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投名状》票房不如《集结号》是很正常的,因为不合时宜。
卞志宏的助理还是孟晶,她有些奇怪,“不合时宜?贺岁档已经是全年最好的档期了,这还不合时宜?”
吕文乐了,“贺岁档为什么叫贺岁档?”
孟晶一怔,“庆贺新年……”
还是卞志宏反应快,“吕老师,你的意思是,在贺岁档这么一个团圆、喜庆的档期,不适合《投名状》这种黑色寓言电影?”
吕文眉毛一挑,没想到卞志宏还真说中了核心。
《投名状》的核心是什么?是 “人性的黑暗与背叛”。它是一部标准的古希腊式悲剧,讲的是兄弟几人如何因为权力、欲望和女人而自相残杀。观众的情感路径是先是震撼,然后是无奈,接着是绝望,最后留下的是深深的压抑和无力感。这种“全员恶人”的悲剧结局,在贺岁档上映,那就是找死。
看明白了吧?其实《投名状》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文艺片,和一般的文艺片区别就是,《投名状》请了更多大明星,场面也更大,更是花了两个亿……
吕文还是解释道,“《投名状》跟主流大众渴望的温暖和希望是背道而驰的,你可以说它更超前,但是观众也可以觉得扯淡。”
孟晶还是不明白,“《集结号》也挺苦吧?”
“但是过程不一样啊。”吕文两手一摊,“《集结号》的核心是‘为一个连队正名’。它讲的是小人物谷子地的坚持、忠诚和尊严,最终上升为一种被国家、被历史承认的崇高感。观众的情感路径是先压抑,再委屈,接着是愤怒和释然,然后是感动,最终得到的是极大的情感宣泄和满足。这是一种非常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和道德观的好人终有好报的叙事。”
“那大明星就没作用了吗?”
“有作用啊,如果没有这些大明星,《投名状》的票房能不能过亿都不好说呢,电影是好电影,但还是那句话,就是不合时宜。”
吕文见孟晶还是不明所以,只好解释道,“我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投名状》就像是一道顶级豪华海鲜大餐。食材昂贵,因为有好几个巨星;厨师有名,陈可欣是知名导演;摆盘精美,战斗画面很宏大。但是你吃到最后才发现,味道有点苦还有点腥,吃完心里有点堵得慌,不太舒服。”
“而《集结号》更像是一锅用料扎实的招牌红烧肉。用料都是好肉,张翰宇、邓朝、王宝宝、廖烦、李乃文……他们的名气可能不大,但绝对是好演员,演技过硬;厨师也不错,虽然不是五星级酒店的名厨,但小钢炮最懂家常味;他们不搞花里胡哨的,就是香、实在、下饭。最关键的是,它吃得你心里暖烘烘的,特别满足,最后还有点感动。”
“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孟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卞志宏问道,“吕老师,你这种看法,是从好莱坞学会的吗?”
吕文微微颔首,“你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反正在好莱坞,人家就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商业片就是商业片,故事一定要简单,要符合大众审美,不会因为导演个人的喜好而拍一个黑暗的结局。就算是诺兰的《黑暗骑士》,最后的结局也是正向的。”
卞志宏眉头皱得很深,“你觉得中美电影的差距大吗?”
吕文也变得严肃起来,“不能说大小了,应该说差距是全方位的。但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技术,甚至不是钱,而是体系化和专业化。好莱坞就像是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从开发、制作、发行到上映和后续版权开发,每个环节都有成熟的规则和大量专业人才。它保证了一个基本的水准,但也可能扼杀一些极端个性化的表达。我们呢,更像是在作坊和工厂之间摇摆,有时能冒出灵光乍现的手工作品,但缺乏持续稳定产出高质量类型片的能力。我们需要学习他们的体系,但最终目的是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而不是成为他们的代工厂。”
卞志宏沉默了片刻,才问道,“那你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乐观吗?”
吕文点点头,“我无比乐观。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客套话。我们的市场潜力太大了,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看数据,银幕数和票房总量每年都在增长,观众也越来越成熟,这是最大的基本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能快速补上工业化这门课,是否能建立起尊重创意、保护编剧等创作者权益的机制。当我们能系统性地生产出高质量,有本土文化特色,又能与世界对话的电影时,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将是全球性的。我现在做的,无论是参与好莱坞制作还是回国支持好的项目,都是希望能成为这块巨大图景中的一小块拼图。”
吕文提到了他自己,卞志宏就顺势问道,“我之前看到了一种论调,就是你饰演的角色大多偏向复杂,甚至是阴暗,但国内市场似乎更偏爱商业类型片和……更正面的形象。你如何看待这种张力?”
吕文笑了,“首先,我觉得演员不能给自己设限,我也演过很多正面角色,比如《夜宴》中的无鸾……”
“咳咳……”
说到这里,吕文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不管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他似乎真没演过什么特别正面的角色,就算是无鸾,也是一个为父报仇,始终压抑自己,最后死在自己爱人怀里的悲剧人物……
不过等《我是传奇》之后,就不一样了,罗伯特绝对是正面人物,为了拯救全世界,和夜魔同归于尽。
吕文也知道卞志宏为什么要问这个,无非就是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对立面嘛,这帮资深记者就喜欢问这些。
吕文就回答道,“我觉得文艺片和商业片从来就不是对立的,好的商业片必然有深刻的人文内核,而优秀的文艺片也需要找到它的观众。塑造复杂角色,是为了探索人性的深度,这本身就有巨大的价值。国内市场在快速发展,观众的审美也在不断提升。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元的空间,既能容纳《集结号》这样的战争巨制,也能包容对人性的深入探讨。关键在于故事是否讲得真诚、打动人心,而不是角色表面的正或邪。”
吕文没想到,卞志宏给他的专访,会引起大范围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