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船逼近
海风裹着咸腥气刮得人脸颊发疼,黑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甲板上十几个海盗手持弯刀,人影在阴沉的天光下晃得人眼晕。沈砚将苏清欢拉到船尾的木箱后,自己挡在她身前,手按在剑柄上:“别探头,海盗的箭法说不定藏着门道。”
苏清欢攥着他的衣袖,目光却盯着前方——渔民老周的船还在后面,船帆被风吹得鼓鼓的,却明显慢了半拍。“李伯,老周他们要被追上了!”苏清欢急得声音发颤。李伯握着船桨,额角青筋绷起:“慌什么!咱们之前照着剑莲心法编的‘同舟诀’,今儿正好派上用场!大伙儿都把劲往一处使,先去帮老周!”
渔民们立刻应和,纷纷握紧船桨。沈砚侧头看向苏清欢,指尖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别担心,有我在。”苏清欢抬头,正对上他沉稳的眼神,心里的慌乱渐渐压了下去,轻轻点头:“我知道,咱们一起帮他们。”
黑船上传来海盗头目的喊声:“把刻着莲纹的船板交出来!不然把你们的船都凿沉!”李伯啐了一口,朝着身后喊:“都准备好了?咱们喊口诀,冲过去!”
二、诀响浪间
“同舟一心,浪不能侵!”李伯率先喊出口诀,船桨重重插入水中,水花顺着桨叶溅在船板上。其他渔民立刻跟着应和,十几支船桨起落的节奏渐渐一致,原本有些摇晃的渔船竟稳了不少,船头破开浪花,速度明显快了三成。
苏清欢扶着船舷,看着渔民们动作整齐的背影,忍不住问:“李伯,这‘同舟诀’是怎么想出来的?”李伯一边划桨一边笑:“上次沈少侠跟我们说,剑莲心法讲究‘心合’,我就琢磨着,咱们划船也得心齐。试了几十次,才凑出这几句口诀,没想到练了半个月,真能让大伙儿劲往一处使!”
沈砚站在苏清欢身边,伸手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耳垂。苏清欢耳尖一热,赶紧转头看向海面,却见老周的船已经被黑船追上,几个海盗正拿着钩子往老周的船上搭。“不好!”沈砚低喝一声,对李伯道:“再快些!”
“同舟一心,险不能挡!”李伯又喊出口诀,渔民们的动作更急了,船桨拍水的声音像鼓点似的,渔船如离弦之箭般朝着黑船冲去。苏清欢握紧腰间的短剑,心里默念着“心合”,忽然觉得,哪怕面对海盗,只要大家齐心,也未必没有胜算。
三、同心围船
很快,李伯的船就赶到了,后面另外两艘渔民的船也跟了上来,三艘船呈“品”字形,慢慢朝着黑船围过去——这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同心阵”,不求硬拼,只求困住黑船。
沈砚站在船头,朝着黑船喊话:“你们拦着渔民的船,不过是为了刻着莲纹的船板。可这船板上的故事,讲的是互帮互助,你们就算抢了去,又有什么用?”海盗头目满脸横肉,举着弯刀骂道:“少跟老子讲大道理!今天要么交船板,要么老子把你们都宰了!”
可他话音刚落,黑船里就有个年轻海盗小声说:“大哥,他们三艘船围着咱们,而且划得又快又稳,咱们未必打得过……”李伯趁机喊道:“兄弟们!你们当海盗,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要是肯弃刀投降,跟我们一起捕鱼,不比打打杀杀强?咱们渔村还有空屋子,管饱饭!”
这话一出,黑船上的海盗明显动摇了。有个满脸风霜的海盗放下弯刀,声音沙哑:“我……我想投降,我娘还在老家等着我……”接着,又有六个海盗跟着放下武器,从黑船上跳下来,游到渔民的船上。苏清欢走过去,给他们递了碗温水:“别害怕,只要你们不再做坏事,我们不会为难你们。”其中一个海盗接过水,小声道:“多谢姑娘……我们也是被头目逼着来的。”
四、余患暗藏
海盗头目见半数手下投降,气得哇哇大叫,却被沈砚用剑指着不敢乱动——刚才沈砚趁着他分神,已经跃到黑船上,剑尖抵在他的喉咙上。“你要是再敢反抗,就别怪我不客气。”沈砚的声音冷得像冰,海盗头目脸色惨白,只能乖乖放下刀。
就在众人以为危机解除时,投降的年轻海盗忽然抬头,脸色骤变:“不好!我们头目还有一艘更大的船,带着二十多个人,就在后面!他说……他要把所有刻着莲纹的船都烧了,还要找《莲心大典》的抄本!”
李伯攥紧船桨,手都在抖:“还有更大的船?这可怎么办?”沈砚收起剑,走到苏清欢身边,眉头皱得紧紧的:“看来他们不止想要船板,是真的不想让心合之道传下去。”苏清欢握住他的手,轻声道:“没关系,咱们和渔民一起,总能想出办法。”
可话音刚落,远处的海平面上就出现了一个黑点,而且越来越大——那艘船比现在的黑船大了足足两倍,船帆上印着的铁莲花印记,在天光下看得格外清晰。更让人揪心的是,船舷边还绑着几个人,看穿着,竟是之前去西域送译本的商队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