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囚笼”的效果如同缓慢生效的剧毒,开始渗透进联盟的方方面面。
科研陷入停滞,任何大胆的创新尝试都会引来各种“意外”的失败,挫败感在研究人员中蔓延。与外界的失联让恐慌情绪滋生,各种关于“我们已被宇宙抛弃”、“秩序文明即将大军压境”的谣言开始悄然流传。
最可怕的是那潜移默化的“命运牵引”。一些原本微不足道的内部矛盾被放大。资源分配的问题再次被激烈争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变得困难,甚至“薪火者”计划中,也因理念和修炼方式的细微差异,开始出现隐隐的小团体倾向。
霍恩等人被处决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一种新的、更加隐蔽的消极情绪却在滋生——那是一种在无形压力下产生的疲惫、麻木和对未来的无力感。
青萝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她试图通过加强内部沟通、组织集体活动、宣扬之前的胜利来提振士气,但效果甚微。那无形的“逻辑囚笼”似乎在不断削弱她话语的力量,放大人们心中的疑虑。
这一日,在关于下一阶段能源配给方案的会议上,分歧再次爆发。以巴图为首的军方代表要求优先保障防御和舰队,而以几位原民生部门官员为代表的文职系统则强调必须保证基本生存物资的供应,双方争执不下,语气越来越激烈。
“没有强大的舰队,我们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资源当然要优先供给军方!”巴图拍着桌子吼道。
“民众都活不下去了,要舰队有什么用?难道让战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吗?”对方也毫不示弱。
会议不欢而散。青萝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她知道,双方都有道理,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内耗无疑是致命的。
她独自走到巳城的观景平台,望着外面那片被无形囚笼笼罩、显得格外死寂的星空。龙脉能量支撑的“神州结界”虽然稳定,却仿佛一个华丽的牢笼。
“人心似水啊……”她喃喃自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联盟这艘舟,正行驶在越来越湍急险恶的暗流之上。
就在这时,一个平静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水无常形,却能穿石。困于方寸,则死;汇入江河,则生。”
青萝猛地回头,看到玄诚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那里。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气息内敛,但那双眼睛却比以往更加深邃,仿佛蕴含着星辰生灭的至理。他显然刚刚从道境的深层感悟中苏醒不久。
“玄诚?你……你没事了?”青萝惊喜交加,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玄诚微微颔首,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望向星空。“意识暂栖于‘生’之涟漪,得益良多。也感知到了外界的……变化。”他指的是“逻辑囚笼”。
“我们被困住了,”青萝苦涩道,“内部的矛盾也在加剧。我……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在玄诚面前,她难得地流露出一丝脆弱。
玄诚沉默片刻,道:“秩序以逻辑为牢,欲使我等自困于形、自乱于心。其计毒,然并非无解。”
“如何解?”
“其牢笼,根基于‘定义’与‘固化’。”玄诚缓缓道,“而人心,尤其是汇聚了百家精髓、经历了血火淬炼的联盟之心,其本质在于‘变化’与‘包容’。逻辑可定义死物,难以完全禁锢活水。”
他看向青萝,眼神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人情味”的温和:“青萝,你之前的‘薪火’计划,方向是对的,但或许……可以更大胆一些。”
“更大胆?”
“不再仅仅是将力量赐予年轻人,”玄诚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甲板,看到了那些正在苦恼、争吵或迷茫的人们,“而是引导他们,将彼此‘不同’的力量、理念,甚至矛盾,都视为这潭‘活水’的一部分。让水流动起来,让不同的思想在碰撞中寻找新的出路,而非强行统一或压制。”
“这……会不会导致更大的混乱?”青萝担忧。
“堵不如疏。”玄诚道,“秩序欲使我等内斗,我们便偏要在这斗中求同,在异中存和。这非妥协,而是……淬炼。真正的韧性,非源于铁板一块,而源于如流水般,既能分开,又能融合,能适应任何容器,亦能穿透任何阻碍。”
他抬起手,掌心上方,一缕微弱的水汽凝聚,时而化作冰晶,时而化作流水,时而化作云雾,形态万千,却本质如一。
“这,或许便是对抗‘逻辑囚笼’的……‘无序之序’。”
人心似水,可载舟覆舟;活水之道,在于流通不息。玄诚的回归,不仅带来了力量,更带来了破局的新思路。
玄诚关于“活水”的见解,如同在青萝沉闷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她反复思量,意识到这或许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唯一希望。秩序文明以绝对逻辑构筑囚笼,那么破局的关键,或许就在于展现逻辑无法完全定义的“生命力”与“创造性”。
她与刚刚苏醒、同样在归藏长河中获益匪浅、对“生”之大道理解更深的阿海,以及顾怀远等智囊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终,一个超越了“薪火”计划的全新方案被提了出来,并被青萝力排众议,迅速推行——“百家争鸣,活水破枷”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只有一条:鼓励不同!
不再强行要求所有部门和个体统一思想、统一步骤。而是在确保基本秩序和共同目标(文明存续)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鼓励各个领域、各个团体、甚至个人,基于自身对百家星火的理解、对龙脉能量的运用、对现有技术的认知,提出并实践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当前困境(尤其是能源、技术、防御、内部协调等方面)的方案!
一时间,巳城仿佛回到了上古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
墨家工坊的工程师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机关术,开始尝试将龙脉能量以极其精微的方式铭刻在战舰装甲内部,构筑“活性龙纹装甲”,追求更强的自我修复和能量导引能力;
法家背景的学者与律政人员,则着手研究如何建立一套能够动态适应“逻辑囚笼”干扰、更加灵活且有韧性的内部管理条规,称为“衡平律”;
儒家思想的追随者,则大力倡导“和而不同”的协作精神,主动在各个有分歧的团体间进行沟通、调解,寻找共识;
甚至连一些之前被视为“奇技淫巧”的、研究维度微观波动和心灵感应的冷门小组,也得到了资源支持,尝试寻找“逻辑囚笼”的信息屏蔽漏洞……
争吵和辩论变得司空见惯,会议室里常常灯火通明,不同理念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一开始,确实出现了一些混乱和资源浪费,有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被证明毫无价值。
但渐渐地,在这种极度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氛围下,一些意想不到的成果开始涌现!
一名原本研究农业生态的学者,受阴阳家思想启发,提出了一种利用龙脉能量模拟自然生态循环,大幅提高巳城内部食物和基础材料合成效率的“人工龙脉生态圈”构想,经过试验,取得了显着效果,缓解了部分资源压力。
几名年轻的“薪火者”,在尝试融合兵家锐气与道家自然之意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够轻微干扰“逻辑囚笼”对能量衰变影响的合击阵法,虽然范围很小,却证明了“囚笼”并非绝对不可撼动!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充分的“争鸣”中,人们的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被动地承受压力,而是积极地思考、探索、尝试。那种被无形囚笼压抑的绝望感,被一种虽然艰难却充满可能性的奋斗感所取代。内部的矛盾,在共同面对更高层面的难题时,反而得到了缓解,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才是生存下去的关键。
活水一旦流动,便能焕发勃勃生机。百家争鸣,并非内耗,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激发文明自身的潜力和韧性!
这一日,阿海和玄诚站在指挥中心,看着星图上虽然依旧被无形囚笼笼罩,但其内部代表能量流动、信息交换和人员活跃度的光点却变得异常活跃、生机勃勃的巳城模型,心中都升起一股感慨。
“或许,”阿海轻声道,“这才是星图真正的力量所在。不是赋予我们统一的力量,而是激发我们内在的、无限的多样性潜力。”
玄诚点了点头,看着下方那座在困境中反而迸发出惊人活力的城市,缓缓握紧了拳头。
“囚笼虽固,然我辈之心,如流水不竭,如星火不灭。破枷之日,可期。”
百家争鸣,激荡思想活水;星火不灭,照亮破枷之路。联盟在秩序文明的逻辑囚笼中,非但没有沉沦,反而找到了一条依靠自身文明特质实现逆境成长的特殊道路。真正的反击,已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