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走上堂前,问道:\"不知大人召我前来,所为何事?\"
顺天府府尹拍响惊堂木,说道:\"贾赦,你强抢石呆子扇子致其 ** 一事已被揭发,还不如实交代?\"
贾赦辩解道:\"大人,当年我确实看中了石呆子的扇子,但我已付过银两,绝非抢夺。
石呆子之死与我无干。\"
身旁一名年轻人反驳道:\"胡说!我大哥不愿出售祖传之物,是你强行夺取,仅给了一点微薄的银钱,我大哥因此含恨而终。
贾家仗势欺人,压制此案多年。\"
顺天府府尹冷眼看着贾赦,问道:\"贾赦,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见贾赦哑口无言,府尹命人将石呆子的邻居传唤上堂。
令贾赦意外的是,那些当年沉默的邻居们,如今竟一致指证他当年的恶行。
贾赦顿时愤怒地斥责他们胆大包天。
府尹提醒道:\"贾赦,你如今已不再是神威将军。\"贾赦猛然想起,自己的爵位早已传给孙子贾茂。
在贾赦愣神之际,府尹已从邻居口中查明 ** ,证实当年确是他强取扇子致使石呆子 ** 。
转头再次质问贾赦:\"贾赦,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贾赦这才醒悟,忙辩解道:\"大人,我所说句句属实,当年确实支付了银钱,请大人明察。\"
顺天府尹冷哼一声,“贾赦,证据确凿,你还想抵赖?莫非你以为我不敢对你用刑?”
随即下令,“来人,拉下去重打二十板子!”
衙役立刻上前制住贾赦,还未等他开口,第一板子便重重落下,打得贾赦措手不及。
一向养尊处优的贾赦如何受过这般苦楚,顿时痛呼出声。
二十板子过后,贾赦已是气息微弱,额头冷汗直冒,喘着气说:“府尹大人,您就不怕我们贾家报复吗?我们家可是有亲王撑腰的!”
顺天府尹冷笑,“纵使你家有天大的权势,只要触犯律法,本府同样可以惩治你。
况且阳平亲王向来明辨是非,绝不会偏袒你。\"
围观的百姓议论纷纷,“这位张大人一向刚正不阿,连阳平亲王的面子都不买账。\"
有人附和,“没错,上次我亲戚的儿子被冤枉入狱,全靠张大人主持公道,不仅洗清了他的冤屈,还惩罚了陷害之人。\"
另一人却担忧,“话虽如此,但阳平亲王终究是亲王啊。\"
旁边一人反驳,“你胡说什么,阳平亲王爱民如子,之前判案时,不管对方身份多高贵,只要犯法,亲王都秉公处理。
听说前几年闹瘟疫,亲王捐出四百万两银子赈灾,至今山东、河南等地的百姓还供奉着他的长生牌位呢。\"
又有人补充,“再往前几年,要是没有亲王及时控制天花疫情,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丧命。
神京城能安然无恙,全靠亲王之力。\"
还有人激动地说,“亲王不仅是贤德之人,更是英勇无比,多次抵御外敌入侵,立下赫赫战功,堪称国之栋梁!”
顺天府府尹听见门外民众议论,虽对贾环颇为赞赏,但并未因此偏袒。
他果断击响惊堂木,吩咐手下前往荣国府取回贾赦强夺的扇子。
两名衙役迅速行动。
不久,扇子被送至公堂,府尹审视托盘中的物品后说道:“贾赦,证据确凿,无需狡辩!”
贾赦听罢判决,虽未直接致人死亡,但仍难辞其咎。
按律判以流放之刑,两名差役随即带走了行动不便的贾赦。
民众议论纷纷,“我就说阳平王爷不会干预此事。\"有人附和,“贾赦仗势欺人,遭此报应实属应当。\"众人散去时,路人丙向远处的李大示意后离开。
荣国府内,贾母、贾政和贾环在荣庆堂等待消息。
鸳鸯通报称贾赦被判流放千里。
贾环自信一笑,贾政则叹息兄长行为不当。
贾母得知结果松了一口气,嘱咐贾政妥善处理此事,避免贾赦受过多折磨。
贾环却认为适当的惩罚有助于其吸取教训。
东院中,刑夫人得知贾赦流放的消息十分欣喜。
过去贾赦对她态度恶劣,但现在她有了靠山——亲侄女已是亲王侧妃,她在荣国府的地位不再堪忧。
贾赦因罪被流放,他的私房自然归刑夫人所有。
想到这一点,刑夫人内心激动不已。
此时,王保善家的进来,神情有些凝重,对刑夫人说道:“太太,老爷在狱中说要把私房留给自己儿子茂哥儿,现在奶正在清点老爷的私库。\"
刑夫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但她明白,贾赦还未去世,此事尚无定论。
王保善家的见状安慰道:“太太不必为此烦恼,即便老爷把私房给了茂哥儿,东大院以后仍由您做主,这也是好事。\"
刑夫人听后点点头,表示理解。
东大院内,贾赦的私库。
王熙凤正带着丫头们清点贾赦的私库,看到满室的珍宝、古画和古籍,她兴奋不已。
这些财富超出了她的想象,虽然她对这些文物的价值并不完全了解,但其中的银两大约只有一万多两。
贾赦将私房留给茂哥儿,这让王熙凤感到有些失落,但也对她产生了一丝愧意,因为茂哥儿并非自己的孩子。
她挑选了几件古画和古籍后便前往宁国府。
宁国府,后宅正屋。
林黛玉正与薛宝钗、薛宝琴、史湘云及邢岫烟谈笑风生,而平儿则在一旁照看着几个孩子,以防他们受伤。
然而,珺姐儿、小吉祥和小幺儿却不知去向。
这时,门外传来小丫头的声音:“奶奶来了。\"
王熙凤抱着装有古画和古籍的箱子走进正屋,林黛玉笑着问:“我们听说二嫂子发了财,莫非是来给我们送礼物的?”
王熙凤笑着回答:“林妹妹果然伶牙俐齿。
我这次确实得到了大老爷的一些遗物,其中有些是我看不懂的,听说你们喜欢古籍和古画,所以特意选了几样送来。\"
听到这话,林黛玉等人立刻起身走到王熙凤面前,查看沫儿手中的物品。
沫儿赶紧将物品递上前,方便大家取用。
林黛玉拿起一本古籍仔细端详后说道:“二嫂子,这本是汉代的古籍,非常珍贵,我们不能收下。\"
宝钗听后点点头道:“凤姐姐,这些东西历史悠久,价值不菲,非常珍贵,我们不能收。\"
王熙凤笑着回应:“我一个字都不认识,留着这些也没有意义,不如送给你们这些喜欢诗书的人,也算是增添一段佳话,你们可别推辞,否则就是看不起我这个二嫂子。\"
听到王熙凤这样说,众人互相看了看,林黛玉笑着说:“那我们就收下吧,多谢二嫂子。\"
王熙凤笑道:“谢什么,咱们是一家人。\"
次日清晨,神京城城门。
贾政望着眼前身穿囚衣的贾赦,神色复杂,叹息道:“大哥一路保重,凡事多忍耐。\"
贾赦冷笑一声:“政老二,你不用假惺惺装慈悲,现在你如愿以偿了,不过别忘了,爵位还在茂哥儿身上,以后你还是要搬出荣国府,你的得意日子也不会太长。\"
贾政听后差点气得直不起腰,自己好心来送行却被贾赦冷嘲热讽,恨不得转身就走。
这时,几名佩剑的女卫护着一辆马车缓缓而来,旁边还有几十名亲兵随行。
马车停在贾赦和贾政面前,司琪从车上扶下迎春。
迎春下车四处打量了一番,才走向贾赦,行礼道:“父亲大人,女儿给您请安。\"
贾赦见到迎春心中一痛,如今自己落魄至此,只有贾政前来送行,见到迎春前来,又想到多年来对自己这个女儿不闻不问,满心愧疚,急忙扶起迎春,落泪说道:“迎丫头,这些年是爹爹对不起你,你可别怨恨爹爹。\"
迎春扶住贾赦道:“父亲何必这样说,女儿怎么会怨恨您,只是路途遥远,请父亲一路珍重,保重自己才是。\"
贾赦听后心中更加愧疚,这么好的女儿自己竟然没有发现,多年来的忽视让她感到深深的自责,同时也第一次对贾环产生了感激之情。
贾赦拉住迎春说:\"迎丫头,我这几年不在家,你要照顾好自己。
若不想嫁人就别嫁,咱们家不会亏待你。
等我回来,一定弥补这些年对你的亏欠。\"
迎春笑着回应:\"爹爹放宽心,有环儿在没人敢为难女儿。
等您回来,女儿定会孝敬您。\"
贾赦拍拍迎春的手:\"好,为了你爹爹也会保重身体,尽早回来陪你!\"
迎春朝贾赦一笑,招手唤来司琪。
司琪跑过来,递给她一个包裹。
迎春从中拿出五十两银子交给守候在一旁的差役,说道:\"两位大哥,我父亲年迈体弱,路上请多关照。\"
两位差役深知这是贾府的 ** ,听说阳平亲王最疼爱几位姑娘,自然不敢怠慢,忙赔笑道:\"姑娘尽管放心,我们一定会细心照料。\"
迎春笑道:\"那就多谢二位大哥!\"
差役连忙谦逊:\"不敢当!\"
迎春回身递给贾赦:\"爹爹,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银子,您带上路上用。\"
贾赦听后惭愧地说:\"迎丫头,这些年我都没好好管你,怎能用你的钱?快收回去。\"
迎春答道:\"爹爹收下吧,我在府里什么都不缺,这些是环儿给我的月钱,我节余下来的。\"
贾赦坚持:\"迎丫头,你不用操心这些,你二嫂已给不少,我够用了。\"
迎春笑道:\"爹爹收下吧,路上多些银子也好有个依靠,爹爹别再推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