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画展在美术馆顶层开展,金珉周刚走到展厅入口,就看见金泰亨站在一幅银灰色调的抽象画前。他穿了件浅灰色高领衫,侧脸在落地窗外的天光里显得格外柔和,手里还拿着个眼熟的牛皮纸信封。
“又来偷师?”她走过去,发现那幅画的笔触像极了他之前送给她的速写本。
金泰亨转过头,眼里的笑意漫出来:“来看‘灵感来源’。”他晃了晃手里的信封,“上次mAmA结束时,你说工作室有新故事开始,我带了个故事片段来。”
信封里是几张乐谱,标题写着《花期之外》。金珉周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副歌部分的和声标注旁,画了朵简笔画的银灰色玫瑰。“是给工作室新人的?”她抬头时,撞上他落在乐谱上的目光,忽然想起他当年在东京巨蛋扔给她的那束玫瑰——花瓣上还沾着舞台灯的温度。
“是给‘逗号’的。”他指尖点了点乐谱上的玫瑰,“你说故事没结束,那音乐也该续上。”
两人沿着展厅慢慢走,偶尔在某幅画前停下讨论。金泰亨说起他拍画报时的构图想法,金珉周则聊起带新人录歌时的趣事,说到某个练习生把高音唱成破音,两人都忍不住笑起来。路过一面陈列着老唱片封面的墙时,金泰亨忽然指着其中一张:“你出道前翻唱过这张专辑里的歌,在练习室走廊里,当时我正好路过。”
金珉周愣了愣:“你怎么知道?”
“声音很特别,”他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认真,“像没开全的花苞,藏着股冲劲。”
那天傍晚,两人在美术馆门口道别。金泰亨忽然从车里拿出个小盆栽,里面是株刚抽出新芽的玫瑰:“从你楼顶剪的枝,灿烈说你允许他掐,那我也讨一株。”
金珉周看着那抹嫩绿,想起朴灿烈发照片那天,她确实在楼顶发现少了根枝条。“他还说会换你去掐枝。”她忍不住笑,“你们倒是串通好的。”
“不是串通,是英雄所见略同。”他弯腰把盆栽放进她手里,指尖擦过她的手腕,“玫瑰要晒太阳,别总放在工作室里。”
回去的路上,她收到金泰亨的消息,是段他自弹自唱的音频,唱的是《花期之外》的副歌。背景里有风声,像是在他家的阳台录的。她把手机凑近耳边,忽然发现和声里藏着细微的海浪声——那是他们去年一起去海边时,她用手机录下的背景音。
工作室的新人很快录完了这首歌,发布那天,金泰亨在社交平台发了句“花期之外,仍有回响”,配图是那株银灰色玫瑰的新芽照。评论区里,有人发现歌词本上的署名除了金泰亨,还有个小小的“m”。
“是金代表改的词吧!‘根扎在土里,风才吹不散’这句,太有她的风格了!”
“突然想起当年她被黑‘只会靠脸’,现在连金泰亨都和她合作写歌,这才是真正的互相成就啊”
“银灰色玫瑰贯穿了整个故事,这是什么神仙细节控……”
金珉周站在楼顶给玫瑰浇水时,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朴灿烈发来的照片——他工作室的玫瑰开了第一朵,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银灰。而她手里的盆栽,也冒出了小小的花苞。
风穿过花丛,带来远处练习室的歌声。她忽然明白,有些陪伴从不是单选题,就像玫瑰需要阳光,也需要雨露,那些并肩走过的人,最终都成了让花期更长久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