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隐居士继续:“刚好此段时间我入山清修,砚禾没事在家,你大可以经常过去与你师叔母女俩多多交流一下,也好过你一个人在观尘阁里冥思苦想。顺便还可以蹭蹭饭啊!哈哈哈”
魏梦笙:“你的高徒,我哪敢指点,倒是蹭饭可以有,反正家里也就是我们俩母女,这会儿随时要隔离,也是无趣,欢迎小苏随时来啊!”
接下来的日子,网络貌似成了唯一“修炼”平台了。
而不知不觉中星遥和砚禾的感情,却在这种日夜不休的远程协作中悄然滋生的。起初只是单纯的学术讨论,一个提供高科技设备和编程建模支持,一个提供深奥的奇门遁甲理论和玄学视角。常常为了一个声波频率对应九星中的哪一星,或者一个符文结构在电路模拟中是否可行而争论到深夜。
“师姐,你看这个乙奇叠加天芮星的相位,明显主温和滋养,你的脉冲衰减模型这里斜率应该更平缓一些。”苏砚禾会一本正经地发来长达数行的数学推导和奇门局截图。
“呆子!频率图谱显示这里有个明显尖峰,更符合白虎猖狂的刚锐特性,你的模型参数得调!”郑星遥则会直接甩过去一段代码和高亮标记的频谱图,称呼也不知不觉从“苏师弟”变成了“呆子”。
争吵之后,往往是更长久的沉默,然后其中一人会率先发现对方的某个观点其实极具启发性,于是又兴奋地发消息:“等等!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融合……” 屏幕那头,看到她\/他因为思路打通而闪闪发亮的眼睛,另一人的心跳总会漏掉几拍。
他们分享各自的日常:星遥会拍自己做的失败蛋糕给砚禾看,配文“试图用科学方法烘焙,结果证明了混沌理论的正确性”;砚禾则会发自己在院子里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奇门栽种的草药,认真解释其方位与节气的关系。夜晚连线工作时,常常会忘了关麦,能听到对方那边轻微的呼吸声、键盘敲击声,,一种静谧的陪伴感在虚拟空间里流淌。
有一次,星遥熬夜过度,第二天视频时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砚禾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师姐,我昨晚起局看了,今日你方位临玄武,主困倦匿藏,宜休息不宜劳神。我…我帮你把数据分析的部分先做掉吧。” 笨拙的关心,却包裹着最传统的玄学外衣。
星遥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弯起:“哟,苏半仙还会算这个?那算算我现在想吃什么?” 砚禾顿时卡壳,脸涨得通红:“这…这个…奇门不是用来…”
“笨蛋,”星遥轻笑出声,心里却像被羽毛拂过一样,“我想吃你上次提过的山东煎饼了。” 隔着屏幕,两颗年轻的心以某种超越物理距离的方式靠近了。
他们的探讨,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因疫情防控要求,所有人都被迫隔离在家。网络成了最主要的交流渠道。话题也从单纯的“滴滴声”破译,扩展到了更宏观的“新冠与道教文化”。
视频会议上,老道士率先感慨:“此次疫疠,来势汹汹,戾气深重。然观国家举措,封城锁疫,犹如布下巨型风水局,隔绝污秽之气。尤以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之定名,深得我心。”
山隐居士接口道:“老道说得是。雷神、火神,在道教中皆主诛邪、禳灾、净化。雷为震卦,属木,生火;火为离卦,直接克金(肺属金)。此二神名,正合克制疫疠(多与金肺之病相关)之意。且建设速度之快,宛如神助,亦暗合‘山’之稳固、纳气、镇煞的风水效用。此举绝非偶然,实乃蕴含着古老智慧与现代决策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