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的蜡烛燃到了第三根,蜡油顺着铁皮底座淌下来,在课桌上积成一小滩凝固的黄。
击退畸变体后过去一个小时,最初的慌乱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甸甸的饥饿感。
所有人早上都只吃了点早餐,刚才的对抗又耗光了力气,此刻肚子里的空响,在寂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张老师把最后半瓶矿泉水递给赵琳,看着她小口抿着,才转向众人:“我们得出去找物资。”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教室里没有食物,也没有药品,撑不了多久。小卖店在教学楼一楼东侧,医务室在西侧,两个地方离得近,我们可以一次性去拿。”
陈浩立刻放下手里的红笔,练习册上的错题还没改完,却本能地挺直了背:“我跟张老师一起去,李铭也去,你力气大,能帮忙搬东西。”
“王静,你留在教室,把我们之前记的畸变体弱点整理好,万一有情况,你能指导大家应对。晓雨,赵琳,你们协助王静,看好门窗,别让东西进来。”
“我也想去!”
赵琳突然抬头,手里还攥着那盒从医务室找到的彩色铅笔,笔尖在纸上顿了顿,“我能画路线图,刚才我们过来的时候,我记了走廊里的拐角和障碍物。”
林晓雨也跟着点头,笔记本摊在膝盖上,上面已经画了简单的教学楼平面图:“我也去,我能记物资清单,避免漏拿东西。而且……我想找几本没被污染的书。”
她的声音很小,却带着坚持,文学社的她,总觉得文字里藏着能支撑下去的力量。
王静推了推眼镜,指尖在物理笔记本上划过:“我跟你们一起去。”
她的理性让她无法安心待在教室,“我能规划路线,避开畸变体可能出现的区域。”
“刚才观察到,它们喜欢阴暗的地方,走廊尽头的楼梯间和卫生间要绕开。而且我懂基础的急救知识,去医务室拿药时,能分辨哪些能用。”
张老师看着眼前的几个孩子,眼底泛起一丝暖意:“好,我们一起去。但必须听指挥,李铭走最前面,用长矛探路,陈浩断后,注意身后的动静;我和王静在中间,保护晓雨和赵琳。”
李铭立刻站起来,把削尖的拖把杆扛在肩上,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卷新的电工胶带。
是从小卖店货架上找到的,他仔细地把胶带缠在矛杆中部,增加握感:“放心,我走前面!刚才那怪物我都能打退,再遇到也不怕!”
他拍了拍胸脯,运动服上的汗渍还没干,却透着一股少年人的冲劲。
出发前,所有人都做了简单的准备:陈浩把美工刀别在腰后,张老师把教案卷成筒,里面塞了几块从课桌上拆下来的木板,应急时能当盾牌。
王静把手机调成手电筒模式,塞进袖口,方便随时拿出来。
林晓雨把笔记本和笔揣在口袋里,还特意拿了块干净的纸巾,叠得整整齐齐,赵琳把画夹抱在怀里,里面的画纸上,那盏小小的灯,被她用铅笔涂得更亮了些。
走廊里弥漫着浓郁的腥气,浊色的天光从窗户透进来,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李铭走在最前面,长矛的尖端正对着前方,每走一步都轻轻戳一下地面,试探是否有粘液。“小心脚下。”
他低声提醒,“这里有粘液,别踩滑。”
陈浩跟在最后,目光警惕地扫过身后的拐角。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还有身边林晓雨轻轻的呼吸声,赵琳攥着他衣角的手,微微有些发抖。
“别怕。”他小声说,“我们很快就回来。”
走到教学楼一楼的拐角处,王静突然停下脚步,抬手示意大家别动。
“前面有声音。”
她的耳朵贴在墙上,仔细听着,“像是触手划过地面的声音,很轻,应该是只小型的畸变体。”
李铭立刻握紧长矛,身体紧绷,像蓄势待发的豹子:“在哪?我去解决它!”
“别冲动。”
张老师拉住他,“我们的目标是物资,不是跟怪物硬碰硬。王静,有没有别的路?”
王静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忆教学楼的布局:“有,从教师办公室穿过去,那里有个侧门,能直接到小卖店后门。但办公室里可能有桌椅挡住路,需要搬开。”
“走侧门。”
陈浩立刻决定,“搬桌椅虽然费力气,但比跟畸变体硬碰硬安全。”
教师办公室里一片狼藉,办公桌倒在地上,文件散落一地,黑板上还留着没写完的板书,被浊色的天光染得扭曲。
李铭和陈浩一起,把挡住门的办公桌搬到一边,汗水顺着李铭的额角往下淌,他却没停下:“快了,再搬一下就能过。”
赵琳跟在后面,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办公桌抽屉里的一盒彩色铅笔,那是美术老师的办公桌,铅笔盒没被污染,颜色依旧鲜亮。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把铅笔盒拿出来,抱在怀里,像是握住了一点微弱的光。
林晓雨则在一堆散落的文件里,发现了一本没被污染的诗集,封面是淡蓝色的,上面印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她偷偷把诗集放进笔记本里,指尖划过书页,心里忽然踏实了些,哪怕世界变成这样,还有文字能给她力量。
从小卖店后门进去时,一股混杂着零食甜味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货架倒了大半,饼干、薯片散落在地上,有些包装袋被粘液腐蚀出了洞,里面的零食变成了灰黑色的粉末。
“只能拿密封包装的。”
王静蹲下身,仔细检查着散落的零食,“饼干、巧克力、矿泉水,这些能长期保存。”
李铭和陈浩一起,把还完好的货架扶起来,找到几箱未开封的矿泉水和压缩饼干,还有几包纸巾、蜡烛和打火机。
“这些蜡烛有用。”
张老师拿起蜡烛,“晚上没有电,蜡烛能照明,还能稍微驱散点腥气。”
林晓雨在货架最底层,找到几包未被污染的笔记本和笔,她把之前的笔记本里的内容,小心翼翼地抄到新笔记本上,旧的那本,封面已经被粘液溅到,开始发黑。
“要留着记录。”她对自己说,笔尖划过新的纸页,比之前更有力。
离开小卖店,往医务室走的路上,果然遇到了王静说的小型畸变体。
只有篮球大小,触手更细,却更灵活,正趴在医务室门口的台阶上,啃食着一片掉落的树叶。
“我来。”
李铭压低声音,握紧长矛,慢慢绕到畸变体身后,猛地把长矛刺了过去。
长矛尖精准地扎在畸变体的关节处,只听“噗”的一声,畸变体瞬间瘫软下去,变成了一滩灰黑色的液体。
“搞定!”李铭松了口气,擦了擦额角的汗。
医务室里的情况比小卖店好一些,货架虽然乱,但药品大多还在。
张老师仔细地分类:“消毒水、碘伏、绷带、纱布,这些是外伤用的;退烧药、感冒药、止痛药,这些是内服用的。”
他把药品放进几个干净的塑料袋里,贴上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纸,用铅笔标注清楚。
王静则在检查药品的保质期,把过期的挑出来:“这些过期的不能用,会有副作用。”
她的动作很细致,推眼镜的频率比平时快了些,长时间的紧张,让她有些疲惫,却依旧保持着理性。
赵琳在医务室的抽屉里,找到一盒未开封的素描本,她轻轻翻开,纸页洁白,没有被污染。
她拿出刚才找到的彩色铅笔,在第一页画了一朵小小的花。
花瓣是粉色的,花蕊是黄色的,背景是淡淡的蓝色,像是正常的天空。“会好起来的。”她小声说,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坚定。
回到教室时,天已经擦黑。所有人都累得够呛,却没人抱怨,一起把物资分类放好:食物和水放在讲台边,药品放在靠窗的桌子上,蜡烛和打火机放在角落,生活用品分给每个人。
“我们得制定点规则。”张老师坐在椅子上,喝了口矿泉水,“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出乱子。”
陈浩拿出新笔记本,笔尖悬在纸上:“首先是轮班守夜。晚上不能所有人都睡,得有人看着,防止畸变体偷袭。”
他抬头看向众人,“张老师,您值凌晨两点到四点,这段时间最累,您经验丰富,我们放心,我和李铭值晚上八点到十二点,我们体力好。”
“王静、晓雨、赵琳值十二点到两点,你们可以轮流睡,每人值二十分钟,怎么样?”
“我没问题。”李铭立刻点头,“我晚上精神好,一直熬夜都没有问题。”
王静推了推眼镜:“可以,我会定好手机闹钟,不会睡过头。”
林晓雨和赵琳也跟着点头,她们知道自己体力不如男生和张老师,却也不想拖后腿。
“还有保持安静。”
张老师补充道,“说话要小声,走路轻一点,避免碰撞桌椅发出声音,畸变体对声音很敏感,我们不能吸引它们过来。”
“另外,每次出去找物资,最多三个人,必须有李铭或者我跟着,保证安全。”
所有人都同意,陈浩把这些规则一条一条写在笔记本上,贴在教室的墙上,用蜡烛的光照着,每个人都看了一遍。
“对了,还有这个!”
李铭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收音机,是从小卖店货架最上面找到的,之前忙着搬东西,忘了拿出来。“不知道能不能用。”
他把收音机递给王静,“你懂这个,帮看看。”
王静接过收音机,按下开关,里面只有“滋滋”的杂音。她皱了皱眉,调整着调频旋钮,手指慢慢转动,杂音渐渐变小,隐约传来一阵模糊的声音。
“……魔都……第三中学……附近……军队……正在组织……救援……请幸存者……保持冷静……等待……”
“有信号!”
李铭激动地压低声音,差点跳起来,“是军队!他们在组织救援!”
林晓雨的笔尖顿了顿,在笔记本上写下:“2023年x月x日,夜,收到军队救援信号。”她的字迹比之前工整了许多,还在后面画了一个小小的感叹号。
赵琳打开画夹,在那盏灯的旁边,又画了一个小小的军人剪影,穿着绿色的军装,手里举着枪,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张老师看着收音机,眼底泛起一丝泪光,他轻轻拍了拍李铭的肩膀:“你看,我没骗你们,会有救援的。我们只需要再撑几天,就能出去了。”
陈浩握紧了手里的红笔,之前圈错的那道数学题,此刻好像有了答案。
就像他们现在的处境,虽然难,但只要一步一步走,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蜡烛的光在教室里跳动,映着每个人的脸,有疲惫,却更多的是希望。
窗外的浊色天穹依旧阴沉,可教室里的空气,却像是被这小小的火苗烘得暖了些。李铭拆开一包饼干,分给每个人,饼干很干,却没人抱怨。
王静把收音机放在窗边,偶尔调整一下频率,希望能听到更清晰的声音;林晓雨捧着那本诗集,小声地念着里面的句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赵琳趴在桌子上,用彩色铅笔在素描本上画着,画的是一间明亮的教室,窗外是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教室里的人都在笑,没有浊色,没有畸变体,只有阳光和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