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已经在玄牝寺待了快半个月了。
鹤翎时常便去抓几条鱼来,改善生活,山中的小道童十分喜欢鹤翎他们,总喜欢追着他们,跟着他们。
沈知瑜往往不需要特意去找,只要听到有小道童欢笑声音的地方,便会见到自己要找的人。
不过沈知瑜也乐得让他们去跟这些小道童玩耍。
在这里待的时间越长,沈知瑜便越不想离开,不过皇宫中已经传来信了,是沈衍的信。
由鹤翎交给沈知瑜的。
信中写道:“长乐安好!朕甚想念,在外玩够了,可要记得归家!曲梁的事情,朕已经派人前去处理了,按照你的意思办,你真是长大了。
若在路上见到什么有趣的人,可带回来给朕见见。”
沈知瑜看过信,起身走向厨房,秋水跟上去,“怎么了?公主,可是有什么事?”
“父皇知道我见到沈厌了,让我将他带回去。”
秋水欣喜,“那不正好吗?咱们来不就是为了将他带回去吗?”
“不是,”沈知瑜摇了摇头,又看着秋水脸上的喜色叹了一口气。
她不知道父皇对沈厌是什么态度,之前她可以猜测为是厌恶,所以才在他一出生便被送到这来。
现在竟然允许他回去,这很难不让沈知瑜深思,更何况,她已经决定不让沈厌回去了。
现在却收到这样的信,实在是难办。
来到厨房,沈知瑜弯腰便将手中的信丢进了灶口里,随后便站在一旁,静静的看信被一点一点烧掉。
紫阳真人站在门外,看着沈知瑜的动作,没有装作没看见,也没有说自己看见,就是看着沈知瑜。
等沈知瑜回神转身的时候,便看见了站在门口的紫阳真人,不由得一愣,“紫阳真人,您怎么在这里?”
“碰巧,不过正好同你聊聊。”
“好啊,您带路。”
沈知瑜的脚踝已经好了,现在走起路来根本感受不到疼痛,这都归结于沈厌的草药。
紫阳真人带着沈知瑜来到紫申真人的院子中,高声喊了两声“师弟!”
屋内传来声响,紫阳真人便连门都不敲,就推门进去了。
沈知瑜挑了挑眉,便跟着紫阳真人进去了。
紫申还是坐在床上,盘着腿,手里拿着一串念珠,见两人进来,面无表情的看了看两人,便又将眼睛闭上了。
“你咋又闭上了!天天待在这不见阳光的屋里,你都要发毛了!”紫阳很不赞同的走过去巴拉紫申。
紫申皱着眉看着生性便活泼的师姐,无奈的睁开眼,“何事?”
“你徒弟要走了,你难道没有什么要嘱咐给他姐姐的吗?”
沈知瑜连忙起身,急切的开口:“不是不是,他不走,还继续在这里。”
紫阳疑惑的转身,看向沈知瑜,“可是你来不就是将他带走的吗?”
沈知瑜叹了一口气,勾起一抹笑,“不带他走了,他在这里很安全,也很幸福。”
紫申点了点头,开口震惊沈知瑜,“清虚子这孩子已经打定主意跟着你回去了,你还不知道?平时也没有好好关心我的徒弟啊。”
“他,他要跟我回去?可是他没有和我说啊。”沈知瑜有些急切的问。
紫阳拍了拍又准备装死人的紫申,“你说啊!”
紫申被迫又睁开眼睛,扫了一眼两人,“清虚子这孩子,从来不会直接表达他的需求,但你从他的行动中便能感受到,他这些日子亲近你,便是想同你离开,否则,他不会亲近你,管你是哪一个呢?懂?”
原来是这样,可是她不想让他跟自己走。
紫阳一眼便从沈知瑜纠结的表情中读懂她的顾虑,看了看又闭上眼睛的师弟,脑中浮现起乖巧懂事的小师侄儿,觉得多嘴一次也无妨。
“这孩子的尘缘还未了,同你下山也是修行。”
“那他下山此行是好是坏?”沈知瑜不敢去赌,只好得到这两人的肯定的答复,才能安心。
“没有什么好与坏,都是他必须经历的,这世间的好与坏,全凭他自己的心。”
这到底是自己唯一的徒弟,紫申还是宽慰道。
沈知瑜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抓住在腿上的玉佩,握在手心中,试图让自己想出一个答案。
紫阳起身,将紫申房间的门推开,“你去问问他不就得了,你明日便走吧,明日宜出行!”
沈知瑜呆呆的起身,看了看紫阳和紫申,朝着两人每一个人都行了一礼,两人互相看了看,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欣慰。
这孩子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
“两位真人,我没什么准备的,只能先在这里谢谢两位对清虚子的养育之恩,我同他相处中,我能感受到这孩子是被两位耐心教育下长大的,这恩情我实在无法报答。”
沈知瑜认真的看着两人,想出一个主意,不好意思的开口:“两位如有什么需要晚辈做的?”
紫阳笑了笑,满不在乎这位长公主的承诺。
这才是真正的道士。
或许很多年后,沈知瑜再次想起,她也依旧会记得今日的场景。
有两位老道士,对自己嘱托着他们惦念的孩子。
沈知瑜走到院子中间的时候,紫阳走出来,“别忘了我的药钱!”
沈知瑜转身,觉得紫阳很有趣,“已经准备好了!没忘!”
离开后,沈知瑜听了紫阳真人的建议,去了沈厌的房间找他,并没有找到,正巧碰见松韵和鹤翎,便同他们两人说了明日出发,让他们今日将东西准备好。
松韵和鹤翎离开后,沈知瑜便准备回房间去取东西,之后再来找沈厌,正准备离开,便见到回来的沈厌。
沈厌张了张嘴,“你来找我吗?”
“是,你跟我来!”沈知瑜走到沈厌身侧,揽住沈厌瘦瘦的肩膀,推着他,让他跟自己走。
沈厌已经不反感沈知瑜触碰自己,相反,现在他很喜欢沈知瑜揽着自己的感觉,这样总觉得被爱包围着,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