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虚扶示意免礼:“你们无需多礼,召集一千名校尉随我去国舅府!”
常贵、郭达领命:“遵王爷之令!”
国舅府内,白朗正和侍女说话,忽然发现有人急匆匆地朝后院跑去,他赶紧拦住询问:“这般慌张成何体统?发生何事?”
下人惊恐道:“少爷,阳平郡王带着锦衣校尉包围了我们府邸,我要立刻告知国舅!”
白朗闻言大怒,走向府门,只见锦衣校尉将国舅府团团围住,他怒喝:“贾环,给我出来!”
话音未落,道路豁然敞开,贾环骑马缓步而出。\"看来白兄还是老样子,不知悔改。\"贾环平静地说。
白朗怒不可遏:“贾环,其他人或许惧你,但我白朗不会怕。
你没有圣旨便擅自调动兵马围困我家,我定要向太后告你一状!”
贾环听出白朗语气中的挑衅,眉头微蹙:“来人,给他一个教训!”
数名锦衣校尉迅速上前,将白朗制伏,随即开始掌掴。
短短片刻,白朗的脸便肿得不成样子。
贾环轻轻摆手示意停止,校尉们随即收手。
贾环笑着问白朗:\"白公子,这次记住了吗?\"
白朗闻言怒不可遏,双眼一翻晕倒在地。
国舅府的仆人们见状,急忙上前施救。
就在白朗还想继续辱骂贾环时,白国舅急匆匆地走出来说道:\"阳平王,您来寒舍所为何事?\"他环顾四周众多的锦衣校尉,又看向自己肿脸的儿子,皱眉问道:\"阳平王,这又是怎么回事?您是否有圣旨?\"
贾环微微一笑:\"白国舅,您觉得我敢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擅闯当朝国舅府吗?\"
白国舅心中一惊:\"不知我家出了什么问题,竟惊动圣上,此事太后娘娘可知情?\"
贾环答道:\"我不清楚,但我可以告诉您,因为白朗最近与刘唐之子往来频繁,被人告发了。
如果您是我,我会考虑如何自保。
若白朗真与二皇子的事有关,即使太后也救不了您的家族。\"
\"来人,将国舅府所有人分开囚禁,暂不惊扰后院女眷。\"
常贵和郭达躬身领命:\"遵王爷旨意!\"说完便指挥锦衣校尉进入国舅府。
贾环对白国舅说道:\"白国舅,请吧。\"
白国舅瞪了白朗一眼,随后入府,而白朗则由仆人扶着紧跟其后。
皇宫,慈宁宫。
\"太后娘娘,大事不好!阳平王带着锦衣亲军包围了国舅府!\"一位老嬷嬷慌忙入内禀报,她深知太后关心娘家人,不敢有丝毫迟疑。
正在休憩的白太后听闻此言,立刻坐直身体,询问原因:\"究竟是何事?\"她相信贾环绝不会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擅自行动。
老嬷嬷回答道:\"太后,是陛下下了旨意封锁国舅府,因为白朗少爷涉及二皇子遇害一事!\"
太后听后心中一惊,若白朗真与此事有关,那可就棘手了。\"走,去养心殿找皇帝问问清楚,他有什么证据指认朗儿牵涉其中?要是毫无依据,哀家绝不答应!”
御书房。
戴权在门口拦住太后:“太后娘娘,陛下因痛失爱子心情不好,不愿见任何人,您还是先回宫吧,莫要为难我们。\"
太后脸色骤变,怒斥道:“大胆奴才,竟敢拦驾,来人,给我拖下去杖责!”
身后宫人应声欲上前,戴权身边的太监忙出来阻拦。
太后更怒:“好啊,连你们都敢无视哀家了,看来皇帝是收了不少忠心的奴才!”
这时,弘武帝沉稳的声音响起:“戴权,让母后进来。\"
戴权赶忙退到一旁,太后冷冷瞥了他一眼,踏入御书房。
弘武帝揉了揉眉心,说道:“母后今日怎有闲暇前来?若有事,遣人知会一声便可。\"
太后阴沉着脸坐下,冷笑:“哀家若再不来,白家怕是早被皇帝送至菜市口了。
我问你,白家究竟犯了什么罪?”
弘武帝眉头深锁,严肃地说:“母后,有人供认白朗涉及俊儿遇害之事,朕已命贾环围查国舅府,彻查此事。
如若白朗清白,朕自会释放他们全家。\"
太后冷笑:“皇帝可知,贾环一向与白家不睦,你让他接手此案,岂不是逼白家入险境?”
弘武帝正色道:“此事本就是锦衣亲军分内之事,母后尽可放心,贾环不敢妄为。\"
太后沉默片刻,她不能说自己娘家不该受审,毕竟二皇子也是她的亲孙,于是说道:“哀家想派人旁听,对贾环不甚信任。\"
弘武帝沉声答道:“母后可派人在场旁听,但切勿干涉审案。\"
国舅府。
正堂中,贾环居于主位,白国舅父子站在下首。
贾环开口问:“白朗,你与刘唐之子近来频繁往来,可是意图加害二皇子?”
白朗顶着肿胀如猪头般的脸,愤然说道:“贾环,你莫要血口喷人,我不过和刘唐之子交情较好罢了,怎能因此断定我参与谋害二皇子?你是不是脑袋出了问题?”
贾环冷笑一声:“看来你还是没记取教训啊。\"随后吩咐,“来人,掌嘴!”
身后锦衣校尉立刻上前,强行按住白朗,又是一连十几个耳光。
白朗被打得嘴角渗血,狼狈不堪。
身为国舅爷的白大人眼见独子遭受如此屈辱,顿时怒不可遏:“王爷,您这是在羞辱我家吗?”
贾环却笑着安抚:“国舅莫急,本王只是替您管教孩子,让他明白尊卑有序的道理,别仗着自己是太后的亲戚就目中无人!”
转向白朗,贾环冷声道:“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吗?”
白朗被打得头晕目眩,心中对贾环恨得牙痒痒,但此刻也只能低头认错:“王爷,我只是与刘唐之子关系亲密些,对于他们一家涉嫌谋害二皇子之事确实不知情,请王爷明察!”
贾环哈哈大笑:“早知如此,何须吃这些苦头!”
正在此时,郭达走进来禀报:“王爷,太后娘娘派人来旁听此案,此刻已在门外候着。\"
白国舅父子闻言大喜,若太后插手,贾环便不能再随便栽赃陷害白家。
贾环面露淡然之色,说道:“让她进来吧。\"
不久后,一名老太 ** 令入内,在堂前跪下行礼:“奴婢叩见阳平郡王。\"
老太监深知贾环手段狠辣,当年那位只因几句多言便被杖毙,所以他战战兢兢,丝毫不敢造次。
贾环笑意盈盈地开口:“你是太后派来的?陛下特意叮嘱你只能听不能问,是吗?”
老太监闻言心头一震,忙道:“王爷放心,奴婢一定谨遵圣命,绝不妄言。\"
贾环满意地点点头:“如此就好,你且在一旁听着便是。\"
老太监怎敢坐下,垂首恭敬道:“王爷面前,岂有奴婢落座的道理?奴婢站在这里即可。\"说完便立于贾环左侧稍后的位置,神情严肃,目光专注。
贾环转头继续问:“你声称未参与此事,有何证据?如今刘唐一家已亡,可以说是无人能证实了!”
白朗强压怒气说道:“王爷,您可以询问刘唐府中的仆人,我每次去国舅府时,身边都有随从跟随,从未单独与刘唐之子见面,怎么可能密谋伤害二皇子殿下?还请王爷查明 ** ,还我清白!”
贾环望向郭达,郭达立刻领会,迅速转身离去,随后对白朗说:“本王已派人核查,你也仔细回想一下,在你拜访刘唐府期间,有没有察觉什么异常?”
白朗听后陷入沉思。
……
饭后,郭达返回报告:“王爷,经询问刘唐府内所有仆人,白朗所言完全真实,毫无虚假。\"
贾环点点头,他也觉得刘唐再糊涂,也不会找白朗这样的人参与这么重大的事情。
来到正厅,再次召来白国舅父子。
贾环问道:“白朗,你是否想起什么?或者这段时间刘唐府上有什么往来之人?”
白朗皱眉答道:“王爷,我没有特别发现,不过邓达之子似乎也去过刘唐府,其他我就不清楚了。\"
贾环眼神微凝,邓达之子为何前往刘唐府?这两家本就互不亲近,他们之间难道有特殊关系?于是再次追问:“你知道他们平日关系如何?”
白朗回答:“起初两家关系一般,因家中事务并不密切,只是泛泛之交。
后来不知为何走得更近了些。\"
贾环听后眉头深锁,看来贾琏一事与这两人脱不了干系。
理清思路后说道:“先把他们二人拘押起来,不得 ** ,但要确保无人探视!”
郭达应道:“遵王爷吩咐!”
皇城。
大明宫,养心殿。
“臣,贾环参见陛下!”
贾环行礼道。
弘武帝摆手示意免礼:“免了,白家父子的审讯进展如何?有何发现?”
贾环回禀:“陛下,目前尚未找到白家涉及二皇子案件的证据,不过据白朗交代,邓达之子近期频繁出入刘唐府,疑点颇多。
臣得知后立即前来禀报陛下,是否需要传唤邓达之子进行审问?”
弘武帝思索片刻说道:“贾环,此事需格外慎重。
卫国公邓达在军中威望极高,没有确凿证据切勿轻举妄动,否则一旦引发军心动摇,朕定不会轻饶!”
贾环自然知晓卫国公邓达在军中的声望,但他并不认为邓达会做出什么不妥之事。
况且三大国公中已有宋国公曹文杰被贾环除去,若再对邓达下手,李泰必定会强力反击。
贾环躬身答道:“臣明白,臣只是召邓达之子前来询问关于刘唐府上的一些事宜。\"
弘武帝点头道:“嗯,你去吧。
若无真凭实据,便放了他。
这段时日株连了不少家族,搞得神京城人心惶惶,此事就此作罢,但暗中的调查绝不能松懈。\"这显然也是弘武帝心中的一根刺。
贾环再次躬身道:“臣,领旨!”
卫国公府。