,请您介绍一下警卫团的情况。\"萧然说。
\"我们团目前有一千二百多人,主要负责中央和军委机关的安全警戒。\"
吴烈指着正在训练的战士们说,\"战士们使用的是汉阳造和缴获的三八式,每个战士能保证五十发子弹。\"
萧然仔细观察着训练情况。战士们士气高昂,但装备确实简陋。
他想起历史上中央警卫团的前身——1928年井冈山时期就成立的军部特务连,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如今却装备如此匮乏。
\"吴团长,警卫团的任务重大,但目前的装备水平还不足以应对最严重的情况。\"萧然坦诚地说,内心也是一阵唏嘘。
吴烈叹了口气:\"是啊,要是鬼子大部队真的打过来,我们只能掩护中央转移,很难正面抵抗。\"
萧然心里隐隐有了一个想法,暗暗记下了对中央警卫团的改造计划:
1. 扩编至师的规模,约人至人。
2. 单兵全面换装81式冲锋枪。
3. 每个班至少配备一挺56式班用机枪,和一支40火箭筒。
4. 组建直属炮兵单位,配备107火箭炮和152\/155毫米榴弹炮。
另外,整支部队必须实现全机械化,方便快速转移和机动。
在整个警卫团驻地转了一圈以后,萧然心里有了基本的概念。
离开延安,萧然前往南泥湾359旅驻地。
这也是一支历史上非常着名的部队。
旅长王震正在和战士们一起开荒。
萧然在这里看到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359旅旅长王震。
在特务连的同志介绍下,萧然和旅长王震相互打了招呼。对于这位革命老前辈也是非常的敬重!
\"萧然同志,你看我们这大生产运动搞得怎么样?\"王震擦着汗问道。
\"了不起!\"萧然由衷赞叹,\"不过王旅长,你们既要生产,又要战斗,压力很大吧?\"
\"是啊,\"王震指着远处的山峦,\"我们在晋西北的120师处境更艰难。他们要面对日军第1军的主力,还要保卫通往陕北的黄河防线,难啊!\"王震说着,神色顿时有点黯然。
萧然脸色凝重:\"我了解过,日军在山西驻扎着第1军,下辖第33、36、37、41师团等多个师团,总兵力超过十万人。而国军的晋绥军根本就没有认真抗日,阎胖子只想着保存实力!120师的压力确实很大。\"
\"不仅如此,\"王震补充道,\"日军还经常从太原出动,企图渡过黄河进攻陕北。好在黄河天险和我们的顽强抵抗,让他们始终不能得逞。\"
“是啊!不过情况马上就会改变,旅长同志,我向您保证,接下来的鬼子第一军绝对不会好过!”
王震用力的点了点头,表达了对萧然的肯定。萧然的事迹早就在根据地传开了,山东的样本毕竟摆在那里。
考察完359旅,萧然又接连走访了抗日军政大学和边区兵工厂。
在抗大,学员们坐在小马扎上,以膝盖当课桌,认真听着教员讲课。课后,萧然和一名学员交谈。
\"同志,在这里学习感觉怎么样?\"
\"报告首长,收获很大!就是教材太少,有些理论听不太懂。\"
在兵工厂,萧然看到的是简陋的厂房和老旧的机器。工人们正在用手工方式复装子弹。
\"厂长同志,现在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如何?\"
\"萧然同志,我们主要修理枪械,造一些手榴弹和地雷,由于火药的问题,这些武器的威力也不怎么样。子弹复装一天最多几百发,新材料很缺。\"
萧然当然知道,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问题,边区造的手榴弹跟烟雾弹没多大区别,爆炸的威力太小,杀伤力非常有限。地雷也是一样。
\"机床使用情况怎么样?\"
\"哪来的机器?就这几台老掉牙的机床,还是从敌占区弄来的。尤其是原材料,钢铁、铜料都缺啊!\"
萧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根据地确实是相当困难,这里的工业基本为零,没有机床,没有炼钢厂,炼油厂也甚是简陋,根据地的燃油根本供给不上,当然,车辆更是没有多少。
在巡查的过程中,萧然趁人不注意,在一些隐蔽的地方开启了多道任意门,方便以后随时快速穿越。
回到杨家岭后,萧然立即请求面见启明同志。在窑洞里,彭总司令也在场。
\"萧然同志,考察得怎么样?\"启明同志让萧然坐下。
\"启明同志,彭老总,我有些重要建议。\"
萧然开门见山,\"首先,我建议,中央警卫团需要扩编到一个师的规模,全部换装自动武器,并配属重炮,这样才能确保中央机关的安全。\"
彭总眼睛一亮:\"详细说说你的想法。\"
\"我认为,中央警卫团应该具备独立抗击日军一个师团全面进攻的能力。\"
萧然展开自己绘制的编制图,\"每个战士配备56式冲锋枪,每个班配备班用机枪和火箭筒。另外,要组建直属炮兵部队,配备107毫米火箭炮和152、155毫米榴弹炮。全军实现机械化!\"
启明同志沉思片刻:\"编制和训练问题如何解决?\"
\"编制参照现代轻型步兵师架构。训练由我提供教材和教官,骨干可以从115师教导旅抽调,他们已经有了非常成功的实战经验。\"
萧然回答,\"同时,我建议立即优先武装120师,确保晋西北至延安一线的安全。\"
\"继续说。\"启明同志点头。
\"第二是军工生产问题。\"
萧然继续说,\"我可以通过我的渠道,从国外购买一批机床设备。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比我们现在用的要好得多。有了这些设备,加上充足的原材料,我们就能自己生产武器弹药。\"
彭总一拍大腿:\"这个想法很好!自力更生才是长久之计!\"
启明同志看着萧然:\"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吧?\"
\"是的,需要不少钱。特别是重武器和机床,价格不菲。\"
启明同志与彭总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站起身指着会议桌后面早就准备好的几个木箱。
\"萧然同志,\"
启明同志打开其中一个木箱,里面是金灿灿的金条,\"
这是中央目前能够动用的全部家当,大约两吨黄金。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萧然愣住了:\"启明同志,......\"
\"拿去吧。\"启明同志指着地上几个木箱说道,\"在根据地,我们没有银行,这些黄金都是现货。用这些钱,去找你的美国军火商朋友,购买我们急需的武器和设备。根据多方面的汇报和考察,中央相信你。\"
彭总也站起来,握住萧然的手:\"老弟,这可是咱们的全部家底了。前线的将士们在等着枪炮,后方的同志在等着机器,全都拜托你了!\"
萧然看着这几个沉甸甸的木箱子。他立正站好,郑重地说:\"请启明同志、彭老总和中央放心!我一定用好这笔钱,尽快把武器和设备运回来。绝不负中央的重托!\"
\"关于警卫团扩编的事,\"启明同志说,\"我和彭总商议过了,只要你能提供这些武器装备,我们同意扩编,扩编的部分从几个纵队中抽调。毕竟,中央的安全关系到整个抗战大局,必须优先得到保障!\"启明同志操着隆重的湖南口音说道。
“好的,那我立刻出发采购武器。通过安全渠道运送到根据地来。中央可以发电给115师,调派教导旅前来指导换装和战术训练。”
萧然提议抽调115师教导旅前来,也是有考虑的。
毕竟山东现在的局势非常稳定,115师和山东纵队在历史上也就是今年将会进行整编,分成几个军分区。
山东的八路军已经全面换装并进行了多次实战,整体战斗力早就超过了大部分鬼子甲种师团,所以抽调一个教导旅,对山东的形势没有任何大的影响。
“嗯,好的,就按你的建议办!那萧然同志,你也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我们在根据地等着你!”说完,几位老总和参谋眼光灼灼的望向萧然。
萧然举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离开窑洞时,萧然看到远处正在训练的警卫团战士。
他知道,这些忠诚的战士装备了世界一流军队相当的武器以后,将会焕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而在晋西北的120师,也将很快得到加强,更好地保卫延安的北大门。
有了两吨黄金,这将极大地改变抗日根据地的力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