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下达得极快,也极低调。
没有经过内阁廷推,没有通过吏部备案,完全是以崇祯皇帝中旨(不经正规程序,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谕令)的形式,由司礼监和锦衣卫秘密执行。
“大明皇家资产管理总公司督办郎中”这个不伦不类、闻所未闻的官职,以及“数据核查”这项模糊却权力可大可小的职责,被硬生生塞进了大明的官僚体系。秩正五品,看似不高,但加上“钦差”身份和“临机专断”之权,其实际能量足以让一省巡抚都心生忌惮。
沈炼被任命为陈远的副手,兼任护卫统领,带领一队精锐锦衣卫随行。这既是保护,也是监视。王承恩亲自将一面刻有“如朕亲临,数据核查”八个字的玄铁令牌交给了陈远,叮嘱道:“陈郎中,陛下的期望,杂家的干系,可都系于你一身了。望你好自为之,莫要行差踏错。”
陈远郑重接过令牌,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和沉甸甸的分量。
没有盛大的欢送仪式,甚至很多京城官员都不知道有陈远这么一号人物被骤然擢升。在一个清晨,陈远换上了崭新的五品官袍,与沈炼及其麾下锦衣卫,骑着快马,悄然离开了京城,直奔大名府而去。
路上,沈炼依旧沉默寡言,但对陈远的态度,明显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尊重,而非之前的纯粹押解。
“沈百户,”陈远主动开口,“此番前往大名府,名为核查数据,实为刮骨疗毒,必会触动无数人利益,阻力可想而知。我们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立威,也能快速见效的突破口。”
沈炼目视前方,声音平淡:“陈大人是主官,但有吩咐,沈某及麾下儿郎,自当奉命行事。至于突破口……大名府下辖州县众多,不知大人属意何处?”
陈远微微一笑,目光锐利:“不,我们不去州县。我们直接去大名府漕运分司!”
漕运!明清帝国的经济命脉!大名府地处运河要冲,其漕运分司掌管着附近数州县的漕粮征收、转运,是油水最丰厚、关系网最盘根错节、账目也最可能混乱不堪的地方!拿下这里,足以震动整个大名府官场!
沈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归于平静:“漕运分司……确实是个好地方。”
数日后,大名府漕运分司衙门。
正值漕粮北运的季节,衙门口车水马龙,运丁、书吏、粮商穿梭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分司主官,从五品的转运判官周文昌,正在后堂与几名心腹师爷品茶,商议着今年如何“漂没”(以损耗为名贪污漕粮)以及打点各方关系的份额,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突然,一名门房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脸色煞白:“大……大人!不好了!外面……外面来了一队锦衣卫!为首的是个年轻官员,拿着令牌,说要……要查账!”
“哐当!”周文昌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猛地站起,脸上血色瞬间褪尽:“锦……锦衣卫?查账?怎么可能!他们凭什么查我漕运的账?!”
他强自镇定,整理了一下官袍,带着人快步来到前衙。
只见衙门大院已被一队杀气腾腾的锦衣卫控制,所有书吏、运丁都被赶到一边,噤若寒蝉。一名身着五品青袍的年轻官员,正负手站在院中,打量着周围的仓廪和忙碌的景象,神色平静。他身旁,站着面容冷峻的沈炼。
“在下大名府漕运分司判官周文昌,不知这位大人是?”周文昌挤出一丝笑容,上前拱手。
陈远转过身,亮出那面玄铁令牌,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院落:“本官,大明皇家资产管理总公司督办郎中陈远,奉旨核查数据。周判官,请将漕运分司近三年所有账册、库房记录、船只调度文书,即刻移送本官查验。”
“皇家资产管理总公司?”周文昌一愣,他从未听过这个衙门,但“奉旨”二字和那面透着煞气的令牌做不得假。他心中稍定,只要不是刑部或都察院那些专门找茬的衙门就好,一个听都没听过的衙门,能查出什么?
“原来是陈郎中,失敬失敬。”周文昌笑容轻松了些,“只是漕运账目繁杂,涉及军国大事,非比寻常。大人若要查阅,是否容下官先向漕运总督衙门和户部报备一声?也好派些熟悉账目的书吏协助大人?”
这是典型的拖延和推诿之术。
陈远笑了,笑容很冷:“周判官,本官奉的是皇命,持的是御赐令牌,有临机专断之权。莫非,漕运总督衙门和户部的规矩,比陛下的旨意还大?还是说,你这漕运分司的账目,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地方,怕本官看?”
周文昌脸色一变:“陈大人此言差矣!下官只是依例行事……”
“不必了。”陈远打断他,对沈炼道:“沈百户,让你的人,立刻接管所有账房、库房!将所有账册文书,全部封存,运至本官行辕!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沈炼一挥手,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立刻行动,不顾漕运分司衙役的阻拦,直接冲向各处要害。
“陈远!你……你放肆!”周文昌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陈远,“你无凭无据,竟敢强封漕运衙门!我要上奏弹劾你!”
“弹劾?”陈远走到他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目光如同看着一个死人,“周判官,你还是先想想,如何向陛下解释,你库房里那些以次充好的漕粮,以及账面上那每年近万石‘莫须有’的损耗吧!”
周文昌如遭雷击,蹬蹬蹬连退三步,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他怎么知道?!这些核心机密,连他的心腹师爷都未必完全清楚!
陈远不再理会他,转身走向已经被锦衣卫控制的账房。他带来的几名从上官县“数据组”抽调来的骨干(赵顺等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始他们最擅长的工作——数据挖掘。
漕运分司的账目,比上官县的档案要庞大和复杂十倍、百倍。但在陈远设定的标准化表格和交叉验证方法面前,再复杂的假账,也终将露出马脚。
一场针对大名府最肥硕利益集团的“审计风暴”,在陈远抵达的第一天,就以最猛烈、最不容置疑的方式,悍然掀开了序幕!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整个大名府官场。
所有官员都感到了一阵刺骨的寒意。
这个空降的、名为“陈远”的钦差,不按常理出牌,手段狠辣,目标明确,直指要害!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队锦衣卫,更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名为“数据核查”的恐怖武器!
大名府的天,真的要变了。
(第11章结束。主角以雷霆手段直捣黄龙,选择漕运作为突破口,展现其果断和精准的战略眼光。强大的阻力与主角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冲突一触即发,悬念在于主角能否从复杂的漕运账目中找到确凿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