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宝突然想起一个事情,就对众人说:“爷爷,你们可别忘了糖这玩意,这玩意也是很好的,多弄点给我小姑备着。”
“对对对,糖也要弄,那就这样定了,猪肉,糖,罐头,紧着这三样弄,也不知道弄不弄得到奶粉,能弄点奶粉也很合适。”
晚饭做好了,因为多了给宋小莲弄营养品的事情,所以家里人就喝了一点酒。
饭后分食苹果和月饼,这都不是饿不饿的事情,和仪式感有关,中秋不吃块月饼就好像没有过中秋一样。
说起来今晚去找人家帮忙挺不合适的,可是时间紧迫,王平安可是后天晚上的火车。今晚找人说好了,明天弄东西,最晚后天上午得把东西送去给人家了。
所以看着八点半,别人家里也吃饱喝足闲聊了,大家就各自出门了。
而宋大宝也骑着自行车往黑市跑去,他就知道琉璃厂这边的黑市,其他地方的没去过也不熟。
这边黑市倒是正常开门营业,虽然人比较少,但还是有人的。
宋大宝交了费用进去一问,顿时傻眼了,因为罐头和糖都没了!
他一脸失望地问道:“那五哥你们这边有没有啥营养品,要耐存放一些的?”
“有倒是有,我这边有晒的腊肉,风干的腊鸭子,还有牛肉干,不过这些这些东西价格可不便宜。”
一问价格,还真的不便宜!腊肉七块钱一斤,风干的腊鸭子要四块五一斤,牛肉干六块一斤。
宋大宝皱起了眉头,但心想钱花了还能挣,很快就松开了眉头,他点头道:“都要一些,五哥你们这边这种货很多吗?”
“嗐,兄弟说笑了!这些能存放的玩意,一直都是紧俏的东西,一进货就很多人来买,怎么可能多这种物资啊?”
是这个道理,宋大宝开始让他给自己称,结果他都傻眼了,东西是真的少啊!
两条腊肉用报纸包着,也就两斤一两,腊鸭子就一只,一斤三两,牛肉干就一斤一包三包!
他现在不嫌弃价格贵了,而是嫌弃东西少了!
支付了三十八块五毛钱,五分被他给抹掉了,他有点不甘心地问道:“五哥,就没有其他的玩意了?”
“哥们,真没了,你要知道我们囤了两个月的货,基本上昨晚就被人买光了。下次啥时候有货我们都不确定,现在东西实在太难弄了。”
宋大宝一脸失望离开了市场,至于那些摊位,他看都懒得去看了,谁这个时候吃饱撑着去买这些老物件啊……
收起了一包牛肉干,他带着买来的东西往家里回去了,路上被联防队拦下来检查了一下证件,确认没有问题后就放行了。
回到家里时,时间才十点不到,家里人出门都还没有回来呢。
宋大宝对刘来娣郁闷地说:“奶奶,罐头和糖都没有了,就弄着了两条腊肉,一只风干咸鸭子,还有两包的牛肉干。”
刘来娣笑着安慰道:“可以了,这么多的好东西,大孙子你已经出大力气了。这事儿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大家齐心协力帮忙弄东西,总能凑到很不错的营养品给你小姑的。”
马小薇也开口道:“大宝你可比许多人强了,一下子弄这么多好东西,你小姑知道后肯定高兴得很。她本来和你年纪相差没有很大,一直疼着你呢。”
宋大宝咧嘴笑着点头,宋美兰帮忙去拿东西,停好自行车后,在院子里坐着,吃了一块宋美兰投喂的梨子。
京白梨受京城人喜欢是有原因的,脆甜多汁吃着没渣,还有苹果也是。宋大宝搞不明白咋回事,这时候的苹果,就放在一边就能闻到香味,切开以后那股独有的味道更厉害,真的闻着好香啊!
可是后世的苹果,他很少闻得到这种香味,香蕉也是一样,他记得小时候的香蕉又香又甜,特别的好吃,长大后买的香蕉就没有那股子香气了。
王晓丽先回来了,她提着个袋子,一回来就郁闷地说:“这刚过节,弄东西好难啊,我就弄到了两斤古巴糖和三个水果罐头。”
宋大宝连忙安慰道:“妈你还说能弄罐头和糖,我跑黑市里问,这些玩意昨晚人家就卖光了。”
“一过节根本没有啥存货,大家去走动的东西消耗太多了。”
这边说着,那边宋铁柱提着东西回来了,他乐呵着问道:“大孙子,你们那边弄咋样了?”
母子俩人给说了一下自己弄的东西,宋铁柱高兴道:“不错不错,没想到你们弄到这么多的好东西。志强那边也弄不到猪肉,不过他给弄了两斤奶粉和一些糖。说是现在新鲜猪肉难搞了,已经全面收缩猪肉和鸡蛋供应,现在哪个单位也别想多弄猪肉出来。”
宋大宝皱起了眉头,这么快就开始收缩物资供应了?
本来京城这边物资依赖外界输入,据统计这时候城市户口五百多万,农村户口只有二百多万三百万不到。
所以京城本地产出的物资,根本不足以供应支持这么多城市户口,这就导致京城物资十分依赖外界输入。
一些供应地有啥情况,都会波及到京城物资的价格波动。
所以宋大宝知道,物价飞涨时期要来了,他不由得暗暗感叹,黑市这些人对物价真敏感!因为他们卖这么高价的物资,分明就是已经提前感觉到物资紧缺的情况了。
这边聊了一会,那边宋成才回来了,他皱着眉头道:“老爷子,出事儿了!屠宰场工作的人明确跟我说了,以后每天屠宰的猪不到以往的四分之一,而且严查得不行,他们现在已经没法捣鼓油水了。”
宋铁柱点头道:“我们这边刚聊了这事,的确是麻烦了。你志强大哥说了,以后学校也无法多申请猪肉这些物资,甚至有消息传来,鸡蛋也要断掉供应了。”
宋大宝想知道他们碰到这种情况,会如何解决问题,所以小声问道:“爷爷,既然情况这样子,那咱们家该咋办好啊?”
宋铁柱摇头平淡地说:“大孙子,咱们这种时候就该啥也不办!要是咱们一家五职工的生活都过不好,那还有啥必要折腾的?以不变应万变,你要知道如果物资紧缺是大势所趋,那就顺应潮流就好,任何个人的挣扎都是在作无用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