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的清城已经带了些冷意,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就热闹了起来。
学生们背着书包,手里拿着刚买的豆浆油条,说说笑笑地往教学楼走。但最近几天,一种莫名的诡异感,悄悄笼罩了学校周边。
最先发现异常的是小卖部老板张叔。他守了这铺子十几年,门口总趴着几只流浪猫,温顺得很,学生们偶尔会喂点剩面包,猫咪也不躲闪。
可这周一早上,张叔刚开门,就看到那几只流浪猫缩在墙角,毛发倒竖,对着空气龇牙咧嘴,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像在害怕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怪了,这猫平时挺乖的,今天怎么跟见了鬼似的?”
张叔嘀咕着,刚想上前喂点猫粮,猫咪却“嗖”地一下蹿进了旁边的小巷,连头都没回。
这事很快在学生间传开了,越来越多的异常跟着冒了出来。
周二下午,高二(2)班的李同学在教学楼后的杂物间找旧课本时,发现堆在角落的几个金属小盒子不见了。
那是美术老师用来装颜料的,盒子是铜制的,有点分量,平时没人会动。
周三早上,医务室一下子来了三个学生,都说头晕得厉害,皮肤还发痒,校医量了体温,一切正常,开了点感冒药,可学生吃了也没见好,反而到了下午,又多了两个症状一模一样的学生。
“你们有没有觉得最近学校周边怪怪的?”
周四的课间,慕白雪趴在课桌上,对着林晚星和帝君涛小声说,“我昨天放学看到隔壁班的同学在操场边捡东西,结果刚碰到那个东西,手就开始发红,还说有点麻,后来赶紧去了医务室,到现在还没好呢。”
帝君涛皱了皱眉,他昨天晚上巡逻学校周边时,也觉得不对劲,平时热闹的小巷,最近傍晚就没什么人了。
连路灯好像都比以前暗了些,走在里面,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盯着自己,身上的灵力偶尔会轻微颤动,像是在预警。
“我也感觉到了,好像有股阴沉沉的气息,在学校周边飘着,跟石阿龙身上的邪气很像。”
林晚星放下手里的笔,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那上面记满了最近的异常事件,每一条都标了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况。
“你们看。”
她指着笔记本上的记录,“流浪猫异常是在周一早上,杂物间失窃是周二下午,学生出现不适是周三早上,今天又有同学碰到东西手发红。”
“这些事都集中在学校周边,而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地点也越来越靠近教学楼。”
她顿了顿,指尖在“学生不适”那条记录上划了一下:“这些学生的症状都一样,头晕、皮肤发痒、接触物品后发红发麻,这不是普通的感冒。”
“更像是中了低阶蛊毒的反应,石阿龙肯定在学校周边用了蛊虫,而且一直在试探。”
石阿岩坐在旁边,听到这里,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他攥紧了手里的银铃铛,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铃铛里的寻踪蚁微微发烫,像是在感应到什么危险的气息。
“他在找机会。”
石阿岩的声音有点发颤,“他多次失败后,肯定更焦躁了,想在学校周边制造混乱,趁机找‘养料’,或者……找涛哥。”
午休时间,教室里的学生大多去了食堂,只有林晚星、帝君涛、慕白雪和石阿岩留在了教室。
林晚星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清城本地的几个论坛和购物网站,她在找石阿龙可能留下的痕迹。
“石阿龙要养蛊,肯定需要特定的材料,比如阴湿的土壤、旧布料、金属物件,这些东西他要么自己找,要么在网上买。”
林晚星一边说,一边快速浏览着网页,“我查了最近一周的本地论坛,有几个帖子提到‘老城区有人卖奇怪的土壤’‘有人收购旧铜器’。”
“还有一个帖子说‘网购了不知名的虫子,收到后发现很吓人’,这些都可能跟他有关。”
她点开一个购物网站的交易记录,指着一条“收购旧布料”的信息:“这个卖家的地址在老城区,跟石阿龙之前活动的范围重合,而且交易时间是上周六。”
“也就是我们上次追他之后,他肯定是在准备新的蛊术,需要这些材料。”
慕白雪凑过来看屏幕,越看越担心:“他买这些东西干什么啊?不会是想在学校里用蛊吧?那同学们岂不是都有危险?”
石阿岩摇了摇头,眼神里带着一丝凝重:“他不敢在学校里直接用厉害的蛊术,学校人多眼杂,而且有涛哥在,他怕被我们抓住。”
“但他会用低阶蛊虫制造混乱,比如让宠物异常、学生不适,这样既能试探我们的反应,又能趁机收集‘精气’。”
“低阶蛊虫可以吸收普通人的微弱精气,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足够他养更厉害的蛊了。”
帝君涛看着屏幕上的信息,心里的火气有点上来了:“这个石阿龙,居然敢在学校周边搞小动作,欺负普通人,太过分了!我们得赶紧找到他,不能让他再害人!”
林晚星却冷静地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他现在很焦躁,却还在有条不紊地准备材料,说明他在计划一个更大的动作。”
“他不会满足于低阶蛊虫,肯定在憋一个‘大招’,我们得先弄清楚他的计划,才能对症下药。”
她关掉购物网站,打开了学校的监控系统,这是她拜托信息技术老师帮忙调的,能看到学校周边的主要路口。
“你们看这里。”
她指着监控画面里的一个模糊身影,“昨天晚上十点,这个穿连帽衫的人在学校西门徘徊了很久,手里还提着一个黑色的袋子,跟石阿龙的身形很像。他一直在看教学楼的方向,好像在观察什么。”
石阿岩凑到屏幕前,仔细看了看那个身影,脸色更沉了:“是他!”
他肯定地说,“他在观察学校的人流规律,尤其是学生集中的时间,比如早上上学、中午放学、下午放学。”
“这些时间段人最多,最适合用大范围的蛊术制造混乱。”
下午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操场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四人小组坐在操场角落的长椅上,气氛却比平时凝重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