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魏的龙纹官印被刻意遗弃在武威郡库的尘埃里, 诸葛亮的第一批运粮队正沿着渭水将麦种分发给羌人酋长—— 马超的白袍银枪掠过姑臧城头时,城下欢呼的声浪竟比战鼓更先撞开城门:“是神威天将军!他带长安的盐巴回来了!”
---
封赏大典结束后,众臣各司其职,陆逊等江东重臣留下长子后也返回了江东,而曹魏那边也陷入了彻底的沉寂,诸葛亮深知,掌控雍凉的机会到了,于是他立刻向刘禅进言:“陛下,魏军主动后撤,意在拉长我军补给,陷我于雍凉民羌杂处之泥沼。然,此亦天赐良机!我大汉正都长安,雍凉乃关中屏障,绝不可失!当趁其撤退伊始,人心惶惶之际,速遣精兵,以雷霆之势,抚定各郡!以我大汉正朔之名,辅以怀柔之策,则雍凉可传檄而定!”
刘禅霍然起身:“准!丞相速速部署!朕要这雍凉之地,尽复汉家疆域!”
公元231年,诸葛亮亲率大军,自长安誓师西征。此次出征,并非以杀戮为目的,而是以“接收”和“安抚”为主。大军兵分数路,如同梳篦般扫向雍凉各地:
诸葛亮自统西路大军,以魏延为前锋,赵云镇中军,姜维、邓艾参赞军机,王平率无当飞军护卫侧翼并清剿小股残敌。此路直指陇西、南安、天水等核心郡县。诸葛亮严令军纪,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首要之事便是开仓放粮,赈济因战乱和魏军撤退而陷入困顿的百姓,并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免除雍凉地区一年赋税徭役。
马超与其弟马岱,率领精锐的西凉铁骑,直扑其故乡及羌胡势力盘踞的武威、张掖、酒泉等地。马超“神威天将军”的名号在西北拥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他的出现,本身就如同一声惊雷。许多羌胡酋长听闻马超归来,纷纷率众归附,甚至主动擒拿滞留的魏官以示诚意。马超亦效仿诸葛亮,分发从长安运来的食盐、布匹等紧缺物资,迅速稳定了凉州局势。
诸葛亮又遣吴懿、张翼向北地郡、安定郡方向推进,清剿零散魏军,安抚地方豪强,确保关中北部安全。
进展之顺利,超乎想象。
正如诸葛亮所料,曹魏的主动放弃,使得大部分地区失去了有组织的抵抗。而蜀汉政权的“汉”字旗号,对于久经战乱、渴望安稳的雍凉百姓而言,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们受够了曹魏后期为支撑战争而加重的盘剥,如今“王师”归来,不仅不加兵刃,反而开仓放粮,免除赋税,这让饱受苦难的民众迅速接受了新的统治者。
即便偶有忠于曹魏的地方官或豪强试图据城而守,也很快在蜀汉大军的兵锋和马超的威望面前土崩瓦解。往往大军一到,城内便发生内乱,百姓或下级军吏开城迎降之事屡见不鲜。
仅仅三四个月时间,至夏初时节,整个雍凉地区的主要郡县已全部飘扬起“汉”字旗帜。诸葛亮的行营移至陇西郡治所。
他并未急于庆功,而是立刻投入到繁重的战后重建与政权建设中:
诸葛亮奏请刘禅,迅速任命了一批得力干员出任各郡太守、县令。并利用邓艾之才,开始在渭水、洮水流域勘察地形,筹备开挖河渠,改良灌溉,为长期驻守提供粮草保障。同时还借助马超、马岱的威望,大力招抚羌、氐等部落,赐予官爵、物资,设立互市,稳定边境。
一切都安定下来后,诸葛亮班师回朝前特地令陆逊之子陆抗整修从长安到陇西,乃至通往凉州西域的驿道,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与联系。
曾经烽火连天、动荡不安的雍凉大地,在诸葛亮高效而仁德的治理下,竟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了平静与秩序。虽然一些豪强仍在观望,个别地区仍有小股匪患,但大局已定。
从此,蜀汉不仅拥有了长安这座故都,更将整个雍凉地区纳入版图,获得了宝贵的战马产地和战略纵深,彻底解决了北伐的侧翼之忧。大汉的版图,向西延伸了千里之遥。
诸葛亮站在陇西城头,遥望西方辽阔的疆域,心中并无丝毫放松。他知道,拿下雍凉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强敌——掌控着中原核心的司马懿和曹魏——还在东方严阵以待。整合雍凉的力量,将其转化为北伐的利剑,将是下一个艰巨的挑战。但他的目光,已然变得更加坚定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