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萧景渊登基以来,一直忙着新政改革和开疆拓土,春猎秋狩还没有举办过。
如今新政基本完善,边疆也暂时稳定,国内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萧景渊决定举办一次春猎,地点依旧是在九安山山下的皇家园林。
先前从东境撤下来的东境军,正好就驻扎在九安山附近的纪城。萧景渊此行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将这支军队改编重组。
萧景渊带领三千禁卫军、一千燕云骑、五百麒麟卫,随行的有诸多大臣、嫔妃,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都,向着九安山的方向进发。
一名斥候飞马疾驰而来,向如今的禁军大统领荀飞盏汇报,他转交给荀飞盏一封奏章,说道:“大统领,刚才郦阳城来报,当地突然出现小股流寇。”
荀飞盏呵斥道:“不是提前半个月就通知他们了吗,让他们提前清理隐患!”
斥候说道:“他们解释说这群流寇是突然出现了,他们也是措手不及。”
荀飞盏骂了一句,便让斥候再去打探消息。他则是驱马来到萧景渊的马车前,说道:“陛下,郦阳城突然出现了小股流寇,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咱们要不要走纪城?”
萧景渊掀起车帘,疑惑地问道:“怎么回事,哪来的流寇?”
荀飞盏脸色一红,呼吸停滞一瞬,将奏章递了过去,解释道:“据郦阳城的人汇报,说是突然出现的,不过臣已经派遣斥候去调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萧景渊将车帘甩下,说道:“走纪城吧,朕正好去纪城有事情要办。”
“是。”荀飞盏松了一口气。
没过多久,几个禁卫军斥候传令整支队伍,方向变动,走纪城前往九安山。
萧景渊翻开奏章看了一遍,思来想去,总觉得不太对劲。自从他即位以来,身居高位的他性情越来越阴暗,越来越多疑谨慎。
出于怀疑的想法,他便叫来了随驾而来的萧甲,让他带五百燕云骑前往郦阳,调查事情真相。
又叫来了麒麟卫指挥使之一的朱雀,让他带领一百麒麟卫前往纪城打探消息,看看有没有突发状况或异常现象。
两人各自带着命令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萧景渊最后还是不放心,又下令军队戒严,不容有丝毫懈怠。
而在郦阳和纪城,就如萧景渊担心的那样,它们早就发生了变动,好似一场布置完成的圈套,等待着萧景渊往里面跳。
清晨时分,郦阳城外军营,一支换上便服的士兵倾巢而出,在郦阳城郊外四处游荡。
没过多久,郦阳城太守便写好了一封印有官印的奏章,上面说明了郦阳的不安全,建议圣驾绕路而行。
太守派遣心腹守在必经之路上,没遇到圣驾,倒是遇到了前来探路的禁卫军斥候,便将奏章递交给了他。
而在更早的凌晨时分,纪城太守遭到刺杀,一家人死在家中。奇怪的是,纪城太守迟迟未去官府工作,却无人发现,更无人问津。
一切的痕迹皆被抹去,纪城的行政大权悄无声息地移交到了他人手中。
城外军营中,同样发生了变化,纪城守将张安与东境军统领李全针锋相对。
东境军统领李全问道:“军队调动谁的命令?”
张安神秘地说道:“当然是那位。”
李全摇了摇头,“没有信物,不能动。”
张安神色焦急,低声质问道:“这都什么时候,你还在意这个!”
“我跟你说实话,信物已经失效,这次传来的是那位的亲笔信。”他说着掏出一封书信。
李全拿过来看了一眼,说道:“确实是太上皇的亲笔信,可是……当初太上皇密旨上说,必须有信物才能行动,为何又要送亲笔信?”
张安骂道:“你这个不知变通的榆木脑袋!”
李全严肃的脸色丝毫不变,毫不退让地说道:“我们要干的可是谋反的大事,可是要诛灭九族的,你不谨慎行事,出了事情谁负责?”
张安气愤不已,“谋反个屁,咱们这是拨乱反正!”
“不出意外的话,如今萧景渊已经在来纪城的路上了。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现在犹豫不决,是害了我们所有人!”张安愤怒地痛斥李全。
张安身为纪城守将,能调动的兵马只有三千纪城守军,但是三千人马造反的成功概率并不大。
因此必须要借助东境军的兵力,但李全是东境军的统领,若是没有他发号施令,就凭张安一个人是很难调动东境军的。
李全深思着坐到主位上,思来想去,迟迟拿不定主意。
张安见状走到他的面前,坚定地说道:“李全,我告诉你,就算没有你的东境军,我单靠纪城的三千士卒也要杀了萧景渊。”
接着他恶狠狠地说道:“我要是失败了,不光我要死,你、李南阳,还有太上皇,你们一个都跑不掉!”
李全听完脸色一变,阴沉得可怕,“关李统领什么事?”
张安冷笑道:“你可能还不清楚,你的老上司李南阳已经重新归顺了太上皇。如今他在京中掌管城防军,在我们诛杀萧景渊的同时,他会在京都迅速控制皇宫。”
“我们一旦有失,所有人都将万劫不复!”
李全压抑着情绪,妥协地说道:“我会帮你。”
李全最终叫来了东境军的几个重要统领,他拿出了一封圣旨诏书,向众人展示,并高喊道:“太上皇有旨,逆子萧景渊篡逆谋取帝位,朕自当拨乱反正,特下密旨一封,命东境军儿郎诛杀萧景渊!”
众人惊讶,面面相觑,有人提出质疑,张安上前拔刀杀之,让在场众人纷纷惊恐退后。
李全直接愤怒地喊道:“张安,我东境军帅帐,岂容你如此放肆!”
张安恶狠狠地环视众人,“大敌当前,搅乱军心者,当立斩不赦!”
随后他看向李全说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手段。”
李全一肚子火气无处发泄,也不能发泄,只好忍了回去,向众人问道:“你们带着各部兵马埋伏在预定位置,伏击萧景渊的车队。”
“有人有异议吗?”
众人连忙地摇头,接下李全发布的军令,生怕接慢了就被张安一刀砍了。
最后李全在五万东境军中挑选了三万人马,赶赴萧景渊的必经之路,准备埋伏在那里,对他一击毙命。
可惜在大军调动起来的时候,赶来打探消息的朱雀立刻察觉到了不对劲,赶忙带人折返回去,准备把异常情况禀告给萧景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