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影重重
暮春时节,剑莲宗后山的松涛声裹着细雨,将藏经阁檐角的铜铃摇得叮咚作响。李云歌立在廊下,望着天际翻涌的铅云,掌心不自觉抚过腰间玉坠——那是上章末在青鸾峰底发现的半块剑形残玉,此刻正与怀中另一块严丝合缝。昨夜子时,正是这两块残玉相触时迸发的青光,指引她找到了藏在断崖石窟中的剑莲圣剑。
“掌门,各大门派的请帖已送到前庭。”弟子苏明远抱着漆盘匆匆赶来,盘上堆叠的黄麻信笺浸着雨水,边缘泛出毛边。李云歌接过最上面那封,朱砂勾勒的“崆峒”二字在素笺上格外刺眼。自圣剑现世的消息传开,不过七日,已有十二家门派遣使求见,更有三波黑衣人夜探宗门禁地。
“让明空师叔带着天玑阁弟子严守后山。”李云歌将信笺投入廊柱间的青铜香炉,火苗腾起时映出她紧抿的嘴角,“把青鸾峰的机关暗闸全部开启,再派人去市集采买二十担桐油——记住,要婺州出产的。”
苏明远领命而去,脚步声消失在雨幕中。李云歌转身望向藏经阁深处,那里供奉着剑莲宗历代掌门的灵位。三天前,她正是在清扫先祖牌位时,发现了夹层中记载圣剑传说的羊皮卷。传说中,剑莲圣剑由上古剑莲真人以本命精血锻造,剑身蕴含“煞力”与“剑威”双重力量,既能斩妖除魔,亦能反噬宿主。
二、禁地迷踪
戌时三刻,李云歌提着青铜气死风灯,独自踏入禁地深处。潮湿的石壁上布满青苔,灯影所及之处,隐约可见斑驳的剑痕。根据羊皮卷记载,圣剑本应封存在禁地最深处的剑冢,但昨夜她找到的圣剑却插在青鸾峰底的玄铁基座上,剑身缠绕着九道断裂的锁链。
“咔嗒”一声轻响,李云歌的绣鞋踢到了什么硬物。低头看去,竟是半片碎瓷,釉色温润如羊脂,边缘刻着缠枝莲纹——这分明是定窑贡品。剑莲宗素以清修闻名,禁地中怎会出现如此贵重的器物?
她俯身拾起碎瓷,忽闻深处传来锁链摩擦声。举灯望去,三丈外的石壁上赫然刻着“剑莲真人坐化于此”八个大字,字迹间渗出暗红血迹。李云歌心头一凛,想起羊皮卷中提到的“血祭封剑”之术。传说剑莲真人以自身精血为引,将圣剑的煞力封印在剑冢,但此刻剑冢空无一物,唯有石壁上蜿蜒的血痕昭示着当年的惨烈。
“掌门!”急促的呼喊声从洞口传来,李云歌转身看见苏明远浑身湿透地冲进来,“崆峒派的人硬闯后山,明空师叔已经……”话音未落,洞外传来兵刃相接的脆响,夹杂着凄厉的哨声。
三、残魂惊现
李云歌将碎瓷收入袖中,快步返回洞口。月光下,二十余名崆峒弟子正与剑莲宗弟子缠斗,为首的灰衣老者手持九节鞭,鞭梢缠着碧绿蛇信。明空师叔倚在巨石旁,左肩插着一支透骨钉,鲜血染红了道袍。
“李云歌,交出圣剑,饶你宗人性命!”灰衣老者甩动九节鞭,蛇信吞吐间喷出毒雾。李云歌冷笑一声,腰间玉坠突然爆发出刺目青光,一道剑气自掌心激射而出,将毒雾斩得粉碎。
“大胆!”老者怒吼着扑来,鞭影如狂风骤雨般笼罩李云歌。她旋身避开,玉坠青光化作剑形虚影,与老者的鞭影在空中激斗。就在此时,禁地深处传来一声叹息,仿佛来自九幽黄泉。
所有人都怔住了。李云歌只觉脑海中嗡鸣作响,圣剑的呼唤如潮水般涌来。她转身望向禁地深处,只见一道半透明的身影缓缓浮现,头戴莲花冠,身着素白道袍——正是剑莲真人的残魂。
“千年已过,煞力终破封印。”残魂开口,声音如空谷幽兰,“云歌,唯有以血祭剑,方能重封剑威。”
四、血祭惊魂
李云歌望着残魂,忽然想起羊皮卷末页的字迹:“血祭者,非死即伤,慎之慎之。”她握紧玉坠,指尖渗出血珠:“前辈,可有其他方法?”
残魂摇头:“煞力已与地脉相连,若不及时封印,整个江南将沦为魔域。”说罢,残魂化作一道流光,没入李云歌怀中的圣剑。剑身剧烈震颤,发出刺耳的尖啸。
“快阻止她!”灰衣老者率先反应过来,九节鞭再次攻向李云歌。苏明远横剑阻拦,却被鞭梢扫中手腕,长剑脱手飞出。李云歌见状,咬破舌尖,将精血喷在圣剑上。
刹那间,禁地内狂风大作,圣剑悬浮空中,吸收着李云歌的精血。残魂的虚影再次浮现,双手结印:“剑莲归位,天地同光!”圣剑爆发出万丈光芒,将所有崆峒弟子震飞。
“掌门!”苏明远冲过去扶住摇摇欲坠的李云歌。她望着重新归于平静的圣剑,虚弱地笑了:“快去取……取剑冢的玄铁锁链。”
五、暗流涌动
三日后,剑莲宗后山的剑冢前,李云歌亲手将圣剑重新封印。残魂的虚影立在一旁,目光投向远方:“云歌,剑威虽封,煞力未绝。七日后的月圆之夜,便是煞力最盛之时。”
李云歌点头,将那半片碎瓷嵌入剑冢石壁:“前辈,弟子已查明,这碎瓷是三十年前被逐出师门的三师祖之物。当年他盗走圣剑残片,妄图修炼邪功,却被反噬而死。”
残魂长叹:“因果循环,终是逃不过。云歌,记住,真正的剑威不在剑上,而在人心。”说罢,虚影渐渐消散。
李云歌站起身,望着天际初升的明月,忽然听见山下传来马蹄声。苏明远匆匆赶来,面色凝重:“掌门,有一队人马打着明教旗号,正向宗门禁地而来。”
李云歌握紧剑柄,心中暗忖:圣剑传说引发的纷争,才刚刚开始。她转身望向剑冢,石壁上的碎瓷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仿佛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