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樊星阁总部的会议室内灯光依旧明亮。陆轩坐在长桌一侧,目光沉稳如水。昨夜与奥瑞斯代表艾伦·卡特的谈判未能取得突破,陷入僵持。对方的苛刻条件和质疑虽如悬剑,但陆轩不惧挑战,决心让对方见识樊星阁实力。
翌日清晨,阳光透过玻璃洒落在会议桌上。
艾伦一行再次踏入会议室,神情比昨日略显轻松,但眼神中仍带着审视与试探。
“陆先生。”艾伦率先开口,语气平稳,“昨晚我们内部讨论了很久,你们提出的技术展示和实地考察建议,我们愿意考虑。”
陆轩微微一笑,站起身来:“感谢您的信任,卡特先生。我相信,只要您亲眼看到我们的成果,一定会对我们的合作前景有新的认识。”
赵宇适时递上一份文件,封面赫然印着“全球智能物流系统应用案例汇总”。艾伦接过,翻开第一页,目光顿时被吸引住。
“这是我们在东南亚地区部署的自动化仓储调度系统。”陆轩指着其中一页,“该系统上线三个月后,客户整体运营效率提升了百分之四十二,人力成本下降了三分之一。”
艾伦的眉头微微舒展,继续翻阅下去,又看到了一组数据:欧洲某军工企业与其联合开发的智能运输平台,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稳定运行;南美绿色矿山项目中使用的环保型智能采矿设备,获得当地政府高度评价……
“这些……都是真实的数据?”艾伦抬起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当然。”陆轩点头,“如果您需要,我可以安排第三方机构出具认证报告,并邀请合作方为我们的技术背书。”
艾伦沉思片刻,缓缓合上文件夹:“我需要时间消化这些信息。”
“没问题。”陆轩从容道,“但我希望您能先看看这个。”
他示意技术人员启动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一组动态演示画面——一座现代化的智能物流中心正在高速运转,无人搬运车穿梭于货架之间,人工智能实时调整货物分配,整个系统几乎无需人工干预。
“这是我们即将发布的下一代智能调度系统。”陆轩介绍道,“它不仅能在复杂环境下自主决策,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流程。更重要的是,它的模块化设计,允许贵公司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灵活适配。”
艾伦的目光逐渐变得专注,甚至透出一丝兴趣。他的助理低声说了几句,他点了点头,随后转向陆轩:“如果真如你所说,这确实是个令人感兴趣的项目。”
“那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发?”陆轩微笑,“我已经安排好了前往研发中心和试点项目的行程。”
艾伦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了眼身旁的财务顾问。后者微微点头,似乎已开始重新评估合作的可能性。
“好。”艾伦终于做出决定,“我们就去看看。”
接下来的两天,艾伦一行走访了樊星阁位于华南的研发中心、华东的智能仓储基地,以及东南亚某国的联合物流项目。每一处都展示了樊星阁在技术研发、市场落地和实际应用中的强大执行力。
尤其是在参观完那座由他们主导建设的智能港口后,艾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亲自登上控制塔,看着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的调度数据,嘴角浮现出一抹罕见的笑意。
“不得不说,你们做得很出色。”他在回程的路上对陆轩说道,“至少比我预想的要成熟得多。”
“感谢认可。”陆轩表面平静,心中却已有数。
回到总部后的第三天,双方再次坐到了谈判桌前。这一次,气氛不再紧张,反而多了几分融洽。
“经过这两天的考察,我们对贵公司的技术实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艾伦开门见山,“我们也愿意重新审视之前的合作条款。”
陆轩微微颔首:“那么,让我们谈谈一个更合理的合作模式。”
赵宇迅速将一份新方案推到桌前。这份方案相较于最初版本,做了多项调整——利润分成更加灵活,风险分担机制更具弹性,同时保留了樊星阁在核心技术上的主导权。
艾伦仔细阅读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最终,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如果我们接受这份方案,是否意味着贵公司愿意在某些关键技术上与我们共享?”
“当然。”陆轩毫不犹豫地回答,“前提是,这种共享是基于互信和互利的基础之上。”
艾伦沉默了几秒,忽然露出一丝笑容:“看来,我们真的可以谈一谈未来了。”
双方开始逐条审议新方案,过程中虽仍有分歧,但态度已趋于温和。马亮在一旁默默记录,林娜则随时准备提供所需资料。随着讨论的深入,原本僵硬的谈判氛围逐渐被一种务实、坦诚的交流取代。
当最后一项条款敲定,艾伦伸出手,与陆轩紧紧相握。
“这次合作,值得期待。”他说道。
陆轩嘴角微扬,目光坚定如初:“是的,值得期待。”
窗外,晨曦初露,金色的光芒洒进会议室,映照在每一个人脸上。这一刻,不只是谈判的胜利,更是樊星阁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一步。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封来自海外的情报正悄然送入樊星阁情报部。情报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奥瑞斯集团近期与一家神秘组织有过接触,具体目的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