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两年之约
清晨的阳光穿过沈府院中的奇树枝叶,在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七岁的沈清辞已褪去孩童的稚嫩,玄色锦袍的领口绣着完整的海棠花,长度及腰的长发用根红绳松松束着,左肩的海棠印记若隐若现,随着她的呼吸泛着淡红微光。
她握着那柄早已恢复原貌的惊鸿剑,剑尖斜指地面,在石板上划出道浅痕。没有影煞的示范,也没有谢景行的指导,玄衣女子的剑招在她脑海中自然流淌——劈、砍、刺、挑间,竟带着三百年前惊鸿帝君独有的凌厉,却又多了几分属于孩童的灵动。
“姐姐,等等我!”五岁的沈念安穿着同款缩小版锦袍,举着迷你龙纹剑跌跌撞撞追过来。两年过去,他的说话已经清晰许多,眉心的阴阳徽章不再需要刻意催动,就能自主泛着金绿光,“今天该练三脉合璧的最后一式了!”
清辞收剑转身,剑尖的红光在空中划出个圆弧,恰好绕过扑过来的弟弟。她伸手揉了揉沈念安的头发,眼底带着属于惊鸿帝君的沉稳,却又藏着姐姐的温柔:“急什么,先把基础步练熟。”
话音刚落,影煞的身影从廊柱后走出。他的玄色劲装依旧整洁,只是腰间多了块刻着海棠纹的玉佩——那是清辞去年亲手为他雕的,说是“影卫营信物该有双脉灵力加持”。骨刃在他手中泛着温润白光,却不再需要用来示范招式,只是静静护在一旁。
“小主的剑招,比去年又精进了。”影煞的声音带着欣慰。两年间,他早已不再是“教剑者”,而是“守护者”——清辞体内的惊鸿灵识逐渐觉醒,不仅不需要他人指导,甚至能反过来纠正沈念安的动作,“谢公子说,今日凤族会有人来。”
“凤族?”清辞挑眉,惊鸿剑在她手中轻轻颤动,像是在呼应这个名字。她想起两年前那根化作光屑的凤羽,还有堂屋木架上那柄缠着红绳的木剑,“是来取凤辞哥哥的册子吗?”
正说着,谢景行的金龙羽翼从空中掠过,落在院中的空地上。他身后跟着位穿着青衫的少年,眉眼间竟与凤辞有几分相似,只是眼角没有朱砂痣,身上的灵力纯净无杂,带着凤族特有的温暖。
“这位是凤族的新族长,凤屿。”谢景行介绍道,金龙护腕泛着淡金光,与清辞的红光、沈念安的金绿光轻轻共鸣,“他是凤辞的堂弟,特意来履行凤辞的遗愿。”
凤屿对着清辞和沈念安深深鞠躬,手中捧着个精致的木盒:“两年前,堂兄临终前曾传信回凤族,说双脉传承者会守护凤族本源。今日前来,一是归还这本‘凤族本源记载’的正本,二是邀请两位去凤族圣地,完成白裘先祖未竟的仪式。”
清辞接过木盒,打开的瞬间,里面的册子与她手中的副本同时亮起绿光。两本册子自动合拢,化作本完整的典籍,封面上的凤凰图案竟与她的惊鸿剑产生共鸣,在院中凝成只巨大的虚影。
“是白裘先祖的灵识!”沈念安指着虚影,兴奋地拍手。虚影中的白裘女子对着清辞微微点头,手中托着颗绿色的晶石,正是当年封印万魔主的凤族本源碎片,“她在说,需要双脉灵力和神族血脉,才能彻底净化圣地的魔气。”
清辞握紧惊鸿剑,剑尖的红光与虚影的绿光交织。她能感觉到,体内的惊鸿灵识正在欢呼,像是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影煞的骨刃突然出鞘,在她身边站定,玄色披风猎猎作响:“小主去哪,我就去哪。”
沈宗主和沈夫人从堂屋走出,两年间,他们的身体已完全康复。沈宗主手里拿着个新的罗盘,上面刻着凤族圣地的方位:“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这两年我们也没闲着,把万魔窟的残余魔气都清理干净了。”
沈夫人笑着把个布包递给清辞,里面是两件新做的锦袍,领口绣着凤族的图腾:“去凤族要多待些日子,记得照顾好自己和念安。”她的目光落在凤屿身上,“也麻烦凤族长多照拂。”
当天下午,众人准备启程。清辞站在院中的奇树下,看着那株已长到半人高的伴生花,花瓣上的光丝与她的惊鸿剑产生共鸣。她伸手摘下片花瓣,轻轻放在堂屋的木架上,与那柄缠着红绳的木剑放在一起:“凤辞哥哥,我们去你的家乡看看。”
沈念安抱着那只木雕凤凰,把它放在伴生花旁:“等我们回来,给你带凤族的灵果!”
食龙兽早已长大许多,如今能轻松载着两个孩子。清辞坐在食龙兽背上,握着惊鸿剑,看着身后越来越远的沈府,突然回头对影煞和谢景行笑道:“你们说,凤族圣地的星星,会不会和沈府的一样亮?”
影煞的骨刃泛着白光,与谢景行的金龙护腕同时亮起:“会的。”
凤屿骑着只雪白的仙鹤,在前方引路。他回头看着那对姐弟,还有守护在他们身边的影煞和谢景行,突然想起凤辞临终前的信:“双脉传承者,不仅是凤族的希望,也是所有生灵的守护者。”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清辞握着惊鸿剑,感受着体内流淌的双脉灵力,还有那属于惊鸿帝君的记忆。她知道,这次去凤族圣地,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属于她的故事,早已不再是“大佬转世”的复刻,而是带着身边人的温暖,书写属于自己的传承。
而沈府院中的伴生花,在他们离开后,突然绽放出最灿烂的光芒,花瓣上的光丝与天空中的星辰连成线,像是在为他们指引回家的路。
两年之约已至,新的旅程,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