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大姐经常来点心铺,有时候带点自己做的点心,有时候就站在旁边看俩人做,偶尔还指点小伙子两句:“你这糖馅拌得有点稀,加点面粉进去,不然烤的时候容易流出来。”小伙子都认真记着,下次做的时候果然改进了不少。
这天下午,点心铺不忙,男人拿出之前从基地复印的老方子,跟小伙子说:“这是张奶奶他们收集的‘芝麻酥’方子,里面加了蜂蜜和桂花,是咱这儿快失传的老味道,今天咱们试试做。”小伙子赶紧点点头,跟着男人一起准备材料。
和面的时候,小伙子按方子加了蜂蜜,却总觉得不对劲,皱着眉说:“哥,这面团怎么有点黏手啊?是不是蜂蜜放多了?”男人也觉得奇怪,拿着方子反复看,突然想起老陈说过,老方子上的“一两”是旧制,比现在的一两少点。俩人赶紧调整用量,重新和面,这次果然好了。
烤芝麻酥的时候,小伙子一直守在炉子旁边,时不时翻面,眼睛都不敢眨。男人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想起自己当初跟着妈学做点心的场景,心里暖暖的:“以前我总觉得老手艺过时了,现在才知道,这些老方子藏着老辈人的智慧,得好好传下去。”
芝麻酥烤好了,金黄酥脆,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男人装了两盒,让小伙子送一盒去基地给苏明他们尝尝,另一盒送给他妈。小伙子拿着芝麻酥往基地走,路上遇到几个放学的孩子,看着他手里的点心,眼睛都亮了。
小伙子想起自己小时候没钱买点心,只能看着别的孩子吃的场景,心里一动,从盒子里拿出几块芝麻酥递给孩子们:“尝尝吧,刚烤好的。”孩子们接过点心,高兴地说了声“谢谢哥哥”,蹦蹦跳跳地跑了。
到了基地,苏明和马大爷正在整理“味道回忆册”,看见小伙子来了,赶紧让他坐下。小伙子把芝麻酥递给苏明:“苏叔,这是我和哥今天刚做的芝麻酥,用的是基地的老方子,你们尝尝。”
苏明拿起一块尝了尝,点点头:“不错不错,有老味道那股子香劲儿。小伙子,学得挺快啊。”小伙子有点不好意思:“都是哥教得好,还有大姐和张奶奶他们指点。”马大爷也笑着说:“好好学,以后也开个点心铺,把老味道传下去。”
小伙子点点头,眼睛里满是坚定:“我以后就想好好做老点心,跟哥一样,也给基地捐点材料,让孩子们能学更多老手艺。”苏明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只要你有这份心,肯定能做好。”
从基地回来,小伙子把孩子们吃点心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笑着说:“你做得对,老点心就是要让更多人尝到,尤其是孩子们,让他们知道以前的味道有多香。”俩人商量着,以后每周都留一些刚烤好的点心,送给镇上的留守儿童,让他们也尝尝老味道。
这天周末,男人带着小伙子来基地参加老味道聚会,小伙子还特意做了芝麻酥和糖火烧,分给大家吃。张奶奶尝了芝麻酥,笑着说:“这孩子学得真快,比你哥第一次做的还好吃。”小伙子红着脸说:“都是大家教得好。”
聚会快结束的时候,苏明站起来说:“今天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咱们基地要和男人的点心铺合作,在铺子里设个‘老手艺体验角’,每周日让孩子们去铺子里学做老点心,既能让孩子们多学一门手艺,也能让更多人知道老味道,大家看咋样?”
大伙儿都举双手赞成,男人和小伙子激动得直点头。男人说:“苏叔,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教,让孩子们都能学会做老点心。”小伙子也说:“我会把自己学到的都教给孩子们,让老味道一直传下去。”
晚上,点心铺的灯亮到很晚,男人和小伙子正在收拾地方,准备做“老手艺体验角”。男人他妈端着两碗糖水进来:“歇会儿吧,别太累了。”小伙子接过糖水,喝了一口,甜到了心里。他看着铺子里挂着的老方子,还有墙上孩子们做的小香包,心里满是踏实。
月光洒在点心铺的窗户上,映出三个人忙碌的身影。
苏明站在基地门口,看着不远处亮着灯的点心铺,嘴角露出了笑容。
“老手艺体验角”开张前一天,男人和小伙子忙到半夜才收工。俩人把铺子靠里的地方腾出来,摆了四张小桌子,还从基地搬来几个老面盆、旧擀面杖,小伙子又在墙上贴了几张孩子们画的香包图案,看着既热闹又亲切。
第二天一早,苏明就带着十几个孩子来了,有基地老手艺课堂的熟面孔,也有从点心铺常客那儿听说来的新孩子。孩子们一进门就被桌上的面团吸引了,围着桌子叽叽喳喳:“今天要做啥呀?”“我能自己揉面团吗?”
男人笑着拿出准备好的红糖和芝麻:“今天教你们做糖火烧,最简单也最考验耐心,学会了以后能做给爸妈吃。”小伙子则在旁边帮着分面团,每个面团都揉得小小的,刚好适合孩子们的小手抓握。
有个扎着丸子头的小女孩,拿起面团就往嘴里塞,小伙子赶紧拦住她:“小丫头,这是生面团,不能吃,等烤好了才能尝。”小女孩吐了吐舌头,赶紧把面团放在桌上,学着旁边朵朵的样子揉了起来,可面团总不听使唤,一会儿粘在手上,一会儿又扁扁的。
小伙子蹲下来,握着她的小手,一点点教:“手指要弯曲,把面团往中间拢,像这样轻轻揉,别太用力。”小女孩跟着学,慢慢就找到了感觉,面团在她手里渐渐变得圆滚滚的。她举着面团高兴地喊:“哥哥你看!我揉好啦!”小伙子笑着点头:“真棒,下次就能当小老师教别人了。”
苏明坐在旁边看着,马大爷则抱着爵模型,跟几个好奇的孩子讲:“你们知道不?以前老辈人做点心,跟护着这些老物件一样用心,和面要醒够时辰,拌馅要按比例来,差一点味儿就不对了。”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手里的动作却更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