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砚霜:????
见她干瞪眼不说话,徐寅在她眼前挥了挥手:“霜儿,你发什么呆?”
“爷爷,你老实交待,今晚陛下是不是来过?”
徐寅讶然:“光凭这点就猜到陛下来过,脑子不笨嘛,之前怎地被陈知微骗的五迷三道的。”
“爷爷...”徐砚霜摆出一副小女儿姿态,娇嗔道。
“哼,你现在贵为皇后,休要在爷爷面前耍小时候那套。”
徐砚霜无奈:“那您还能叫回刚才那位死士吗?”
“哼!”徐寅冷哼一声:“你以为爷爷是谁。他们都不在朝堂序列之中,知道他们存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你觉得爷爷有那本事再叫回来?”
“算了。”徐砚霜起身:“我还是自己想办法。”
“去吧,寒露是爷爷给你的最后保障,有事可以交给她去办。”
“我知道。”
......
陈夙宵就着一盏灯,看了半宿吴大伴写下的评书。
简言之,其中所写的,就是一个被大世裹挟的悲催又平凡的家伙,不过是被人拿捏了要害,身身不由己。
就像现在,他的儿子被关进了大理寺。而他,不得不拖着老迈的身躯,委屈求全。
所知秘闻,看起来更像是道听途说外加猜度。
比如朝堂是某位实权大臣,靠着依附陈知微,贪没无数,横行乡里,强抢民女,恶行累累。
再比如,某位元老重臣,年过花甲,却喜好娈童。为保名声,在府中修建一个座豪华的地下宫殿,专门用来囚禁从全国各地搜集而来的俊秀童子。
以上种种,全都看起来不尽不实。
尤其写江湖趣事的上半篇,正所谓侠以武犯禁,陈夙宵可不相信他是什么好人。
直到夜渐深沉,陈夙宵浑浑噩噩睡过去。然而只觉才睡没多久,就又被叫了起来。
刚一睁眼,便见床前三双眼睛直冒绿光。
若非还记得自己身份,陈夙宵非吓抽过去。
“陛下,该起床了。”
陈夙宵叹了口气,天天上朝听百官挞伐,实属无聊。
陈知微身为贤王,又是文官之首,代掌尚书省,实则便是他这一朝的宰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文官群体几乎尽在他的麾下,若非尚有半数武将不受他的掌控,还有爱惜他苦心经营的羽翼名声,只怕早就把原主赶下台,自己称帝了。
陈夙宵捏着鼻子想了想,在自己的记忆中淘换来,淘换去。
突地,一个名词如惊雷般在脑海中炸响。
锦衣卫!
如今正是自己权力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候,然而,却又有地利人和。
吴大伴被拿了七寸,小道消息又多,可以暂代指挥使的职务。
而真正做事的,自然是交给影卫。
正巧自从原主登基以后,影卫便长期驻留影谷,鲜少外出执行任务,反倒像成了他的贴身保镖。
“大伴啊。”陈夙宵语重心长喊道。
“陛下,有何吩咐?”
吴大伴看了一眼小德子,他还是没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于是,接下话头。
“朕有件大事要交给你去办,可有信心?”
吴大伴闻言,大喜过望,连忙跪地磕头:“但凭陛下差遣,老奴万死不辞。”
陈夙宵下床,张开双臂,傻帽新履职的贴身侍女江雪给他换衣服。
“朕要许你一个官职,无品无阶,只对朕一人负责,你可愿意?”
“老奴,愿意。”
“呵,你都不问问,要你做什么就答应,事先说好,朕不逼你。”
吴大伴联言,以更虔诚的姿态趴在陈夙宵脚边:“陛下有令,老奴岂敢。从今往后,您让我往东,老奴绝不往西。”
“起来吧,先拟旨,再上朝。”
吴大伴心中惴惴,但还是先一步到了御书房,取来空白圣旨,跪在一张小案旁,等待陈夙宵口述。
而他,只需撰写。
很快,陈夙宵洗漱完毕,换好上朝的龙袍。
在踏入御书房的那一刻,突地开口,中气十足:
“朕惊闻朝堂百官,多有行事骄妄者,朝堂法纪混乱。又闻江湖武者屡屡犯禁,行事狂悖,于国不利。”
吴大伴动笔,一如既往稳如老狗。
“着即日起,设锦衣卫镇抚史司,立诏狱,不受三省所辖。监察百官,天下行走,惩恶扬善,有缉捕,谳狱之权。”
写到此处,吴大伴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陈夙宵,手微颤。
“朕思量再三,锦衣卫指挥使,由吴承禄暂代。”
陈夙宵说罢,看向吴大伴。却见他久久未曾落笔,握笔的手抖个不停。
“大伴,怎么不写了?”
吴大伴颤巍巍放下笔,心头已如惊涛骇浪,膝行数步,到了陈夙宵身前:
“陛下,此事定然引得朝堂百官不满,还需从长计议啊。”
“朕意已决,你照写便是。”
“陛下。”吴大伴挣扎着,痛哭流涕,道:“万不可一意孤行啊。”
陈夙宵踢了他一脚:“怎么,你是在说朕独断专横?”
“老奴不敢。”
“呵!”陈夙宵冷笑一声:“朕是天子,谁敢说半个不字,朕便夷了他九族。”
殿中一众宫人闻言,一个个哆哆嗦嗦跪了,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暴君,又回来了。
往日那个急急忙忙,不着四五的君王不见了。
“快写!”
吴大伴又爬了回去,颤抖着把圣旨写完,可怜巴巴的看着陈夙宵。
完全可以想象,等下的朝堂纷争定将前所未有的激烈。
而他吴承禄,必将是众矢之的!
“大伴,今日过后,你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镇抚司衙门,朕会先给你一支五十人队伍。就按你写的评书,给朕查。若有违法乱纪者,依律严惩不殆。”
“老奴,领旨。”
吴大伴声音发颤,可以想象,从今天起,又有不知多少人头落地。
“再拟旨。”
吴大伴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陛下的动作一个接一个。就不怕步子迈的太大,扯着胯?
“长庆侯朱温,学识颇丰,治家有度,朕心甚慰,着即上任工部郎中一职。”
“今有三方敌寇虎视眈眈,朕心忧虑,有意发展国家军造产业。思虑再三,特设军器监,由朱温兼任军器监主簿。”
吴大伴心中稍缓,长庆侯朱温这点鸡毛绿豆大的小事,跟他一比,简单不值一提。
收好两份圣旨,吴大伴已汗湿后背。
“走吧,朕倒要看看今日有多少人想当刀下亡魂。”
一行人正要前行乾元殿,却见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
“陛下,皇后娘娘的贴身侍女,寒露姑娘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陈夙宵咂咂嘴,她们不是回定国公府了,能有什么事?
“让她进来。”
很快,寒露进殿,恭敬的跪地磕头,双手举着一封密信,高高举过头顶。
“请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