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捏着地质勘察报告原件的手指泛白,纸张边缘被攥出细微的褶皱。她快步走到资料室的台灯下,将报告摊开在桌面上,逐页核对——第三方机构的红色公章在灯光下清晰可辨,每一页的审核人签字笔迹连贯,地下水位、土层承载力等关键数据旁都有铅笔标注的复核痕迹,这些都是她当初和勘察团队一起确认过的,绝无篡改可能。
但林浩带走的副本,为何偏偏圈出“核心筒区域地下水位较高”?苏晚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想起勘察报告里的补充说明:核心筒区域地下水位虽略高于周边,但通过井点降水工艺可控制在施工允许范围内,且后续防水方案已针对该情况做了加强设计。林浩若要篡改,大概率会删掉这段补充说明,只保留“地下水位较高”的表述,误导住建局认为项目存在安全隐患。
“必须赶在林浩提交假报告前阻止他!”苏晚抓起文件夹,快步冲出工作室。深夜的街道上车流稀少,她站在路边挥手拦车,手机屏幕上还停着周明的来电记录,最新一条消息是“顾总已往住建局方向赶,林浩可能从侧门进入”。
出租车驶离市区,朝着住建局所在的政务中心方向疾驰。苏晚拨通顾沉舟的电话,听筒里传来急促的风声和汽车鸣笛声,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紧绷:“苏晚?你在哪?别过来,林浩可能有同伙,不安全。”
“我带了勘察报告原件,必须去现场证明真假!”苏晚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语气坚定,“住建局审核科的李科长我认识,之前提交备案时沟通过,他能分辨报告真伪——你们现在到哪了?”
“刚过解放路路口,离住建局还有三分钟路程。”顾沉舟的声音顿了顿,“周明的人已经守住正门,但侧门是员工通道,只有一个保安,怕拦不住林浩。你到了别下车,等我消息。”
挂了电话,苏晚的心像被攥在手里。她翻开文件夹里的勘察报告,指尖划过“地下水位”那一页的补充说明,忽然注意到页脚有一个微小的防伪水印——这是第三方机构去年升级的防伪措施,只有原件才有,副本是黑白打印,没有水印。这成了最关键的辨伪证据。
出租车停在政务中心对面的马路边时,苏晚一眼就看到了顾沉舟的车。他正站在车旁打电话,西装外套被风吹得扬起,眉头紧紧皱着。苏晚刚下车,就听到住建局侧门方向传来争执声,紧接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正是林浩!他手里举着一份文件,朝着路边的一辆黑色轿车跑去。
“拦住他!”顾沉舟大喊一声,身边的保镖立刻冲了上去。林浩看到保镖,慌不择路地把手里的文件塞进怀里,想要拉开车门,却被保镖一把抓住胳膊。黑色轿车见状,立刻踩油门逃窜,溅起一地水花。
林浩挣扎着嘶吼:“放开我!我有证据证明项目有问题!住建局已经要收我的报告了!”
苏晚快步走过去,将勘察报告原件举到林浩面前:“你的‘证据’是假的吧?林浩,你敢把怀里的文件拿出来,跟我的原件比一比吗?”
林浩的脸色瞬间惨白,眼神躲闪着不敢看那份原件。就在这时,住建局审核科的李科长带着两个工作人员走了出来,看到眼前的阵仗,皱起眉头:“顾总,苏工,这是怎么回事?刚才这个人拿着一份勘察报告副本,说要举报项目存在地下水位隐患,我正准备核对,他就跑了。”
“李科长,幸好您没轻信他。”苏晚递过原件,“这是勘察报告原件,您看页脚的防伪水印,还有‘地下水位’那一页的补充说明——林浩手里的副本,应该是删掉了补充说明,故意制造恐慌。”
李科长接过原件,戴上老花镜仔细查看。他翻到地下水位那一页,果然看到了林浩没提到的补充说明,再对比页脚的防伪水印,转头看向林浩:“你手里的副本呢?拿出来给我看看。”
林浩死死捂着怀里的文件,不肯松手。保镖上前一步,轻轻一按他的胳膊,文件就掉在了地上。李科长弯腰捡起,翻开一看,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地下水位较高”后面的补充说明被人用刀片刮掉了,页面边缘还残留着纸屑,打印的字体颜色也比原件浅,明显是伪造的。
“林浩,你这是伪造公文!”李科长气得发抖,“顾氏这个项目的勘察报告当初是我亲自审核的,补充说明我记得清清楚楚,你竟敢篡改报告,试图干扰项目审批,这是违法行为!”
林浩瘫坐在地上,嘴里还在狡辩:“我没有篡改!这就是我从星火钢构拿到的副本!是苏晚他们故意隐瞒地下水位问题,想蒙混过关!”
“你还在撒谎!”顾沉舟拿出手机,调出周明发来的监控截图,“这是昨天你在茶馆给王斌塞钱的画面,还有你让假机构伪造报告的聊天记录——你以为删掉补充说明就能骗过所有人?太天真了。”
林浩看着截图,再也说不出话来。他的肩膀垮了下来,双手撑在地上,眼神里满是绝望。没过多久,警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警察下车后,拿出手铐走到林浩面前:“林浩,你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行贿,跟我们走一趟。”
就在警察要把林浩带上警车时,他突然抬起头,朝着苏晚和顾沉舟大喊:“你们别得意!就算我被抓了,还有人盯着这个项目!你们以为解决了王斌,就能顺顺利利推进?等着吧,还有更大的麻烦在后面!”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苏晚和顾沉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警惕。林浩被押上车后,李科长拿着假报告,对顾沉舟说:“顾总,这事没这么简单。林浩说有同伙,你们得赶紧排查,尤其是项目的审批环节和施工团队,别再出纰漏。”
“谢谢您提醒,我们会尽快排查。”顾沉舟点头,“勘察报告的原件我先放您这,麻烦您帮忙做个备案,避免后续有人再用假报告干扰审批。”
李科长接过原件,放进公文包:“放心,我明天一早就安排人存档,同时通知审核科的同事,凡是涉及这个项目的文件,必须核对原件和防伪标识,绝不让假文件蒙混过关。”
送走李科长,政务中心的灯光渐渐熄灭,只剩下门口的路灯还亮着。苏晚看着地上残留的几张假报告碎片,弯腰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心里的担忧却没散去:“林浩说的同伙,会是谁?之前的张涛、高磊、王斌,都是他单独买通的,难道还有没暴露的人?”
顾沉舟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语气沉稳:“周明已经在查了。林浩被抓前,曾联系过一个叫‘老陈’的人,通话记录里提到‘材料验收’‘工地安全’,很可能是施工队或者材料供应商里的人。”
“施工队?”苏晚皱起眉,“核心筒的施工队是顾氏指定的,资质没问题啊。材料供应商除了星火钢构,还有混凝土和防水材料的供应商,难道是他们?”
“现在还不确定,得等周明的调查结果。”顾沉舟看了一眼手表,已经是凌晨一点,“太晚了,我送你回去休息,明天还要去工地核对钢筋,这事我们明天再跟周明详细对接。”
车子驶在深夜的街道上,车厢里很安静。苏晚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夜景,脑海里反复回想林浩的话。从竞标会开始,林浩的破坏就像一张网,从供应商、设计、质检到审批,几乎覆盖了项目的所有环节,现在他说有同伙,意味着这张网可能还没破,还有人在暗处盯着项目。
“顾沉舟,”苏晚忽然开口,“明天去工地的时候,我们顺便检查一下混凝土的质量吧?还有防水材料的检测报告,虽然之前已经核对过,但还是再确认一遍比较放心。”
“好。”顾沉舟点头,“我已经让监理工程师提前准备了混凝土的抽样检测记录,明天我们现场再抽一组样品,送第三方机构检测,确保万无一失。”
车子停在苏晚的小区楼下,顾沉舟看着她下车,叮嘱道:“回去早点休息,别想太多。林浩已经被抓,他的同伙就算想搞事,也翻不出太大的浪——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和准备,能应对任何问题。”
苏晚点点头,看着顾沉舟的车消失在夜色中,才转身走进小区。回到家,她洗漱完毕,却毫无睡意。她拿出手机,翻出施工队的名单和材料供应商的联系方式,逐一核对——施工队的负责人是跟着顾氏多年的老员工,之前合作过几个项目,没出过问题;混凝土供应商是市建集团旗下的,资质齐全;防水材料供应商是苏晚工作室推荐的,检测报告也没问题。
难道林浩的同伙不在这些人里?苏晚揉了揉太阳穴,突然想起之前孙凯提到的“林浩帮我找新工作”——孙凯被开除后,林浩能给他找工作,说明他在行业内还有人脉,说不定同伙是行业协会或者监理方的人?
这个念头让苏晚心里一紧。她拿出手机,给监理工程师发了一条信息,询问明天的钢筋验收是否需要额外安排人员在场,对方很快回复:“没问题,我会让监理组的人都到场,全程录像,确保验收透明。”
放下手机,苏晚躺在床上,终于有了一丝困意。她知道,不管林浩的同伙是谁,只要他们保持警惕,用专业和证据应对,就不会让项目出问题。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苏晚准时出现在工作室楼下。顾沉舟的车已经到了,他摇下车窗,递过来一份早餐:“刚买的豆浆和包子,路上吃。”
苏晚接过早餐,心里暖暖的:“谢谢。周明那边有消息了吗?”
“刚给我发了消息,”顾沉舟发动车子,“他查到‘老陈’是市建集团混凝土供应部的副经理,之前因为贪污被处分过,现在还在岗位上——昨天林浩联系他,说要‘在混凝土里做点手脚’,让核心筒的强度不达标。”
“混凝土供应部的副经理?”苏晚心里一沉,“难怪林浩敢说有同伙,这个人在混凝土供应环节有话语权,要是真在混凝土里动手脚,后果不堪设想!”
“别担心,”顾沉舟说,“周明已经把消息告诉了市建集团的董事长,他们已经派人控制住那个副经理,今天的混凝土供应会换一批人负责,我们到工地后,会现场监督混凝土的浇筑,确保质量没问题。”
车子驶往工地的路上,苏晚拿出钢筋的规格表,和顾沉舟一起核对。核心筒需要的钢筋分为hRb400E和hRb500E两种,其中hRb400E的直径为25mm,用于梁的受力筋,hRb500E的直径为22mm,用于柱的受力筋,数量分别是1200根和800根,这些数据都要和进场的钢筋一一对应。
“昨天监理工程师说,钢筋已经进场了,但还没开箱验收,我们今天要亲自开箱,核对每一根钢筋的标牌和质量证明书。”顾沉舟补充道,“另外,我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人也去工地,现场抽样做力学性能检测,确保钢筋的强度符合标准。”
车子抵达工地时,才早上八点半。核心筒的基坑边已经围了不少人,监理工程师、施工队负责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人员都到了。苏晚和顾沉舟走过去,施工队负责人立刻迎上来:“顾总,苏工,钢筋都在那边的仓库里,还没开箱,等着您二位来验收。”
众人跟着施工队负责人来到仓库,里面整齐地堆放着几排钢筋,每捆钢筋上都挂着标牌,标注着规格、产地和生产日期。苏晚拿出规格表,逐一核对标牌上的信息:“hRb400E,25mm,产地是星火钢铁厂,生产日期是2024年6月10日——和我们的要求一致。”
顾沉舟则拿起质量证明书,查看上面的检测数据:“屈服强度400mpa,抗拉强度540mpa,伸长率22%,都符合Gb 1499.2-2018的标准。”
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人员拿出抽样工具,从每捆钢筋里随机抽取一根,做好标记:“我们会把这些样品带回实验室,今天下午就能出检测报告,到时候发给您二位。”
验收完钢筋,众人来到核心筒的基坑边。此时,混凝土搅拌车已经到了,市建集团派来的新负责人正在核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单:“苏工,顾总,这是今天的混凝土配合比单,水泥、砂石、水的比例都是按设计要求来的,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符合浇筑要求。”
苏晚接过配合比单,和设计文件里的要求核对无误。顾沉舟则走到搅拌车旁,让司机打开卸料口,查看混凝土的状态:“坍落度看起来没问题,现场再测一次吧。”
检测人员拿出坍落度筒,现场测量后,报出数据:“175mm,符合要求。”
就在众人准备开始浇筑混凝土时,苏晚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工作室的小杨打来的,语气急促:“苏工,不好了!市住建局刚才给我们打电话,说有人举报我们的绿色建筑补贴申请材料有问题,怀疑资金流向不透明,让我们今天下午之前提交补充证明材料!”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绿色建筑补贴申请是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要是被卡住,会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她挂了电话,看向顾沉舟:“有人举报补贴申请材料有问题,住建局要我们下午前提交补充证明——肯定是林浩的同伙干的!”
顾沉舟的脸色也严肃起来:“别慌,补贴申请材料我们之前审核过,资金流向很清晰。我们现在就回工作室整理补充材料,让财务把银行流水和发票都准备好,下午亲自去住建局提交,当面解释清楚。”
众人立刻停下手里的工作,苏晚和顾沉舟驱车赶回工作室。路上,顾沉舟给周明打电话,让他查是谁举报的补贴申请材料,周明的回复让他们更加警惕:“举报的人用的是匿名邮箱,但Ip地址指向市住建局的内部网络——同伙很可能在住建局里!”
车子朝着工作室疾驰,苏晚看着窗外,心里清楚——林浩的同伙已经开始行动,从混凝土到补贴申请,他们试图从多个环节卡住项目。而下午去住建局提交补充材料,将是一场新的较量,他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化解这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