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夜探古衙
吴道一夜未眠。
明尘的话语在耳边回荡,字字惊心。青铜门后的存在附于三藤魂魄之中,记忆苏醒之日或许就是灾厄降临之时。这解释了为何要设下重重封印——不是要隐瞒,而是保护。
“第一世,你选择牺牲自己封印青铜门。”吴道对着虚空轻语,仿佛在与前世的自己对话,“这一世,我绝不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
晨光微熹时,他做出决定:既要解除三藤的魂伤,又要找到方法分离她魂魄中附着的存在。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五门秘术博大精深,未必没有希望。
首先需要更多信息。那枚青铜碎片或许就是突破口。
吴道取出碎片,置于掌心。咬破中指,滴血其上:“卜门秘术,血溯根源!”
血液触及碎片,竟被迅速吸收!碎片表面浮现出细密纹路,比之前更加清晰。这些纹路并非装饰,而是某种古老的封印符文。
“相门观微,洞察秋毫。”吴道双目金光微闪,视野放大数十倍。符文在他眼中活了过来,每一笔划都蕴含着独特的力量流转。
研究半晌,他倒吸一口凉气:“这不是封印,是坐标!”
这些符文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方位标记,指向某个特定地点。吴道取来延吉城地图,以血为引,将符文映射其上。光芒闪烁间,一个位置逐渐清晰——
县衙大牢!
恰在此时,敲门声响起。崔三藤端着早餐站在门外,眼下带着淡淡青黑,显然也没睡好。
“听说先生昨日受伤,我做了些药膳。”她将食盒放在石桌上,目光触及青铜碎片时突然定住,“这是...”
“昨日狐妖所留。”吴道仔细观察她的反应。
崔三藤伸出手,却在即将触碰时缩回:“我好像...梦见过类似的东西。梦里有很多门,门上都是这种纹路...”
她突然抱头蹲下,面露痛苦:“头好痛!好像有什么要钻出来...”
吴道急忙扶住她,医门安魂术自然运转。气息探入的瞬间,他清晰感觉到三藤魂魄中那股异样存在正在躁动!而引发躁动的源头,正是青铜碎片!
他立即将碎片收起,全力运转安魂术:“放松,不要抗拒。”
片刻后,崔三藤渐渐平静,虚弱地问:“我到底怎么了?这些怪梦和头痛...”
“魂伤未愈,需要时间调养。”吴道避重就轻,“今日好生休息,不要多想。”
送走三藤后,吴道神色凝重。碎片能引发她魂魄异动,说明与青铜门关联极深。县衙大牢必须一探,但白日不便行动,需待夜深。
他闭目调息,开始准备夜间所需符箓。朱砂黄纸铺开,笔走龙蛇间,一道道秘符渐成。
“山门隐身符、医门迷香符、相门破障符...”吴道笔下不停,“命门避劫符也不能少。”
画到第五道卜门探路符时,笔尖突然一顿,朱砂在纸上晕开不祥的痕迹。心血来潮,凶兆显现!
吴道掐指一算,面色微变:“今夜子时,大凶险藏。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收起符箓,他转而取出五枚铜钱,布成小型卦阵:“卜门问天,吉凶何解?”
铜钱转动,最后定格在一个罕见的卦象上——凶中藏吉,死里求生。生机指向...东北方!
“东北方,正是县衙位置。”吴道若有所思。
夜幕很快降临。子时将至,吴道悄无声息地离开住处,如一片落叶飘向县衙。
延吉城宵禁已久,街上空无一人。只有打更人的梆子声偶尔响起,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清晰。
县衙墙高丈余,但对吴道来说如履平地。山门轻身术施展,他如狸猫般翻墙而入,落地无声。
大牢在县衙西北角,单独成院。奇怪的是,本该有狱卒看守的门口空无一人,只有一盏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昏黄的光。
吴道心生警惕,相门观气术悄然运转。只见大牢上空黑气弥漫,其中夹杂着缕缕血光,大凶之兆!
既来之则安之。他贴上隐身符,身形渐渐模糊,融入阴影之中。
进入大牢,一股霉味混合着血腥气扑面而来。走廊两侧的牢房大多空着,最里间却隐约传来呻吟声。
吴道潜行而至,只见一间特殊牢房内,李公子被五花大绑在木架上,浑身血迹斑斑,显然受过重刑。
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正在自言自语,声音忽男忽女:
“不够...还不够...”
“放开我!你这恶魔!”
“血祭需要更多...青铜门终将开启...”
吴道瞳孔收缩——这是附体之症,而且不止一个存在附身!
他悄然取出青铜碎片,碎片果然微微发热,上面的符文发出淡淡幽光。
“谁在那里?!”李公子突然扭头,眼睛完全变成黑色,“我闻到...同类的气息...”
隐身符居然无效!
吴道索性现出身形:“你不是李公子。”
“呵呵呵...”李公子发出尖锐的笑声,“好敏锐的感知。你是那天的术士?”
吴道不答,反问道:“你们是什么?为何附身于此?”
“我们?”李公子的脸扭曲起来,声音忽变粗犷,“我们是远古的囚徒,青铜门后的冤魂!”
声音又变回尖锐:“和他废话什么?拿下他!他的灵魂力量强大,正是上好的祭品!”
黑气从李公子七窍中涌出,化作数条锁链缠向吴道!
“山门秘法,金钟护体!”吴道掐诀,周身泛起金光。黑气锁链撞上金光,发出刺耳摩擦声。
“有点本事!”黑气中浮现一张鬼面,“但还不够!”
更多黑气从牢房各个角落涌出,原来整个牢房早已被污染!金光开始动摇,隐身符也无火自燃,化为灰烬。
吴道临危不乱,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医门迷香符:“安魂定魄,敕!”
符箓燃烧,散发出奇异香气。黑气顿时紊乱起来,发出阵阵嘶吼:“这是...萨满的安魂香?!你怎么会...”
机会!吴道趁机突进到李公子身前,并指点向其眉心:“相门探魂,显!”
一幕幕记忆碎片涌入吴道脑海——
井中女尸...青铜碎片...神秘仪式...还有一个背后主使的身影!
就在即将看清那身影面容时,一股巨力突然将吴道震开!李公子浑身骨骼咔咔作响,黑气凝聚成实体:
“你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危机时刻,吴道怀中的青铜碎片突然发热发亮!所有黑气如遇克星,尖啸着被吸入碎片之中!
李公子软倒在地,昏迷不醒。牢房恢复平静,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
吴道喘着气捡起碎片,发现上面多了一道细微裂纹。
“原来你能吸收这些邪物...”他若有所思,“但似乎有极限。”
检查李公子状况后,吴道眉头紧锁。附体的邪物虽被吸收,但李公子的魂魄也已受损,恐怕难以清醒。
正要离开,忽然发现地面有些异常。相门观微术下,地砖的纹路似乎隐藏着什么。
摸索片刻,他找到一块活动的地砖。掀开后,下面竟藏着一本笔记和几件古怪器物。
笔记是李公子的字迹,记录了他如何得到青铜碎片、如何进行血祭仪式。但最后几页字迹突变,仿佛换了一个人:
“三门已开,六器齐聚之日,青铜重光之时...”
“萨满之血为钥,五门之主为祭...”
“长白龙动,万物归虚...”
吴道越看越心惊。这背后果然有个大阴谋!对方不仅知道青铜门,还针对他和三藤!
那些器物更是诡异:一个刻满符文的青铜铃铛,半块人皮地图,还有一枚冰晶般的羽毛。
特别是那羽毛,触手生寒,却让吴道感到莫名的熟悉——这与崔三藤的气息十分相似!
突然,远处传来脚步声和喧哗:“大牢有动静!快去看看!”
吴道急忙将东西收好,贴上最后一张隐身符,悄然离开。
就在他翻出县衙高墙时,怀中青铜铃铛无风自响了一声!
“叮铃——”
清脆的铃声在夜空中格外突兀。
“谁在那里?!”墙内传来守卫的喝声。
吴道急忙隐匿身形,心中却是一沉——这铃铛不简单,竟能破隐身效果!
更麻烦的是,铃声响起的同时,他明显感觉到怀中那枚青铜碎片的裂纹扩大了几分,一丝黑气从中逸出,迅速消散在夜空中。
“不好!”吴道暗道不妙,那黑气显然是去报信的!
他立即转身,不再直接返回住处,而是绕向城东。同时手中掐诀:“卜门迷踪,乱天机!”
数道符箓射出,扰乱周围气场,延缓追踪。
然而就在经过一条小巷时,他忽然感到一阵心悸——前方阴影中,有什么东西正在等着!
吴道停下脚步,缓缓取出那枚冰晶羽毛。羽毛在月光下泛着淡蓝光芒,照亮了前方景象。
巷子尽头,站着三个身影。装束怪异,面覆青铜面具,正是笔记中描述的“接引使者”!
“五门之主,恭候多时了。”中间那人开口,声音如金属摩擦,“交出圣物,可留全尸。”
吴道冷笑:“就凭你们?”
“加上我们呢?”身后传来声音。吴道回头,只见另外三个同样装束的人堵住了退路。
六对一,形势危急!
吴道心念电转,突然将冰晶羽毛举高:“你们要的是这个?”
所有面具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羽毛上,眼神狂热。
“就是现在!”吴道突然将羽毛往空中一抛,同时双手齐出:“医门迷香符!山门地动术!”
烟雾弥漫,地面震动!面具人们阵脚大乱!
吴道趁机突袭左侧敌人,一招“命门点穴手”将其制服,打开缺口!
但就在他即将脱身时,怀中青铜铃铛再次自响!这次声音尖锐刺耳,让他动作一滞!
就这一瞬间的耽搁,一道银丝悄无声息地缠上他的脚踝!
“缚灵丝!”吴道变色。这是专门对付修行者的法器!
更多银丝缠来,转眼间他已如困茧中!面具人们围拢过来,眼中露出得意之色。
危机时刻,远处忽然传来清脆的鼓声!咚咚——咚咚——节奏奇特,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力量。
面具人们闻声顿时骚动起来:“净灵鼓?!不可能!”
吴道怀中的青铜碎片突然发热,与鼓声产生共鸣!缚灵丝应声而断!
一道身影从天而降,蓝衣飘飘,手执神鼓——正是崔三藤!
“先生快走!”她一边击鼓一边喊道,“我梦见你有危险,就赶来了!”
鼓声越来越急,面具人们抱头惨叫,显然极为痛苦。
吴道抓住机会,一把拉住崔三藤:“走!”
二人疾奔出巷,身后传来面具人不甘的嘶吼:“崔家血脉!你逃不掉的!青铜终将重光!”
直到回到吴道住处,两人才松了口气。
“三藤姑娘,你怎么会...”吴道刚要询问,却见崔三藤脸色苍白,身子摇摇欲坠。
他急忙扶住,医门探脉术下意识运转。这一探之下,顿时心惊——三藤的魂魄损耗极大,仿佛刚才的鼓声消耗了她大量本源!
“我没事...”她虚弱地笑笑,“就是突然很累...好像做了很重的话...”
话未说完,人已昏睡过去。
吴道将她安置在床上,面色凝重至极。净灵鼓声能驱邪,但对施术者消耗极大。以三藤现在的状态,根本不该使用!
更让他担忧的是,在刚才的探脉中,他明显感觉到那封印又松动了几分。而这次,封印下的存在似乎更加躁动了...
取出今晚所得的笔记和器物,吴道在灯下仔细研究。当翻到笔记最后一页时,他的目光凝固了。
那里画着一个简易地图,标注着六个地点。其中五个已经打叉,唯剩最后一个还在闪烁——长白山天池!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月圆之夜,天池倒影,青铜门开。”
吴道抬头望向窗外,明月渐圆。
距离月圆之夜,只剩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