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贾环在,陛下定能平安无事。
我们去保和殿,本宫倒要看看,这背后主使究竟是何方神圣?”
说完,便朝保和殿走去。
保和殿里,“太后娘娘驾临!”
太监通传后,白太后缓步进入。
因弘武帝无法起身,只能点头行礼:“儿臣参见母后。\"殿中群臣也纷纷跪拜:“臣等拜见太后。\"弘武帝皱眉问:“母后不在慈宁宫安养,前来此处可是有要事?”
白太后尚未开口,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跑进磕头禀报:“陛下,大事不好,御林军发动叛乱,正往坤宁宫冲杀而去!”
弘武帝闻言险些从椅上摔下,急忙喊人召见御林军统领。
旁边的贾环眉头深锁,御林军一向由皇帝亲信指挥,怎会突然反叛?此事必有隐情。
然而随着弘武帝呼喊,殿外竟无人应答,忽闻一声:“陛下无需再叫,统领已被杀害。\"话音刚落,一颗头颅被掷入殿中,吓得一些官员当场瘫倒在地。
众人一看,正是最近刚封为侯爵之人的头颅。
紧接着,一位浑身浴血的将军步入大殿,身后跟随大批御林军。
弘武帝看清来者是御林军副统领王军,怒喝:“王军,你竟敢谋反!”
王军微笑着回道:“陛下,臣不敢妄为,只是遵命清理朝中奸佞罢了。\"弘武帝大怒:“你的命令是谁下达的?”
话音未落,一道女声响起:“让开!”
御林军随即让出通道,贾元春搀扶着同样满身是血的皇后缓缓入殿。
弘武帝见到皇后失去了一条手臂,浑身沾满血迹,怀里还抱着被劈成两半的婴儿,顿时眼前一黑几乎晕厥。
殿内大臣们也神色惊惧,皇后怀中的显然是小皇子,当今唯一血脉,如今却惨遭肢解,令人不忍直视。
弘武帝强自镇定,问皇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皇后惨淡一笑,用断臂托起小皇子残缺的身躯,跪地说道:“陛下,臣妾无能,致使小皇子遇害,恳请陛下降罪。\"
弘武帝喉间一甜,几乎吐出血来,却强忍着未发,厉声质问:“皇后,你倒是说清楚!”
皇后因失血过多而苍白的脸庞勉强挤出一抹苦笑:“陛下,是御林军,大批御林军闯入坤宁宫,见人就杀。
我的护卫尽数战死,他们竟亲手害死了小皇子!”
弘武帝听罢再也按捺不住,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怒视王军道:“朕待你不薄,为何与外人勾结谋逆?”
王军轻笑着回应:“陛下,臣并未言明谋逆,只是欲清除佞臣罢了。\"
弘武帝冷笑:“清除佞臣?呵,那为何要杀小皇子?荒谬至极!”
他转向白太后,语气愤慨:“母后,难道您此刻还不站出来吗?朕早该料到,宫中变故定有他人指使,母后,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那是您的亲孙子!”
白太后沉默许久,才缓缓开口:“皇帝,云妃行为不轨,小皇子并非你的血脉,我这是为皇家清理门户。\"
弘武帝苦笑道:“母后好借口,云妃之事,朕怎会不知?”
白太后面容阴沉:“皇帝,我也是为刘氏江山考虑,切莫怨恨于我。\"
弘武帝大笑,悲凉道:“母后,你心肠何其歹毒,竟让朕绝后!想来下一步便是取朕性命吧。
不过朕倒好奇,你打算让谁继位?宗室里的那个无能之辈?母后就不怕他登基后恩将仇报?”
白太后忽然笑了,说道:“皇帝,你已疲惫不堪,不如禅位,安度晚年岂非更好?”
贾环听得皱眉,总觉得白太后言行诡异,杀亲孙而助他人登基,这其中必有隐情。
果然,弘武帝闻言放声大笑:“母后!朕如今还能传位于谁?”
白太后轻轻拍手,御林军立刻让出一条路,一个年轻人走进来。
贾环见到此人时微微一惊,来者正是白朗。
弘武帝自然认得白朗,冷声道:“母后,您觉得就算我把皇位传给他,天下百姓会同意吗?您这是要篡夺刘家的江山,白家不但得不到皇位,还会被灭族!”
张廷玉站起身说道:“太后,您莫非想学韦后?用白家取代刘家,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陈廷敬也附和道:“张相所言极是,即便您杀了我们,白家也绝不可能登上皇位。\"
保和殿中的大臣们纷纷指责白太后为乱臣贼子,弘武帝听后大笑:“母后,即便您杀了我,白家也休想坐上龙椅。
我劝您还是放弃这种想法吧。\"
白朗缓缓走到白太后面前,神情镇定,完全不同于平日轻佻的模样,他对白太后说道:“皇祖母,跟他们争辩这些又有何用?现在整个皇宫都在我们掌控中,他们掀不起什么风浪。\"
弘武帝嘲讽道:“哦?连‘皇祖母’都叫上了,但即便您这样称呼,也无法改变您体内流淌的是白家血脉的事实。\"
白朗听后仰头大笑:“皇祖母,您不妨把 ** 告诉四叔,让他临终前也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贾环听到“四叔”
二字,猛然想起贾敬的警告——小心康王,心中一震。
如果白朗真是康王与太后密谋的结果,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若白朗继位,他和他的家族必无好下场。
无论如何,这个人必须除掉。
果然,白太后叹了口气说道:“皇帝,哀家今天就实话告诉你,白朗其实是向儿的儿子!”
弘武帝闻言几乎晕厥,旁边的皇后和元春急忙扶住。
稍作调整,弘武帝开口道:“看来这些年宫中的种种变故,都与母后有关。
我不明白,自登基以来,我对母后一向恭顺,从未失礼,我是您的亲生儿子,为何母后对我如此?”
白太后叹息一声:“事到如今再说这些也无济于事,你就当是我对不起你吧。\"
弘武帝又问:“母后,我的几个儿子是不是都死在你手上?”
白朗答道:“四叔,让我告诉你。
当年铁网山之战,是康王府的死士所为,二皇子也是我下的手。
不过四叔你中毒不是 ** 的,是宁王所为。
他做事神不知鬼不觉,但这一切都被我和皇祖母看在眼里。\"
弘武帝怒道:“刘向为了皇位,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看来康王府的孩子,才是白家的骨肉。
母后,你真是忍心啊!”
……
白朗大笑:“四叔,你不会真以为那是‘老蚌生珠’吧?这都是演给你看的,连舅舅也清楚!”
弘武帝道:“好计策!母后,儿臣不得不佩服!但你说白朗是刘向的儿子,有何证据?不能仅凭你一面之词!”
白朗笑道:“四叔,我们准备多年,怎会在这些事上疏忽?自会有证人。
来人,把吴嬷嬷请来!”
弘武帝听后大吃一惊。
吴嬷嬷是太上皇身边的老仆,在宫中颇有威望。
不久,一位老嬷嬷被人搀扶进来。
白太后温和地说:“吴嬷嬷,请您说说当年白家的事。\"
吴嬷嬷用混浊的眼睛看着众人,说道:“当年白家无后,太后娘娘请求陛下过继康王子嗣,延续白家香火。
但太上皇认为天家血脉不可外流。
若康王真想这样做,就得悄悄进行。
最后康王想出主意,说国舅夫人怀孕了,于是用‘狸猫换太子’的办法,换了孩子。
只有这样,流着白家血脉的孩子才能名正言顺地延续香火。
当年这事我全程参与,可以作证,白朗少爷确实是天家血脉!”
朝堂上的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若白朗真是天家血脉,那他便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弘武帝冷笑:“朕还没死,想继承皇位?不可能!朕绝不会将皇位传给杀害我儿子的仇人!宗室中还有其他人可以继承皇位!”
白朗听后放声大笑:\"四叔以为我和皇祖母会忽略这一点?您未免太低估我们了。
在宫变之前,我已经派了一支御林军,打着您的名号,将那家屠戮殆尽,如今皇家仅剩我一人有资格继承皇位!\"
弘武帝听后轻笑:\"恐怕你活不到那一天,既然如此,那就玉石俱焚吧!贾环,给我杀了白朗!\"贾环一直留意着白朗,此刻听到皇帝的命令,心中暗喜。
至于皇位归属,他毫不在意。
身形一闪,已至白朗面前,一把掐住他的喉咙。
白太后惊恐万分:\"贾环若伤朗儿分毫,哀家定让你满门抄斩!\"
张廷玉急忙劝阻:\"阳平王,请手下留情!现在天家血脉仅存白朗一人,若他有失,天下必将大乱。\"然而贾环充耳不闻,今日必须除掉白朗,否则自己性命堪忧。
他目光转向皇帝,弘武帝冷哼一声:\"动手!\"
贾环心头一松,得到皇帝旨意后,动作更加果断。
轻微用力间,白朗未及呼救便气绝身亡。
白太后当场晕厥,万万没想到大功即将告成时,最疼爱的孙子却死了。
殿内瞬间寂静,大臣们震惊地看着贾环手中的 ** ,那是天家最后的血脉。
贾环没有多余的时间解释,转身直奔王军。
面对王军惊愕的表情,一拳击碎了他的头颅。
随后对众多御林军说道:\"王军谋反已被我击毙,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否则勤王大军到来,格杀勿论!\"
殿外大部分御林军是被迫参与此事,此刻听闻贾环的话,纷纷丢弃武器。
但仍有一小部分继续攻击贾环,这些人是王军的死忠。
皇后目光锐利,一眼便认出了领头的校尉,正是闯入坤宁宫之人。
她急忙向贾环喊道:\"贾环,杀了他!他就是害死小皇子的凶手!\"
贾环犹如猛虎下山,展开 ** ,牛继宗、柳芳、陈瑞文等人随之而动,李泰和李霄亦不甘落后。
近千名御林军竟被数十位武将联手贾环尽数剿灭!随后,\" ** \"之后,牛继宗、柳芳、李泰各自出宫调集兵力入宫,现在的御林军已无法再守护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