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科长原本就看不上这样的小订单,要是分多次来拿,他能烦死。
这大队怎么这么穷?
“咳,黎同志,五毛的价钱我给的是一次拿走的,这么分批次拿肯定不行的。
实在不行...价格我再给你们让点?”
黎初为难地看了一眼陆野,“这样一点点蚂蚁搬家确实是太麻烦,你说呢?”
陆野也面露难色,“可是大队现在一共最多能凑一百五十块出来,而且这款子我们原本还有别的用处。
要不然这样,要是这价格能按照五毛一尺给我们,那我们就全拿走,其他的要花钱的地方再另外想办法。”
严科长嘴角抽了抽。
这两个人一唱一和的,看样子是让自己二选一啊。
要么就是多赚六十块,但是一年内指不定要被他们上门多少次,手续办起来也复杂。
要么就是按照一百五十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三百尺对他们来说虽然不是什么大订单,但是一直挂着这么一笔疵品烂账,每次开会都很难看。
要是一次性能处理掉这个头疼的库存,厂子那边他年底也好交代。
多赚的六十块钱也不会给他...
想到这,严科长便下了决心,“那你们稍等,我去楼上请示下厂长!”
人一走,大队长便默默地朝黎初和陆野竖了大拇指。
不多时,严科长便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我们厂长同意了,就按照五毛钱一尺,货你们随时可以拉走!”
大队长激动地握起了他的手,“感谢!实在是太感谢了!
顺便问一下,咱们纺织厂有货车吗?
俺们都是骑自行车来的,这三百尺布实在不好带。
一会我还要先回山里找牛车,明天才能出山来接,要是有货车给我们送到山脚下就好了。
不让你们白送,多少运费我们出!”
说着,大队长便开始从包里掏钱。
最大的有十块的,最小的还有壹分的。
但数来数去,勉强才凑齐了一百五十块,多一毛也没有。
严科长看得眼皮子直跳,听苏父解释完之后,才知道他们松林大队出来一趟这么不方便。
“你们也不容易,这样吧!明天中午我安排一辆车把布拉到你们说的地方。
至于钱嘛,就免了,就当是为你们松林大队的副业给予一份支持!”
这下村支书是发自内心地泪目了,“太感谢了!以后要是有鲜亮的瑕疵布或者碎布,还要劳烦你帮我们留着。”
瑕疵布和碎布本来就是要处理的,严科长立马爽快地答应下来。
“行,你留个电话给我,有的话我给你们打电话。”
“我们大队还没有电话...”
苏父见状,连忙开了口,“这样吧!要是有的话直接和我说,我来想办法转告。”
“成!”
这个大队也太不容易了,基础条件这么差,还这么拼命干副业。
一下子花光老底买这么多瑕疵布回去,万一做出来的东西卖不掉,岂不是全砸手里了?
想到这,严科长突然有些于心不忍。
早知道就不图自己省事,一下子逼他们全买走了。
另一边,村支书也有些心虚。
一下子给大队省了六十块钱,也不知道回头人家回过味来会不会觉得上当受骗?
要不然下次进城给送点山里的干蘑菇木耳过来吧。
多少也是一片心意。
出了门,不知不觉已经晌午。
苏父拼命挽留几人回家吃饭。
大队长和村支书不肯再麻烦,硬是带着几人在附近的国营饭店吃了碗面。
至于钱,当然还是陆野给垫的。
他和大队长全身上下加起来的钱已经不够买一碗面的了。
“妹夫,不好意思啊,今天你帮了那么大的忙,本来应该请你吃点好的。
就是我们大队最近手头有点紧,之前做家具和头花挣的钱全给花完了。
等下次有机会我们一定好好请你!”
苏父爽朗地笑了笑,“就这已经挺好的了,刚才我听小黎说了,你们现在副业刚刚起步,但是已经自己花钱修了路,买了化肥,还囤了那么多木头和布料,已经很厉害了!”
村支书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目前为止账面还是零。”
陆野眉心跳了跳,想要出声提醒他一句,账面不应该是负的吗?
毕竟还欠他一笔头花材料费、一笔送礼的点心罐头钱,还有这顿饭钱呢!
但是当着外人的面,他也不敢拆老子的台。
只是默默下定决心,回去一定逼着他给自己写个欠条。
不然时间一长,还真不承认了!
吃完饭,村支书着急把明天的事安排了一通。
“小黎,明天陆野要去接小枫小芷放假,顺便去一趟纺织厂,你要不要先跟我们回去?”
黎初没一丝犹豫,“村支书,我也明天回吧。
明天装车前我再去找一下林主任,咱们这次花了大价钱买了这么好的料子,我去哭哭穷。”
村支书激动地点了点头,伸手把订单协议递给了她。
“云峥你就放心吧,你婶子会照看好的。”
说完,便让陆野把高丰收和方志找了回来,让他们两个载着他和大队长先回村。
听说黎初不走,苏父当即便热情邀请,“晚上来家住,初冉要是知道你过来,估计要高兴坏了,这丫头经常在家念叨你。”
黎初高兴地答应下来。
好久没见苏初冉了,正好晚上一起聊聊天。
高丰收和方志载着村支书和大队长回村后,陆野和郭小勇也找了个理由去忙自己的事。
苏父拉起黎初,“要不你先跟叔回家坐会?”
黎初笑着婉拒,“不了,我还有点事,晚上我再来。”
“也好,那你可要早点过来,我让你婶子给你做好吃的。”
目送完苏父离开,黎初直接找了个僻静的角落闪进空间,开始乔装打扮。
这趟出来,她满打满算就只有一个下午出时间用来出货,速度必须要快。
所以她打算还是继续去找之前买过的老客户,也省得多费口舌。
而且卖的东西也要精简,除了花生和葵花籽,剩下就只卖鸡蛋和母鸡。
过年大家都舍得吃点好的,母鸡和鸡蛋这种硬通货指定好卖。
至于花生和葵花籽,那也是过年必备的。
上午在百货大楼买东西的时候,她随口问了价格,炒好的花生和葵花籽价格已经接近了肉价。
需要凭副食本购买,而且每人也只能买到半斤花生和三两葵花籽。
要是来串门的亲朋好友多了,根本就不够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