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吕文污蔑吴白鸽啊,《赤壁》那些看起来特别脑瘫的设定,如果换成西方观众的视角去看,其实还挺合理的。
比如被观众诟病的双花红棍单挑,其实就是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为什么没有权谋的部分?因为西方观众看不懂,在他们的视角,《权力的游戏》已经是权谋巅峰了,看《荆轲刺秦王》都觉得烧脑。
所以吴白鸽刻意削弱了权谋部分,目的就是塑造正邪对立,两个阵营。
三国的背景太复杂,人物关系盘根错节,大老外一点历史都不了解,根本看不懂。
所以吴白鸽把人物关系和政治博弈都删了,比如曹操和汉室的关系,刘备和孙权的博弈,将矛盾简化成了正义联盟和侵略者的对抗,然后强化了周瑜和诸葛亮等主角的正面形象,其实都是为了让西方观众能看明白。
视觉风格也是这个路子,尤其是下半部,大规模兵器战争场面,就是东方版的《指环王》。
哦对了,还有萌萌站起来,萌萌为什么要站起来?因为好莱坞电影中通常都有小动物,《赤壁》这种电影不适合出现猫狗,那就来一匹小马驹……
所以吴白鸽才不在乎小燕子和小宋佳,直接捧志玲姐姐,因为三个人在国外都没有知名度,根本看不出来谁是主角。
反正在美国宣发的时候,《赤壁》主打的就是梁超伟和金成武,宣传的时候是“东方史诗”,然后拉了一坨大的。
还在史诗,好莱坞这两年史诗片都扑街得厉害,《亚历山大》和《天国王朝》美国佬都不爱看,人家能爱看《赤壁》?
对于他们来说,《赤壁》的角色还是太多了……
只是吴白鸽这种大导演,就算失败一次,在国内还是有市场的。
这还要感谢吕文,很多人都觉得《赤壁》失败,是吕文出手的原因,吴白鸽固然有问题,但问题不大,有些人还是想搏一把的。
比如小马奔腾。
小马奔腾现在的势头也很猛,签了一堆导演和编剧,准备大展拳脚。
他们的掌门人大狗哥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也是做广告起家,但他不准备走华宜模式,他要走全产业链模式,就是从制作、开发,再到上映,一手包办,又当球员,又当裁判员。
大狗哥看中了吴白鸽,就算落魄了,但是也有影响力。
只是吴白鸽没看上小马奔腾,现在的小马奔腾还在起步阶段,要等三年后,他们拿到7.7亿的融资之后,吴白鸽才会动心。
其实大狗哥选中吴白鸽也有必然性,国内大导演就那么几个,老谋子被张伟品把持着,小钢炮是京圈扛鼎人物,陈凯哥根本不缺投资,他的投资要么来自海外,要么是地方官方出钱,小马都比不上。
那些香港导演主要和伯纳合作,选来选去,就只有吴白鸽了……
大狗哥需要吴白鸽的名字和大制作冲击上市,吴白鸽需要重新证明自己,两人一拍即合,然后有了悲剧的《太平轮》。
这都是后话了,吴白鸽现在口碑巨烂,还要蛰伏一段时间,最高兴的不是吕文,而是宁昊。
宁昊对吴白鸽没什么恶感,主要是《赤壁下》崩了,《疯狂的赛车》就站起来了……
《疯狂的赛车》10天票房破6000万,最终票房过亿,宁昊跻身亿元俱乐部,中影一次奖励50万。
这是原时空的情况,这个时空,票房成绩差不多,但吕文一口气拿出500万奖励宁昊和主创。
《疯狂的赛车》吕文也就赚了这么多钱,全拿出来了,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
现在大陆导演,尤其是年轻一代,真赚不到什么钱。
那些拍文艺片的还有个盼头,万一版权卖得好,投资人搞不好能多给点钱,比如王晓帅、娄叶和贾科长,都拿过高于50万的分红。
宁昊这种拍商业片的年轻导演,那叫一个苦逼,原时空他拍了《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房贷还没还完……
相比之下,小钢炮和陈凯哥都是拿固定导酬加分红的,也就老谋子惨了一点,张伟品大饼画得很圆,导酬开得很高,但人家不给钱啊,一直欠着,最后双方还一度对簿公堂。
所以宁昊拍完两部《疯狂》以后,才觉得要对自己好点,直接加入了小马奔腾,人家给钱很大方。
然后宁昊拍了《无人区》,好几年没上映……
这个时空,宁昊和吕文认识得早,在钱上面,吕文没亏待过他,宁昊也不和吕文客气,还是要拍《无人区》。
而且还是拿着小马奔腾的合约来的,倒不是说宁昊要威胁吕文,而是让吕文看看,大狗哥还是很大方的。
确实很大方,导酬开了100万,已经比《疯狂的赛车》高了……
吕文直接把合约扔到一边,“200万导酬,加10%票房分红,我说的是利润分红。”
宁昊反而愣了,吕文会不会赔钱?毕竟《无人区》可不算是商业片。
“赔钱?才3000万成本,老子赔得起。”
吕文大手一挥,气势十足,给宁昊都看傻了,不过吕文话锋一转,“你现在名气这么大,不能只开一个项目,你得把亿元导演的名头保持下去。”
宁昊愣了一下,“怎么保持?”
“双开啊。”吕文乐了,“《无人区》是文艺片不要紧,你再策划一个商业片,一年一部电影的产量你还是要保证的吧?”
宁昊的眉头皱了起来,虽说他们这些当导演的,脑子里都有好几个不同的想法,但想法和剧本完全不一样,他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无人区》上面,根本没心思考虑其他项目……
“我又没让你同时开机,你就不能学学老谋子?先拍一个项目,然后找编剧写另一个项目,拍完这个,无缝衔接去拍下一个?”
“啊这……”
吕文还真没撒谎,老谋子现在就是这么干的,同时启动两三个项目,几个月拍完一部,然后马上投入下一部的拍摄之中,精力太旺盛了。
宁昊还在犹豫,吕文已经拍板了,“你再弄个商业片,最好是主流叙事的,我给你投5000万,编剧你自己找,其他都按照公司的工业化流程来,就这么定了。”
宁昊愣了,倒不是惊讶吕文的大手笔,而是主流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