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议中秋
晨光刚透进方承莲的屋窗,木桌上已摆着那张画着墨莲的纸条,“中秋”二字被指尖摩挲得发毛。凌云霄按着剑柄站在窗边,目光扫过圩墙方向:“林苍前辈带着弟兄们把西边的暗哨加了三倍,学堂和调解司周围,每半个时辰巡查一次。”
苏凝霜坐在桌边,手里攥着块绣了半朵莲的帕子,指尖轻轻蹭过丝线:“可咱们连他们中秋要做什么都不知道,万一他们针对新刻的版画,或是……”话没说完,就被凌云霄打断,他走过来蹲在她面前,伸手把她鬓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别胡思乱想,我会守着你,也守着圩里的人。就算他们真有动作,咱们还有王砚先生的官路经验,李木匠的手艺,总不会让他们得逞。”
方承莲刚要接话,门外突然传来赵靖的声音:“方姑娘,凌少侠,有陛下的旨意到!”众人连忙起身,就见赵靖捧着个朱红漆盒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这次可不是来报信的,是给你们送好消息的。”
二、新币传讯
赵靖打开漆盒,里面铺着明黄锦缎,放着三枚崭新的铜钱——正面刻着“仁宗通宝”四个字,背面却不是常见的方孔光背,而是一圈简化的莲心纹,花瓣线条圆润,像极了苏凝霜绣帕上的纹样。
“陛下说,自打《莲心百态图》传开,民间都盼着能有个‘同心’的念想。”赵靖指着铜钱上的莲纹,声音洪亮,“所以特命工部铸新币,背面刻莲心纹,正面用年号,百姓要是认这个纹,往后交易时多念着‘同心’二字,也能少些争执。陛下还说,这新币就叫‘同心钱’,算借了莲心堂的‘莲心’二字,往后各州府流通,还得靠你们多帮着宣扬。”
方承莲拿起一枚铜钱,指尖蹭过莲纹,惊喜道:“这纹样跟周先生画里的莲瓣真像!”苏凝霜也凑过来,小心翼翼捏起一枚,转头看向凌云霄:“你看这纹路,比我绣的还细致呢。”凌云霄看着她眼里的光,嘴角弯起来:“等流通开了,我天天用这钱给你买糖人,让你把所有口味都尝遍。”苏凝霜脸颊一红,把铜钱攥在手心,悄悄往他身边挪了挪。
王砚这时走进来,接过铜钱看了半晌:“陛下这招高啊!铜钱流通到哪儿,‘同心’的理就传到哪儿,比咱们去各州府说一百句都管用。”赵靖点头:“再过十日,第一批同心钱就会运到各州府,到时候会先送五百枚到同心圩,让你们先试着用用。”
三、市间流用
十日转眼就过,同心圩的东市口挤满了人,李木匠捧着个木盘,里面堆着亮晶晶的同心钱,引得百姓纷纷围上来。“俺要两枚!”赵大牛挤到前面,掏出碎银子递过去,“往后跟李家换粮食,就用这钱,省得再为秤星吵嘴。”
凌云霄陪着苏凝霜站在旁边,看着卖菜的张婶收了同心钱,笑着对买主说:“之前总为菜价争两句,如今看着这莲纹,倒觉得多给两个铜板也没啥,都是过日子的人。”苏凝霜忍不住笑出声:“你看,真跟陛下说的一样,这钱真能让人少些争执。”
凌云霄拉着她走到糖人摊前,掏出一枚同心钱递给摊主:“要个兔子形状的,多裹些糖霜。”摊主接过钱,看了眼背面的莲纹,笑道:“这钱好,看着就喜庆,给姑娘的糖人我多捏两只耳朵。”苏凝霜接过糖人,咬了一小口,甜意顺着舌尖漫开,她转头看向凌云霄:“你也尝尝?”说着就把糖人递到他嘴边,凌云霄低头咬了一口,眼神里满是温柔:“比上次在镇上吃的还甜。”
王砚这时走过来,手里拿着本账册:“刚跟几个商人聊,他们说往后去外地进货,就带同心钱,南来北往的人都认这纹,省得换银子时吃亏。”众人听了都笑起来,东市的热闹声里,满是欢喜的气息。
四、纹损疑踪
晚膳后,方承莲在调解司整理同心钱,苏凝霜帮着分类,突然听到方承莲“咦”了一声。“怎么了?”苏凝霜凑过去,就见方承莲手里拿着枚同心钱,背面的莲纹边缘有些磨损,露出里面的铜色,却比新钱更显温润。
“你看,这钱磨了之后,莲纹反倒更柔和了。”方承莲把铜钱递过去,“就像百姓过日子,磨磨碰碰的,倒更懂同心的理。”苏凝霜刚要接,门外突然传来林苍的声音,语气急促:“方姑娘,凌少侠,出事了!”
众人连忙出去,就见林苍手里拿着张纸条,上面画着墨莲,莲心处写着“中秋钱损”四个字。“这是刚在圩门口的石狮子下发现的。”林苍脸色凝重,“莲影宗这是要对同心钱动手?”
凌云霄接过纸条,又拿起方承莲手里那枚磨损的同心钱,突然皱起眉——铜钱边缘的磨损处,隐约能看到一点黑色的痕迹,像是被什么东西浸过。他用指甲刮了刮,黑色痕迹没掉,反倒露出一丝细小的裂痕。“这钱……”他刚要说话,窗外突然传来一声轻响,像是有东西落在了屋顶,紧接着,远处传来一阵梆子声,正是亥时的梆子——离中秋,只剩三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