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递过一块糕点,疑惑问:\"奶奶为何不看了?难得出门一趟,莫非身体不适?\"
王熙凤接过糕点叹息:\"你瞧见没,皇后娘娘的凤冠凤袍多耀眼!我可不敢奢望,只盼琏儿日后能穿绯袍,让我也风光一把。\"
\"若能早日继承大老爷的爵位,那就更美了。
那时我至少是三品将军夫人,后宅里就能更威风了!\"
\"到时二太太也不敢再这般压制我,毕竟二老爷只是……唉,不知琏儿现在如何了。\"
大乾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袍,四五品着红袍,其余着青袍。
这也是为何称其为“衣紫”
,因为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被称为“紫袍贵人”
。
平儿哭笑不得地说道:“我的奶奶呀,大房现在只有琏二爷这一位嫡子,这爵位还能飞走不成?您就安心等着吧,再说荣国府将来还不都是您的?”
王熙凤沉默地摇摇头,她清楚贾母为何让贾政住进荣禧堂,而让自己这个大房儿媳管家。
多年前,大房掌管家事时,管家的是贾赦的正妻,即贾琏的母亲。
但她去世后,权力转交给王夫人。
贾母偏爱贾政,加之贾赦早年犯下大错,能够继承爵位全因贾代善临终遗奏感动了太上皇。
后来贾母安排贾政住进荣禧堂,贾赦迁至东路院,兄弟间自然产生了矛盾。
贾母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让王夫人逐步放权,如同一位cEo,逐渐将管理权交给王熙凤,这样即便自己过世后,荣国府仍是大房的产业,同时绕过邢夫人这个愚妇,也让王夫人和二房得到一些利益。
这也解释了为何王熙凤一直对弟妹们如此友善,一方面确实有情谊,另一方面也是理解贾母的想法。
尽管王熙凤心中明了,但仍有些忧虑地说:“老太太的计划我懂,但二太太这个人太过软弱,她身边也没几个好人,现在就开始挑我的刺了。”
“将来老太太真不在了,恐怕二太太也会生事。
毕竟她现在手握大权,我只是跑腿的。
还有宝玉呢!”
“宝玉也快长大成人了,娶妻后可能要跟我争。
所以我希望琏儿能早日做官,承袭爵位。
那样我也能安心些……”
平儿无奈地劝慰道:“奶奶想得太长远了,老太太身体硬朗,既然有意把权力交给您,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二太太即便有意掌控,可二老爷并非那种轻易屈服的人。
况且后宅之事变幻莫测,谁能说得准呢?
“或许等琏二爷归来,就能晋升了,到时候奶奶若能诞下公子,谁还能争夺管家之权?”
王熙凤摇了摇头,心中始终忐忑,却不知具体缘由。
此刻又因宣皇后之事感到不安,这心绪愈发沉重。
楚稷此刻心情甚好,因为太上皇先前的话语已显端倪!
这意味着太上皇与雍和帝内心已属意于他,只要不犯错,成婚后生子便有很大可能直接被册封为太子。
他策马跟随在太上皇马车旁,低声说道:
“皇爷爷,其他皇室宗亲即将归京,那时仅靠太叔公和宗正,能否应对朝臣?”
“虽废止宗室供奉对朝廷有益,但有人可能会借此做文章。
而且这些宗亲未必安分,背后说不定会生事。”
太上皇笑着摇头道:
“此事你无需再参与,如今朝臣对你印象尚佳。
若站到对立面,恐难以赢得民心。”
“眼见秋闱将至,你应全心投入此事,尽早招揽贤才入幕,日后行事更为便利。”
“至于宗室供奉之事自有朕与你父皇,你不必担忧。
待此事尘埃落定,再操心皇家银行股份及宗室事务即可。”
楚稷点头应允,随即疑惑地问:
“孙儿数次上朝,发觉不少官员对孙儿态度好转。
皇爷爷,他们是不是别有用心?”
太上皇闻言大笑,哭笑不得地道:
“你呀,年纪太轻,接触朝政时间尚短。
你在冶造局处置洋人之举果断有力,令人刮目相看。”
“这使许多朝臣对你另眼相看,他们接近你是想试探你的立场,毕竟你进步神速。”
“这些人在朝堂历经风雨,虽不会公然倒向你,但会愈加关注你的动向。”
“你接下来最好表现得谦逊一些,比如对王子腾,可以给他留个余地。”
楚稷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些人态度突然变好了。
真是……”
太上皇严肃地说:“你还年轻,虽然聪明且有天赋,但政治上仅靠聪明是不够的。
你需要适应、习惯并学习一切,才能明白何时该做什么。”
楚稷认真地躬身回应:“多谢皇爷爷教导,孙儿铭记在心!”
太上皇摆手道:“这几日别想这些事了,既然出来放松,就好好享受。
等玩够了,再全心投入冶造局和朝廷事务中。”
楚稷笑道:“是,皇爷爷!”
车队出了城一个多小时,才抵达清虚观。
清虚观不仅是一处小道观,这片区域周围几十里内的山地都归它所有!
这里前后连接着四五十座道观,而张道长正是这里的观主,上下几千道士、道童都是他的 ** 。
清虚观的山门庄重肃穆,门口立着守门大帅、千里眼、顺风耳、土地公、城隍爷等泥塑神像。
张道长带着一群女冠早已站在山门前迎接,恭敬地高呼:“恭迎太上皇、太皇太妃、皇太后、皇后娘娘!”
清虚观平时并无女冠,但今日来的大多是女眷,所以男道士和道童都被安排到别的道观暂住。
此外,还以道录司的名义从各地调来一些德高望重的女冠服侍,她们修为深厚且名声在外。
不用担心会有刺客混入,女冠们也能陪伴在女眷身旁。
太上皇看着这般排场,笑着说道:
“你这老道又在故弄玄虚,我已经说过只是来看看热闹,何必搞得这么隆重?”
楚稷早已让人准备了软轿,毕竟山路陡峭,不便让长辈们徒步上山。
张道长拂尘轻甩,稽首行礼道:“福生无量天尊,太上皇乃千古圣君,便是真仙福地,也当敬迎太上皇。”
太上皇失笑摇头,他与张道长熟稔至极,言谈间甚是随意。
太皇太妃靠在软轿中,懒散说道:“小道士,山上备好吃的玩的了吗?”
张道长连忙上前答道:“回太皇太妃,已准备妥当,另有戏班待命。”
太皇太妃摆手道:“暂且不用点戏,先吃饭歇息。
让太上皇、皇太后和皇后点吧。”
楚稷笑着提议:“还是先上山,一路奔波,太皇太妃定感疲累。
上山找个佳处,清新的山风、潺潺的溪流,正适合安睡。”
太皇太妃笑称:“还是稷儿懂我。”
太上皇亦坐上软轿,几位长辈先行,余者随后。
因是随驾,贾府仅随行主子每人带两丫鬟,而宫中内侍宫女多达七八百,山路上人潮涌动,与楚稷记忆中游泰山时的情景相似。
楚稷此时无法与姑娘们嬉闹,只与张道长低声交谈。
张道长回首赞道:“王爷福泽深厚,林家、贾家、薛家、史家的姑娘皆有旺夫之相。”
楚稷苦笑,心想原着中她们命运多舛,若非自己穿越至此,她们恐怕难以摆脱宿命,哪有什么旺夫之说?
张道长见状,压低声音道:“诸位姑娘原本命数与贾府关系紧密,且各有缺陷,唯四姑娘稍好,其余皆有阻碍。”
“然自王爷求亲后,她们的命数大改,如今甚至胜过老太太,这足以证明她们对王爷有助益。”
楚稷微微一愣,随即轻笑出声:“为何不是我让他们兴旺呢?”
张道长摇了摇头:“有所不同。
虽是王爷开口改变了她们的命运,但这些女子的命运也转而成为辅佐王爷的助力。
因果之间难以界定,只能从结果来看。”
楚稷面上带着笑意,内心却震撼不已。
他深知自己已身处异世,对神仙之事自是心存敬畏。
更何况《红楼梦》本就带有仙神色彩,尽管此界境界较低……
即便如此,他对道法依然抱持敬意。
然而此时并非谈这些之时,见前方太上皇的软轿渐行渐远,左右又无内侍宫女,他压低声音问道:“近来各府有何动静?特别是我那好王叔!”
话音未落,楚稷忽然听到一个清晰的声音,却是张道长未曾开口:“王爷,忠顺亲王已与二皇子结盟,具体情形不明,但他们极可能联手。
更令人警惕的是,二皇子与大皇子也有接触,王爷需多加小心。”
楚稷挑挑眉,冷笑一声:“原来二皇兄仍未安分,看来父皇的选择没错!倒是大皇兄肯与他合作,看来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张道长依旧闭口不言,似精通腹语之术。
“依现状推测,二皇子可能是替大皇子的手下谋得差事。
不知王爷是否还记得吴贵妃?正是吴家之人。”
楚稷点点头。
作为原着中关键人物,他对吴家自是格外留意。
吴天佑的先祖曾是明朝勋贵降将,虽被封为伯爵,却仅传一代。
后来吴家日渐式微。
十年前,雍和帝即位后,吴家的女儿入选为妃,深得皇帝宠爱。
诞下一子后,被册封为贵妃。
吴天佑因此平步青云,任吏部侍郎,靠女儿攀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