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米拉博士的苏醒与“灯塔宣言”,如同在K-23基地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冲击波并非瞬间的毁灭,而是缓慢而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认知和基地未来的方向。
指挥中心召开的紧急扩大会议持续了数个小时。卡米拉博士虽然虚弱,但在医疗悬浮椅的支撑下,坚持出席了会议。她的每一句话都被仔细记录、分析,一个庞大、古老而危险的宇宙图景逐渐在众人面前变得清晰。
“我们之前的生存模式,必须彻底改变。”林洛的投影核心光芒稳定,率先定下基调,“我们不再是偏安一隅的幸存者,我们是‘灯塔’的继承者。这意味着,我们的首要任务从‘生存’转变为‘守望’与‘传承’。”
基于卡米拉博士提供的信息和现有的资源,一个庞大的、被命名为“基石计划”的战略蓝图被迅速勾勒出来,并分为数个优先级极高的子项目同时推进:
一、 “信标”项目(最高优先级) 负责人:陈筱雨(主导),卡米拉博士(顾问) 目标:全力破译“星忆合金”记录下的与“观察者”接触的信息流。尝试理解其交流协议、逻辑基础,甚至挖掘“古老契约”的可能条款。这是未来与高等存在打交道,乃至利用“契约”规则自我保护的基础。同时,尝试逆向工程“星忆合金”的信息记录机制,试图开发出能微弱感知“帷幕”波动和“收集者”航道的早期预警系统。
二、 “坚壁”项目 负责人:秦雪(主导),李静雅(协同) 目标:全面升级K-23基地及“帷幕号”的防御体系。防御重点从抵御物理攻击和常规能量攻击,转向应对高维信息冲击、空间扭曲、以及可能存在的、针对意识和精神的侵蚀。计划包括:建立基于“心光晶石”共鸣原理的精神防护力场;利用从“漩涡之眼”采集的数据,模拟“浅滩”环境进行防御压力测试;设计能够干扰或规避“收集者”感知的新型隐形系统。
三、 “薪火”项目 负责人:艾斯特拉(主导),苏婉清(协同) 目标:系统性地整理、研究、学习所有“守望者”遗产。包括卡米拉博士的完整研究笔记、艾斯特拉祖父的碎片化传承、以及“深渊抑制器”(待修复)和“心光晶石”中可能蕴含的知识。建立专门的“守望者科技学院”,选拔有潜力的成员进行定向培养,确保知识不会断绝,并能不断创新。同时,全力协助卡米拉博士恢复健康和精神,她是目前最重要的知识活体库。
四、 “深瞳”项目 负责人:李静雅(主导) 目标:设计并建造新一代的深空侦察舰。其目标不再是探索宜居星球,而是专门用于谨慎地监控“帷幕”状态,测绘已知和潜在的“浅滩”区域,远距离观测“放逐之域”的异常活动,以及……尽可能避开“收集者”的巡弋航道。它们将是“灯塔”延伸出去的“眼睛”。
五、 “唤醒”项目 负责人:苏婉清(主导) 目标:集中医疗和生物科技力量,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彻底治愈卡米拉博士,并帮助她完全恢复记忆和力量;二是深入研究“芽”的独特体质和她与“心光晶石”的共生关系,试图理解“守望者”造物的奥秘,并确保“芽”的健康与稳定成长。
计划庞大而艰巨,每一个项目都面临着技术、资源和理解上的巨大鸿沟。但没有人退缩。卡米拉博士带来的真相虽然令人窒息,却也赋予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凝聚力。
基地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开始围绕着“基石计划”全速运转。
资源调配优先向五个子项目倾斜。原本用于民生改善的部分计划被暂缓,一切为了生存和守望。
学习的风气空前高涨。艾斯特拉主持的“守望者科技学院”虽然初期只有寥寥数人,但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求知的火焰。卡米拉博士即使躺在病床上,也会通过全息投影进行远程授课,讲解那些晦涩难懂的古老知识和宇宙法则。
压力也无处不在。尤其是“信标”项目,进展极其缓慢。“星忆合金”记录的信息流复杂程度远超想象,其编码方式根植于一种完全陌生的逻辑体系和数学规律,每破译一个微小的片段都可能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
卡米拉博士提醒众人:“不要试图用我们的逻辑去完全理解它们。‘观察者’的思维是更高维度的,甚至是非线性的。尝试感受其中的‘模式’和‘意图’,而非具体的‘含义’。”
这种抽象的方法论让习惯于逻辑推理的科学家们倍感挫折,但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数周后,一个微小的突破来自“芽”。她在玩耍(或者说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时,将裂纹的“心光晶石”靠近正在解析“星忆合金”数据的主机。那一刻,解析算法的效率瞬间提升了数个量级,一个之前卡了许久的复杂信息片段被成功破译!
破译出的并非具体的语言,而是一段极其简洁的、关于“识别码”和“安全距离”的宇宙规律描述!这立刻被应用于更新基地的预警系统。
看来,“芽”和这些遗物之间的共鸣,本身就是一把钥匙。
与此同时,秦雪和李静雅合作设计的“精神防护力场”原型机也进行了第一次测试。效果有限,但确实能一定程度上抵消低强度的信息湍流干扰。这无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开始。
就在一切似乎都在艰难却稳步推进时,负责监控深空信号的部门报告了一个不起眼的消息:
一支远程侦察小队,在距离基地数千光年外的一个废弃星系边缘,检测到了一次极其短暂且微弱的空间翘曲信号。信号特征无法识别,且出现后瞬间消失,未检测到任何实体舰船或能量残留。
由于信号过于微弱和短暂,该消息最初被归类为“背景噪音或未知自然现象”,优先级不高。
但这份报告,还是被例行公事地呈送到了林洛和卡米拉博士面前。
卡米拉博士只看了一眼数据波形,脸色就微微变了。
“这个信号模式……非常古老……”她喃喃道,眼中闪过一丝疑虑,“不像是自然现象……也不像是‘观察者’或已知文明的……”
“像什么?”林洛问道。
卡米拉博士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无法确定。但让我感到……不安。建议提高该方向的监控等级。”
林洛立刻采纳了建议,指令被下达。
然而,无论是他还是卡米拉博士,此刻都并未意识到,这一缕微不足道、转瞬即逝的信号涟漪,并非偶然的背景噪音。
它是投石问路的第一颗石子。
是来自更深、更古老的黑暗之中,一声几乎无法被听见的……
……叩门声。
(第一百二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