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知兰把写好的书信送去民信局,又把最近整理的新作送去南洋书肆。
一进门便看到掌柜李叔正在唉声叹气,店里似乎不怎么忙,客人寥寥无几,伙计也百无聊赖地坐在门前台阶上逗狗。
一见顾知兰来了,李叔忍不住竹筒倒豆子,大吐苦水:“哎,知兰,这年头生意可真不好做啊。”
“那桃花长缨被他爹关起来读书,这《东厢纪事》的第四册他迟迟不能交稿。”
“我本想你说的也对,这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想着指望你的注解,谁料——”
“自从你的四书注解大火之后,西平市面上出来了很多仿作,本来也不成什么气候,可北斗书肆看准了机会,大手笔投入。”
“他们打着神童秀才公的旗号,花大价钱找了印刷舍,出了一套四书注解,虽然内容和你的大差不差,但价格卖的低,一下子把咱们的生意都抢走了。”
李叔唉声叹气:“知兰呀,李叔我眼见咱们这书肆从络绎不绝到门可罗雀,我这心都凉透了。”
“哎,我真是个没用的废物,祖上留下的这点基业,不会在我手里败掉了吧,哎。”
顾知兰看着,店里确实冷清,不过她倒没有李叔这么悲观。
这点竞争在现代的商场那算什么,她顾知兰前世经历的商战可是比这残酷地多了。
她安抚了下李叔,便派出伙计乔装打扮成读书人模样,去北斗书肆买一套四书注解回来。
总要先分析下竞品的优劣嘛。
待到伙计把北斗书肆的注解买回来,顾知兰翻开扉页便笑了。
还当是什么高人写的呢,原来是小杨夫子与曹文合着。
曹文过了府试,且不过十二岁的年纪,对于西平县的人来说已经很优秀了,担得起神童之名。
不过和顾凡根本没法比,只是顾知兰不愿意让弟弟过小进入名利场。
人们习惯于今日将人捧上天,隔日摔下地,她不希望顾凡小小年纪过于被外界人言所扰。
顾知兰合上扉页,说道:“李叔在西平经商多年,可有熟识的做礼品包装的店家?”
李叔想了想,点点头:“有是有的,知兰姑娘问这个做什么?”
顾知兰一笑:“马上便是冬至和年节,家家户户要送礼,咱们把这套四书注解做成精美的包装礼盒,定价只比北斗书肆高一成,人家拿去送礼也有面子。”
李叔听闻不由得大喜过望,一套精美的四书注解,还是培养出一门两秀才的才女所着,还有比这更有面儿的礼物吗。
他想了想又挠挠头:“知兰,为何定价是高一成呢,而不是两成三成?”
顾知兰一笑,现代商业理论,百分之十的溢价空间是多数人所能接受的,就是我的商品比同类贵百分之十,但是质量更好。
顾知兰还未想好怎么和掌柜的讲明白,李叔已经摸着自己微秃的发顶说道:“哈哈,知兰你是聪明人,我不问缘由,只管听你的便是了。”
说着便吩咐伙计去了琉璃厂,找熟识的售卖古玩字画的商家,这些店往往也做礼品设计包装的生意。
顾知兰又从怀里掏出自己最新完成的成文集解析,递给李叔,是她精心总结的历年中榜文章详解,庖丁解牛一般拆解这些好文章究竟好在哪里。
只一眼李叔便两眼放光,这含金量他可太懂了,北斗书肆可搞不出来,这书就像是奥特曼最后的大招,出手怪兽必死啊。
顾知兰微笑:“临近年节,掌柜的还可以搞个活动,凡是购买精装版四书注解的,本书五折出售,待到来年开春,便要恢复原价。”
“至于这书的定价嘛,原价得要两贯钱。”
“这书呢,也是系列的,这不过是第一册,等来年府试结束我再出第二册。”
两贯钱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一百二十块,一百二十买一册书,不算便宜,但是对于真正需要的人来说,也愿意承受。
而活动期间的价格如此优惠,必然造成很多人争相购买,。
先打开局面,顾知兰对自己的书有信心,等到大家口口相传,有了稳定客群,后续的第二册,哪怕恢复原价,收益肯定也是可观的。
顾知兰这一番操作,真是环环相扣啊,李叔在心里早已赞不绝口,却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这顾知兰,真的是高人啊。
有她坐镇,自己这南洋书肆稳了!
李叔正激动地无以复加,忽听顾知兰说道:“不过,李叔,这些其实不过是权宜之计。”
啊?李叔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么些大招还是权宜之计,那顾知兰还有什么锦囊妙计。
顾知兰斩钉截铁:“李叔想不想让南洋书肆立于不败之地,任凭谁也无法撼动?”
李叔点点头,想啊,谁不想啊,只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啊。
顾知兰坚定道:“那李叔便不能限于西平县这弹丸之地,要把南洋书肆开到省城雍州,甚至日后入主长安,成为全大邺朝最大的书肆!”
李叔怔了怔,这……
这书肆是祖上留下的产业,得亏遇上了崔阅,才能守得住,顾知兰说的这些,他连做梦都不敢想。
顾知兰继续道:“李叔你想,这西平才多大点地,你卖出花来,又能卖掉多少?”
“可你的场地、印刷、雇工,这些都是固定的,若是能印制更多的书,运送至雍州和周围县城……”
顾知兰没有再往下说,但李叔自然是明白的,销量必然暴增啊,那是开拓新市场啊。
他盘算了一番,这些年攒下的家私,其实去雍州开个书肆是完全可以支撑的。
他原先也动过这个念想,不过想想罢了,人总会惧怕未知,宁愿维持现状。
此番若不是被北斗书肆逼到这份上,李叔也不曾做过这些打算。
李叔说道:“可这雍州,我人生地不熟……”
顾知兰一笑:“崔公子不是家在雍州么,况且我兄弟现在雍州府学。”
“退一步讲,即便没有他们,李叔,若是铁了心做一件事,便一定能有门路。”
上辈子顾知兰把培训班开遍全国,好多地方她也未曾去过,靠的不就是心里的愿力和坚定的行动嘛。
李叔听她如此说,一拍大腿:“好,就凭知兰姑娘这句话,我干了。知兰姑娘,这南洋书肆,你功不可没,我必须分你四成,不,五成正股,你切莫推辞!”
顾知兰笑了笑,说道:“李叔好意我不推辞,但我不能要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