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林深的手机群发消息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整个团队中激起层层涟漪。
第二天一早,众人齐聚老宅客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又兴奋的气息。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或期待、或忐忑的表情。
“昨晚大家都收到了我发过去的病例资料。”林深坐在主位上,语气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A省L市三家医院记录的‘逆流’现象,症状与那本古籍残卷上的描述几乎完全吻合。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面对的不是个例,而是某种有规律可循的现象。”
“林老师的意思是……这可能是第七代秘法留下的痕迹?”一个新人忍不住开口。
“不排除这个可能。”林深点头,“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太零碎,就像拼图缺了关键几块,根本看不清全貌。”
一位年轻医生问道:“那我们要怎么入手?”
“先从最基础的开始。”林深翻开笔记本,“把所有相关病例再梳理一遍,找出共同点。尤其是发病时间、地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可是林老师,”另一个新人皱眉道,“这些病例都是三个月内出现的,而且分布在不同的医院,连主治医生都不一样。想找到统一性,恐怕不容易。”
“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林深眼神坚定,“你们记住一句话——医者眼里没有巧合,只有尚未被发现的因果。”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研究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工作节奏。
早上六点,林深已经坐在书桌前翻阅病例;中午随便扒拉两口饭就继续分析数据;晚上则是例行会议,总结当天进展并安排第二天的任务。
“昨天比对出三组相似度极高的病例。”一个女生指着投影屏幕,“两位患者都在发病前一周食用过一种叫‘紫藤根’的草药,还有一位则是在家中养了一盆紫藤花。”
“紫藤?”林深眉头微挑,“我记得这味药在《天医门秘录》里有提到过,但具体用途不详。”
“会不会跟这种植物有关?”男生插嘴,“我在网上查到,紫藤含有一定毒性,如果使用不当,确实可能引起气血紊乱。”
“有可能。”林深点头,“但目前还不能下定论。继续追踪。”
另一边,负责古籍研究的小组也发现了新线索。
“我们在一本明代医案里找到了一段描述。”一位戴眼镜的男生兴奋地举起手中的笔记本,“里面提到一位郎中曾遇到过类似症状的病人,最后用‘七叶莲’配合‘青玉散’治愈。但奇怪的是,这两种药材在常规中医典籍中几乎没有记载。”
“七叶莲……青玉散……”林深低声重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听起来像是天医门内部才有的方剂。”
“要不要联系一下其他分院的老前辈,看看他们有没有听说过?”女生建议。
“可以试试。”林深点头,“不过别抱太大希望。第七代的事,知道的人本来就少。”
然而现实很快打了他们的脸。
三天过去,十几种方法尝试下来,全都以失败告终。
要么数据不匹配,要么实验结果不稳定,要么干脆就是毫无头绪。
团队成员的信心开始动摇,气氛也逐渐沉重。
“林老师,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方向错了?”一个年轻人忍不住说,“都试了这么多办法了,还是没突破。也许这所谓的‘逆流’现象,只是巧合呢?”
“巧合?”林深淡淡一笑,“你觉得巧合能连续出现三次吗?五次?十次?”
那人语塞。
“别急着否定自己。”林深站起身,走到窗边,“研究这条路从来都不是直线前进的。有时候绕弯,是为了看得更清楚。”
“可我们已经绕了快一周了。”有人小声嘀咕。
“那就再绕一圈。”林深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他顿了顿,仿佛回忆起了什么。
“当年我刚入门的时候,师傅让我研究一味草药的作用机理。整整三个月,我做了上百次实验,结果全是失败。最后一次,我以为自己疯了,直接把药粉抹在手臂上……结果你猜怎么着?”
众人一脸懵逼。
“皮肤居然开始发烫,血管里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林深笑着摇头,“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靠仪器测出来的,而是要靠身体去感受。”
“所以您是说……我们也要亲自试药?”有人惊恐。
“当然不是!”林深瞪了他一眼,“我是说,换个思路。别总想着按部就班,有时候跳出框架,反而能看到新的风景。”
“那我们该怎么做?”女生问。
“重新梳理所有信息。”林深语气坚定,“把病例、古籍、植物特性、药物反应全部整合起来,做一个交叉分析。说不定,答案就在我们忽略的细节里。”
于是新一轮整理开始了。
大家分成几个小组,各自负责不同模块的数据处理。有人负责画出病例分布图,有人负责比对古籍内容,还有人专门研究紫藤与七叶莲的药理关系。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负责病例地图的小哥突然举手,“这些病例的分布,似乎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围绕着某个中心点呈放射状扩散。”
“中心点?”林深立刻凑过来,“在哪?”
“这里。”小哥指着地图上一个坐标,“L市郊外的一片废弃工厂区。据说那里曾经是个中药加工厂,后来因为环保问题关闭了。”
“中药厂……”林深若有所思,“如果那里真的有问题,那就解释得通了。”
“那我们是不是该派人去实地调查?”女生兴奋道。
“不急。”林深摆手,“先看看能不能从现有资料里找到更多证据。”
就在这时,负责古籍研究的小组又有了新发现。
“我们在一本清代手抄本里找到了这样一段话:‘七叶莲生于阴湿之地,遇阳则枯,遇水则盛,其性属寒,入血经。’”
“这段话什么意思?”有人问。
“意思是,七叶莲喜欢生长在潮湿阴凉的地方。”林深眼中闪过一丝光,“而L市郊外的那片厂区,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也就是说……”女生睁大眼睛,“那里可能有野生的七叶莲?”
“很有可能。”林深点头,“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林深缓缓说道,“这段文字后面还有一句话——‘此物若与紫藤共植,可生奇效,然需辅以秘法催动,否则反伤人体。’”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秒。
“所以……”男生咽了口唾沫,“这就是第七代秘法的关键?”
林深没有回答,只是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
“阴阳相济,血脉为引。”
窗外,竹影摇曳,风起云涌。
室内,众人屏息凝神,仿佛下一秒就要揭开尘封百年的秘密。
“林老师,”女生小心翼翼地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林深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